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瑜伽對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補助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形體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形體姿態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僅僅憑借著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活動,無法起到良好的培養效果。發揮瑜伽在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方面的補助性作用,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將能夠更好的推進健身運動、形體訓練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本文通過細致分析瑜伽和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內在聯系,介紹了瑜伽對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補助性體現內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瑜伽教學補助措施,對于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活動具有一定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瑜伽  形體課程  技術訓練  補助性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75-02
  瑜伽在當前社會中的流行性趨勢逐漸明顯,在塑造形體、陶冶情操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同時能良好緩解壓力,消除疲勞,促進人們保持著身心健康發展態勢。形體訓練課程是現代體育教育改革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采用新穎的課程內容,更好的迎合了當前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瑜伽在形體課程技術訓練過程具有較強的補助性,以此作為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重要方式,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
  1  瑜伽和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內在聯系
  從教學的角度,深入細致的分析瑜伽和形體課程技術訓練之間的關聯性,需要分別從兩者的教學內容、教學意義研究入手。
  首先,瑜伽教學體系中劃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其揭示了瑜伽教育中的基本規律,也就是教育、健身的內在規則。改善人體的形態結構、運動能力,強化和提升內臟機能的運行效果,保持身體健康,是瑜伽教學體系中的第一層概念。而從“知情意”三方面入手加以培養,提升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得人們在瑜伽健身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是第二層概念。良好地超越世俗,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這是教學體系中的第三層概念。
  其次,對于學校開設的形體技術訓練課程來說,其基礎理論是形體訓練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而技術課程教學中多是集合了舞蹈組織、素質練習以及藝術體操方面的基本形體練習內容。當前眾多學校在開展形體技術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多是使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和訓練學生基本的形體姿態,對于精神意志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高。
  最后,瑜伽練習活動進行中,不僅鍛煉學生形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而在增加學生形體表現力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F代學生對于一味的形體基礎訓練活動重視程度不夠高,沒有足夠的興趣參與其中,而在瑜伽運動活動中的喜愛程度日漸提升,為此,將其作為形體技術課程內容的補充,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活動中,自覺遵循各項訓練規范,在反復的練習中提升自身綜合形體表現力。
  2  瑜伽對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補助性體現
  2.1 思維意識
  學生參與瑜伽運動,通過長久的聯系,實現身體機能、頭腦活動的統一,達到最佳精神狀態,具有良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具備較強的人性化。瑜伽中冥想是最為珍貴的技法,其能夠釋放、修復、重組并優化生命系統能量,通過這一活動,人們將會感受到平和和寧靜,對于生命機體的發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通過瑜伽運動,強化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活動進行效果,將能夠從學生身心特點發展情況出發,給他們營造出更為寧靜、深遠的狀態,提升運動參與興趣,拓展形體訓練的思維意識,提升運動健身水平。
  2.2 形體訓練技能
  瑜伽訓練方法實際運用中,主要是訓練人們的本身意識,將其作為形體課程技術訓練中的重要補足手段,將能夠豐富和優化形體訓練中的內容和方式,促進總體訓練質量水平的持續提升。瑜伽冥想活動能有極大程度上推動形體訓練,主要是表現在不僅穩定了學生的情緒,使得學生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理狀態,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耐心和意志力,提升形體訓練活動的整體效果。將瑜伽學科和形體技術課程訓練的充分結合,將促進意識性、技能性的雙重提升。
  2.3 動作呼吸方法
  瑜伽運動在呼吸方法方面較為注重,將其引入到形體技術訓練中,將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更為科學合理的呼吸方法,實現生理和心理的良性連接。與平常呼吸方式相比,瑜伽呼吸方式更為注重心靈的調節作用,減緩自然呼吸的頻率,轉變以往胸式呼吸方式為腹式呼吸,這樣將能夠促進以往簡短的呼吸變得更為深入、綿長、緩慢,由此促進學生保持著更為平和、安寧的心理狀態[1]。
  2.4 訓練強度
  在瑜伽健身運動形式下,學生們的身心得到舒緩,尤其是很多瑜伽動作需要保持著長時間的持續練習,并且具體練習環節的節奏較慢,不存在強制和逼迫情況的存在,從而促進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取得極大進步。學校形體教學過程中,講究學生在大量的持續練習中形成身體習慣,但是如此大量運動,可能會給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意志造成負面影響[2]。形體技術課程訓練中積極引進瑜伽訓練方式,使得學生在各個部位的強化訓練中,如頭、胸、肩、頸、腰、腿等都擁有較高的柔韌性,改善和提升身體的總體控制能力,這樣將能夠塑造出優美的形態。在緩解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高強度方面,瑜伽訓練模式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逐漸提升強度、難度,提升學生在高壓式技術訓練方面的忍耐度,增強學生的意志力[3]。
  3  充分提升瑜伽在形體課程技術訓練中的補助性
  3.1 改善基礎教學設施和環境
  瑜伽教學活動進行中,需要注重切實有效采用更為先進有效的教學方式,強化其和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的內在結合,同時還需要注重優化總體訓練環境,改善教學基礎設施。瑜伽教學環節的開展,更需要有安靜、和諧環境作為前提,學校需要加大瑜伽教室的建設和保養力度,做好日常養護和修整工作,保證其整潔性,促進瑜伽教學能夠迅速進入狀態,促進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重視教學基礎設施的投資工作,定期引進和更換瑜伽墊、瑜伽球等方面運動設施,便于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瑜伽教室的裝扮工作,盡可能的使用一些暖色調加以修飾,配備專門的音箱設備,為播放祥和寧靜的音樂提供前提。
  3.2 合理規范形體訓練
  瑜伽訓練活動有序開展,學生采用標準性強的動作加以反復練習,將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體機能,實現脊椎塑形,相反如果所采用的瑜伽訓練方式不夠科學規范,在錯誤動作的長期作用下,將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將瑜伽教學形式積極引入到當前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活動之中,強化形體訓練的規范性,增強學生身體的柔軟度和平衡能力。教師需要能夠充分細致研究瑜伽訓練和形體訓練中的各項細節,選擇合適的教學切入點,合理組織各項教學內容,推進組合動作訓練活動取得良好成效。教師正確講解和示范各項動作,并及時開展檢查和指導活動,確保學生身體姿勢保持著良好的規范性和標準性。
  4  結語
  形體課程技術訓練活動實施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形體塑形意識,促進學生擁有更為優美的形體,但是無法充分保障良好的教學效果。將瑜伽教學模式積極有效的補充到形體課程技術訓練環節中,將能積極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興趣,促進教學活動取得良好成效。為了切實發揮瑜伽在形體課程技術訓練中的作用,需要注重改善基礎教學設施和環境,合理規范形體訓練活動,并建設專業化瑜伽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 趙寧寧.瑜伽體位法融入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4,12(21):241.
  [2] 王晶.瑜伽健身術融入高校形體訓練教學的可能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38.
  [3] 劉南希.高校瑜伽形體選項對女生身心健康影響的思路構建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8):125-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9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