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內江市柑橘林藥發展模式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內江市作為四川省柑橘和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利用內江市柑橘產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發展柑橘林藥套種產業,可實現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是林業增效及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內江市為例,系統分析其林藥種植模式發展的可能性,探討該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如何推動該模式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 林藥模式;柑橘林;對策建議;現狀
  中圖分類號 S 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2-023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2.06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Neijiang City, as one of the main citrus an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roducing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can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forestry by utilizing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citrus producing areas in Neijiang City, which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forestry synergy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Taking Nei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forestmedicine planting mod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s mode,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mode.
  Key words Forestmedicine pattern;Citrus forest;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Current situation
  2012年7月,國務院頒發《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后,林下經濟發展迅猛,成效顯著,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1-3]。隨后國務院在2015年和2016年相繼頒布《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明確我國中藥材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中藥材產業亟需健康良性發展。中藥材廣植于我國貧困地區,中藥材種植是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發展中藥材產業是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方式,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在此背景下,2018年2月2日內江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加快內江市中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要將內江建成四川中成藥藥品研發生產基地、川產中藥材種植基地[4]。隨后內江市農業局在2月8日強調要大力發展柑橘產業,打造特色柑橘優勢產業帶,積極實施“雙晚”戰略,發展晚熟雜柑品種、推廣中熟品種晚熟化栽培技術,逐步調減中熟柑橘比重,擴大發展晚熟柑橘[5]。柑橘林藥模式就是在不影響柑橘產量的同時,充分利用柑橘林下空間套種合適的中藥材,達到林上與林下共贏提高效益的一種林下經濟模式,可實現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內江市柑橘林藥產業發展迎來巨大機遇。筆者以內江市為例,系統分析柑橘林藥種植模式在內江市發展的可行性,探討該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如何推動該模式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1 內江市柑橘林與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
  據統計[6],內江市全市現有果園面積30 038 hm2,主要包括柑橘園、梨園和葡萄園,其中柑橘園共有21 160 hm2,占全部園地的70%以上。在區域分布上資中縣種植面積最大,達到了12 887 hm2,約占比全市柑橘園地的61%。全市柑橘類水果2017年產量超過29萬t,年產值超過20億元。內江市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合計超過2 000 hm2,品種多樣,包括天門冬、半夏、黃精、丹參、甘草、白術、金銀花等,2017年內江市中藥材種植產業產值超過8 000萬元[6],在此基礎上發展柑橘林藥套種模式潛力巨大。
  2 柑橘林藥模式效益
  2.1 柑橘林藥模式的經濟效益
  柑橘果樹的投產周期一般在3~5年,在此期間幾乎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許多農戶和農業公司等不到果樹投產便已負債累累,對后期生產經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因此,部分種植戶在柑橘幼苗期間選擇適合當地的半夏、桔梗、板藍根、蒲公英、金銀花、西紅花等植株較小的一年生藥材進行套種,可填補柑橘樹成林之前的經濟收益空缺,增加部分收入,降低凈種柑橘的風險。成林柑橘林果樹種植間距較大且林下空間充足,遮陰效果好,適合套種喜陰、喜涼中藥材,如半夏、魔芋等,提高經濟效益。在柑橘林下無論套種何種作物產生的經濟效益都要比套種前至少增加15%[7],柑橘林下套種魔芋,每公頃柑橘園僅需450 kg魔芋種子,種后2~3年即可采挖,套種魔芋的所有成本只占收入的20%,每公頃柑橘園套種的魔芋產值24 000多元,扣除成本4 500元左右,純利潤超過19 500元/hm2[8]。   2.2 柑橘林藥模式的生態效益
  內江市地處四川省南部,屬低山丘陵地區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雨量豐富、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達330 d以上,1月均溫6~8 ℃,7月均溫26~28 ℃,年相對濕度80%左右,天門冬、半夏、黃精、金銀花等都適合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利用好內江市低山丘陵地形資源,發展柑橘林下套種,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壤水土流失,還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調節土壤溫度,同時可以避免柑橘園內雜草滋生。在柑橘林下套種中藥材還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氣性,消滅部分病原體、病蟲害的傳播媒介,抑制病蟲危害,還有提高柑橘產量和改善品質等效果[9]。
  2.3 柑橘林藥模式的社會效益
  2017年內江市農村戶籍人口304萬,人均耕地僅0.088 hm2[6],在如此小的耕地面積上種植糧食作物除去生產成本后一年的收入所剩無幾,且十分依賴天氣,所以農村青壯年基本選擇外出務工,留守的多為婦女、老人和兒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無技能特長,只能從事簡單體力勞動。而柑橘林藥套種屬于勞動力密集性產業,在種植管理、收獲、加工各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發展柑橘林藥套種模式有利于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穩定農村地區的社會環境,解決農民的就業難題,在貧困地區還能幫助人民實現脫貧目標,顯著增加農民群眾收入。大力發展柑橘林藥套種也符合我國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以柑橘林藥產業為依托,發展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等方式,實現農村多元化發展。同時能延長柑橘林藥模式產業鏈,發展柑橘、中藥材深加工,完善柑橘、中藥材流通售后服務體系,做到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品牌化銷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在柑橘林藥產業中獲取最大收益,為實現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做出相應的貢獻。
  3 柑橘林藥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
  3.1 土地分散,影響林藥套種規模發展 在現代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收益大小往往與其生產經營的規模大小密切相關。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關于土地改革的政策,但在這些實施的路上,仍存在許多障礙。2016年內江市土地流轉面積累計3.333萬hm2[10],內江市現有耕地林地草地等超過39.33萬hm2,流轉率僅為8.4%,果農對發展林下經濟的認識不一,土地流轉難度大,手續繁瑣,農戶意見難以統一,時常需縣、鄉、村政府出面協調工作,且流轉程序不規范,農民合法權益保障力度較弱,不利于內江市柑橘林藥產業健康發展。
  3.2 資金缺乏仍是目前阻礙果農發展柑橘林下套種中藥材最主要的原因 柑橘林藥套種模式前期投入較高,柑橘園投產周期為3~5年,第一年苗木、基肥、種植等人工投入等,需要投入30 000~37 500元/hm2;以后每年主要在施肥、病蟲防治和人工投入18 000~22 500元/hm2,在前期這2~3年間幾乎只有投入沒有收益,如果經營不善,可能會造成巨額虧損。而農戶個體種植資金來源渠道少,籌資困難,林地流轉少,規模經營難與實施,影響了農戶投資柑橘林下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
  3.3 套種中藥材品種選擇不合理,配套種植管理技術缺乏 盡管少量果農已經主動探索在柑橘林下套種中藥材,卻不知道如何科學選擇套種品種,多盲目跟風,導致市場在某個時間段出現該中藥材供遠大于求現象,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最后虧損。中藥材講究道地性,生長環境比一般果樹以及糧食作物要求苛刻,許多農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關品種的栽培技術沒有掌握,生產出的藥材達不到相關標準,投資無法收回。據調查,目前內江市黃精種植面積已經遠遠超出市場預期,農戶還在不斷選擇擴大黃精種植規模,購買黃精塊莖做種,黃精價格仍然居高不下。預計3~4年后黃精開始大量收獲時,市場必定供大于求,價格會出現巨大波動,所以選擇好合適的中藥材套種品種至關重要。
  3.4 發展潛力巨大,但發展氛圍不足 天門冬作為內江道地藥材,2018年市場價格在70元/kg左右,種植3年后平均單產7 500~9 000 kg/hm2,單位面積年產值18萬元/hm2左右,市場潛力巨大。內江市目前柑橘林面積廣闊,全市超過2.133萬hm2,氣候條件良好,發展柑橘林藥套種模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內江市政府對中藥材產業發展也給予高度的重視,提出將中藥材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要建立一批中藥材GAP種植基地。但是由于林下經濟是近年來涌現出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柑橘林藥套種模式還處于起步的探索階段,柑橘林藥套種模式發展的具體措施還不健全,相關套種技術還不成熟,缺乏專業人才,柑橘果農對此更缺乏深度了解,存在畏難情緒,從事柑橘林藥套種的積極性不高,造成發展氛圍不濃。
  3.5 缺少龍頭企業帶動
  目前盡管當地政府十分重視中藥材產業以及經濟林的發展,并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但是多數果農對中藥材種植比較陌生,無相關技術知識經驗同時缺少專業技術人才指導,在中藥材品種選擇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缺少科學的指導幫助。現有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如內江市禾潤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四川德康中藥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等多數中藥材公司,只有中草藥種植、銷售、收購和中藥材信息咨詢服務,還停留在賣原材料和粗加工產品階段,產品的加工與銷售體系尚不完善,產品開發和精深加工能力比薄弱,與梓橦宮等大企業的完整產業鏈相比差距較大,因此內江市柑橘林藥套種產業發展受到阻礙。
  4 對策與建議
  4.1 專題開展內江市柑橘林藥套種相關研究 內江市政府圍繞柑橘林藥套種模式,邀請和組織高校和本地科研單位相關專家進行科學研究,組織實施方案和內容應詳細,參與試驗的果農有較好的代表性,試驗與示范的地點合理,試驗期間應按時進行田間觀察記載,試驗結束后要進行全面調查評估、總結,撰寫試驗總結報告。盡快研究開發出柑橘林藥間種套種相關技術,選出最優套種中藥材品種。
  4.2 做好柑橘林藥套種示范基地建設和管理 結合市場需要,選擇愿意進行柑橘林藥套種的農業大戶或者農業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工作,示范品種為柑林藥套種試驗研究篩選出的最優套種品種。在示范過程中,應指派專門的指導員進行技術指導工作,協助示范戶解決好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同時應要求示范戶將具體的栽培措施方法和其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詳細記錄下來,在示范地套種的中藥材將要收獲時應組織一些鄉鎮干部、農業大戶、公司等進行實地參觀和宣傳,由示范戶進行介紹示范地詳細情況,重點突出林藥套種模式的效益優勢。   4.3 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廣播、標語、開村級座談會、現場培訓會等方式,邀請專業的技術人才以及試驗示范戶宣傳柑橘林藥套種模式在當地的示范效果,宣傳林下套種中藥材的優勢及注意事項,鼓勵農戶積極參與林下經濟-林藥模式產業發展,這是推廣新技術的常用方法。
  4.4 培育龍頭企業 柑橘林藥產業能否快速健康發展,專業大戶、合作社、農業公司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壯大十分重要,他們有專業人才更能把握市場動向,了解市場需求,選擇的中藥材品種更合理,同時可以降低市場風險。通過在當地培育一批柑橘、中藥材加工企業,將柑橘企業與藥用企業聯合起來,建立“企業+生產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由企業發揮人才技術和市場優勢,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企業制定生產計劃和中藥材收購標準,農戶種植出來的合格藥材賣得出去,發展柑橘林藥模式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如此便可以有效延長產業鏈,做到由中藥材原料生產、產地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實現產前、產中、產后的社會化服務,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當地農民就業。
  4.5 組織技術培訓,提供配套技術服務 積極發揮當地農科院所和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優勢,派遣相關專業人員時常巡回下鄉對果農進行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如中藥材種植前期的栽培要點,中期的病蟲害、草害防治,農藥肥料的選擇以及使用方法和時間,后期收獲的注意事項等,同時依托鄉鎮技術服務站,便于農戶咨詢,解除農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疑難困惑,以此提高中藥材質量,保證中藥材品質,同時在加工、銷售、運輸等環節也需要進行專業培訓。
  4.6 實施政策傾向,提供費用補貼 盡管經過宣傳后企業和一些果農知道柑橘林套種中藥材收益更高,但是由于林藥套種模式前期投入較大,且有一定風險,許多農戶不愿意嘗試,這時就需要對那些愿意進行林藥套種的農戶和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補貼,包括免息或者減息信貸、減少公司稅收等方式實現經濟刺激,調動農戶和企業進行林藥套種的積極性,推廣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袁軍,石斌,譚曉風.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的發展[J].經濟林研究,2015,33(2):163-166,171.
  [2] 陳伯全,李浩.廣州市林下經濟產業體系發展規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2):96-100.
  [3] 馮召營,孫迎春.現代林業發展林下經濟的必要性及創新途徑[J].現代園藝,2019(7):195-197.
  [4] 內江市人民政府.內江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加快內江市中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EB/OL].(2018-02-02)[2019-01-23].http://www.neijiang.gov.cn/news/2018/02/2835699.Html.
  [5] 內江市農業局.內江市四舉措推進水果產業健康發展[EB/OL].(2018-02-08)[2019-01-23].http://nyj.neijiang.gov.cn/2018/02/2871593.html.
  [6] 內江市統計局.內江統計年鑒2017[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
  [7] 陳慧玲,李愛華,楊彥伶,等.湖北省柑橘林下種植模式探討[J].湖北林業科技,2012(5):38-42.
  [8] 馬成戰,郭元成,李安均.丹江口市柑橘園套種魔芋的可行性及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3(17):41-42.
  [9] 王章榮.鵝掌楸屬樹種雜交育種與利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10] 內江市農業局.對市六屆人大七次會議第1號建議會辦意見的函[A/OL].(2017-02-24)[2019-01-23].http://nyj.neijiang.gov.cn/2017/02/1313092.html.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0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