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距離煤層開采巷道支護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我國對近距離煤層開采技術的發展十分的迅速的,而且其已經在很多大型煤礦開采中被運用,因為對于礦區煤礦的產能要求相對較高、工作面上的采掘工作接替比較緊張,所以近距離煤層占據的比重很大,因此許多礦區進行近距離煤層開采,而且近距離煤層開采占據著我國煤礦開采中大半江山,對于近距離煤層巷道支護技術的研究也在不斷的重視,本文將會對比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近距離煤層;開采巷道;支護技術
隨著我國煤炭資源的不斷開發,地表淺層的煤炭資源以及開采條件簡單的煤炭資源,在逐漸的變得匱乏。而相對深部以及開采復雜條件煤層開采的問題,也已經成為我國當下乃至將來相當的一段時間之內,為煤礦的高效生產帶來了技術難題以及困擾,而近距離煤層開采巷道相關的技術問題便在其中。
1 影響近距離煤層開采礦壓的相關因素
1.1 上部分煤層開采過程中遺下的煤柱
近距離煤層開采的下位煤層巷道,其主要的壓力來源,主要是來自于上部分煤層開采中所遺留的煤柱,遺留的煤柱尺寸以及巷道周圍的巖體性質,都會對其壓力傳遞以及分布造成影響。
1.2 巷道周圍的巖體性質
巷道周圍的巖體性質對于支護形式以及其參數等重要因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主要包括周圍巖體的物理力學屬性、所含的礦物成分以及其裂隙的發育水平等方面。這些相關因素,都會直接反映進行支護客體的存在狀態。
1.3 下部分煤層巷道的布置方式
針對于近距離煤層開采,下部分的煤層巷道布置主要有以下的三種方式:內錯與外錯布置形式以及重疊式的布置。巷道的布置方式不同,那么,對于巷道周圍巖體應力程度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這也是影響巷道支護困難程度以及支護效果的直接因素。
1.4 下部分煤層的頂板屬性
上部分的煤層開采,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底板巖層的結構受到部分損傷,巖層結構的薄厚度以及巖石自身性質都會影響到,下部分煤層回采巷道的支護形式及其參數。進行近距離煤層開采,兩層煤碳之間的夾層結構厚度越大,巖石越完整,其所受到上層的煤開采影也會降低。所以,針對下部分的煤層開采而言,其頂板的穩定性能越好,那么就對回采巷道的維護越有利。
2 運用近距離煤層巷道支護技術選用參數的準則
2.1 要保證巷道支護的及時性與主動性
在巷道被挖好后應該對其進行及時支護,從而控制巷道周圍巖石與其巖層脫離、巖層裂隙的進一步擴展。特別是針對于頂板出現破碎,以及幫部的煤體易掉落的巷道部分,應當降低空頂和空幫的時間以及距離,進而可以對巷道進行及時主動的支護。
2.2 注重預應力施加的合理性和預應力的擴散
對于預應力合理施加,是能實現錨桿支護主動性的關鍵所在,在確保施工質量以及錨桿與其附件材質的適當選擇的基礎上,伴隨著錨桿預應力的不斷增大,巷道周圍的巖石變形量也會逐步的降低,要想是的巷道的頂板離層可以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只有通過合理的施加預緊力,并且可以較好實現預緊力在周圍巖層中的有效擴散,這樣才能更好的讓錨桿的支護作用充分發揮。確保錨桿支護系統具備相對較高的承受能力,從而提升巷道周圍巖層的整體牢固性。
2.3 巷道周圍巖石結構的強化原則
針對于在近距離煤層采空區下,進行巷道的掘進,頂板壓力的體現并不是很明顯。但是,由于頂板周圍的巖層極其容易受到上部煤層工作面,進行回采時的影響,從而使得周圍巖體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當巷道周圍巖體的強度變化相對較大時,那么在其施工過程中,就應該確保錨桿的錨固力以及其預緊力達到標準,從而較好的確保巷道的安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支護后周圍巖層結構變形的有效控制。
2.4 周圍巖體可錨性評斷以及優化錨固的參數
巷道周圍巖體的可錨性程度高低決定著是否可以,運用錨桿開展巷道支護工作的首要前提,在進行對巷道錨桿支護的設計之前,必須要對其進行井下的拉拔力測驗,對此可以判定巷道周圍巖體的可錨性,并且根據其測驗得到的結果,進一步的對錨固參數設計進一步優化,也可以為近距離煤層巷道所使用的錨桿支護技術,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2.5 堅持錨桿支護“強度高、剛度高、穩定性高以及低支護密度”,經濟適度性原則
也就是在達到錨桿支護系統“三高”的大前提下,從而做到較好降低錨桿的支護密度,進一步提升巷道的掘進速度,達到減少巷道支護成本的目的。在確保巷道支護效果以及巷道安全性能的同時,也能達到經濟的適度合理性。
綜上所述,對于近距離煤層的采空區之下的巷道,采用合理支護形式以及相關參數進行有效的研究,進而可以達到控制近距離煤層開采巷道變形程度的期望效果,針對近距離煤層的開采工作,需要對其巷道的設計進一步優化、支護體系的深入研究,從而提出適用其高效率、可靠的開采以及巷道周圍巖體控制方案,可以更好的實現煤炭開采綜合效益的最大化,也保證了煤礦開采工作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濤,張剛,李金霞,雷源.近距離煤層開采巷道布置優化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2,32(05):12-15+33.
[2]高建軍,張忠溫.平朔礦區近距離煤層采空區下巷道支護技術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4,42(05):1-4+8.
[3]康建東,謝文兵,顏炳杰.近距離煤層跨采巷道圍巖支護技術研究[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6,33(6):47-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