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穩定發展是立國之本。農業機械的不斷研發、推廣及應用,促進農業不斷發展與進步,是我國農業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只能投入小型農業機械設備,因此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大力推廣與應用小型農業機械。
[關鍵詞] 小型農業機械;農業經濟;剩余勞動力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7-123-2
目前,我國在農業領域大力推廣與應用農業機械。機械化設備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在農業機械得到廣泛使用的同時,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對于一些落后地區、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民,因為機械設備購置成本過高,現代化機械設備很難投入使用。投入與收獲不成正比,技術得不到培訓,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遇到的阻礙。
1 小型農業機械推廣與應用現狀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逐步由傳統的老式人工勞作轉變為機械化作業,提升了農業發展的速度,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但是,有些地區現代的農業機械設備得不到推廣,尤其是在道路、田地等建設相對落后的偏遠山區,使得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1.1 機械設計不合理
機器比人工生產效率高,但是很多企業研發機械的前期沒有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只是針對大部分地區進行設計和研發,導致我國一些落后偏遠鄉鎮和山區在使用通用型農業機器時遇到了困難。在山區,農業生產落后的地區,機械運輸是一個大問題。一些農業機械并不適合在山區使用,大大減少了機械化作業面積。
1.2 推廣難度大
小型農業機械市場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生產企業缺乏對整個市場的掌握。而且生產的機械往往是技術產量較低的機械,只能從事一些簡單勞動,機械設備故障發生率較高,不能長期使用。這就導致農民購機欲望降低,不利用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
1.3 過于依賴低端市場
我國一些農村地區山多田少,地貌復雜、地塊小、坡度大,部分區域耕層相對較淺,而且交通不便,機具適應性差、選型困難,加之煙農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限制,導致農業機械推廣與應用難度較大。
2 影響小型農業機械推廣的因素
2.1 自然條件的限制
由于落后地區自然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交通道路條件差,再加上農作田塊分布不均勻,直接影響了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
2.2 經濟收入低和農業機械價格偏高
經濟落后直接影響農業的發展。部分落后地區依靠人力進行耕種,生產模式單一,投入和產出較低,導致經濟收入低。無法購買價格高的農機投入農作物的耕作中,嚴重影響了農業機械的發展。
2.3 農民思想陳舊
農民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文化素質偏低,且缺乏創新意識,并不愿意參與市場競爭,導致其難以適應農業機械化發展。
2.4 農村發展落后
一般農村使用的農業機械以小型機械為主,無法跨區使用。在一些鄉鎮領導的錯誤分配下,農業機械化服務站時常缺乏資金運營,直接限制了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
2.5 重視程度不夠
受土地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且農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對農業生產并沒有長遠的目標及計劃,只關心自給自足,并沒有增加經濟收入的想法,甚至認為農業機械的推廣及使用沒有意義,嚴重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發展。
3 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意義
3.1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農業機械的推廣會刺激小型農業機械的市場需求,促進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并促進其附屬產業的發展。而且小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可以解放勞動力,使其投入其他行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3.2 研發新型農具
管理部門要利用崗位優勢,帶領科技研發人員根據農業生產發展需要,研發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機械化機器,并到各鄉鎮對農民進行講解和演示,讓農民親身體驗、親自操作。
3.3 提高農民技術水平
因為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學習能力較低,所以管理部門需要親自上門,有計劃地對農民進行分類培訓,提高農民技術水平,提高農業機械的應用效率。
3.4 加強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培訓
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知識技能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留守的勞動力中老年人為多,勞動能力低下[1]。在各家各戶搞好糧食生產的同時,要合理發展其他行業,以增加經濟收入。因此,對農民進行培訓,讓他們有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適應農業發展的需求。
3.5 鼓勵農民擴大經營
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促使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員進入城市工作,導致農村勞動力齡化。政府應鼓勵有條件的農民發展農業生產企業,開展多項領域經營,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
4 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策略
4.1 政府支持
脫貧必然需要當地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財務支持,如擴建道路、擴大農業機械設備放置場地、根據機械設備的使用需求規劃修整道路等,以確保小型農業機械能順利進入山區,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設備的作用,改善農業生產狀況。
4.2 完善體系
小型農業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故障、操作不當、需送廠檢修等問題。為了不給農民帶來困擾,影響農民的購買和使用熱情,可設立小型農業機械維修站,給農民提供知識、技能培訓、故障修理、日常維護保養等服務[2],解決農民日常使用的后顧之憂,大大提升農民購置小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積極性。
4.3 人才培養
當地政府應注重基層小型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的培養,幫他們及時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農機技術,同時鍛煉他們的溝通能力,以便在推廣小型農業機械的過程中更好地為農民講解,獲得他們的認可和支持。此外,可為農民提供上門服務,現場給農民演示如何操作機械設備以及講解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讓農民更好地認識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意義。
4.4 突出特色發展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致力于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根據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3],選擇適合的農業品種,加大生產力度,將其發展成特色農業品牌。目前,很多農民主要種植糧食和油料,但僅依靠這種作物很難帶動經濟發展。因此,可結合地方農業特點發展當地特色農產品,并積極采用機械化生產加工方式,大大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4.5 加大宣傳力度
由于農村地區通信網絡不完善,不能及時、有效地傳播農業生產方面的信息,導致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與應用受到了限制。為了有效發揮小型農業機械的作用,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小型農業機械。日常農業部門要適當開展培訓活動,培訓對象不僅包括專業技術人員,還包括普通民眾。要宣傳小型農業機械的價值。可以通過互聯網、廣告等多種方式[4],讓人們意識到小型農業設備機械的重要性,加強對小型農業設備的購買力度。同時,技術人員要進行小型農業機械操作要點培訓,讓更多農民更好地掌握其用法,實現小型農民機械的價值。
5 結語
小型農業機械有多種用途,可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小型農業機械對鄉鎮的發展功不可沒,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小型農業機械的價值,實現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易建和.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湖北農機化,2018(7):35.
[2]周樹華.小型農業機械推廣及應用觀察[J].河北農機,2017(6):8.
[3]侯俊.新平縣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J].南方農業,2016(9):217,221.
[4]譚慈.關于小型農業機械的推廣與應用分析[J].北京農業,2015(19):106-1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