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技推廣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25-02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志碼: A
摘 要:農技推廣是在以計劃經濟和短缺經濟為特征的條件下形成的,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F代農業發展的好壞,與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程度有很大的關系。只有建立完善、高效的農技推廣體系,才能更好地讓農民掌握最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將現代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充分發揮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诖?,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技推廣工作進行了粗淺的論述。
關鍵詞:新形勢;農技推廣;工作、
1 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農技推廣體系不夠健全
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力量主要是縣、鄉兩級農技人員,其服務功能也主要體現在縣、鄉兩級。但是,從目前情況看,縣、鄉兩級農技推廣體系還不夠健全。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鄉鎮政府機構的改革,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出現不同程度的弱化。其表現為:一是機構設置不全,從業人員少;二是部分從業人員專業不對口或由非正規學校畢業,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三是農技推廣工作人員長期忙于其他工作,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時間短。因此,導致生產和農業新技術推廣脫節,許多新研發的科技成果并沒有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得到有效的利用[1]。
1.2 農技推廣條件不夠完善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保障。但是,部分地區資金支助較少,導致其農技推廣所用到的基礎設施滯后,現代化信息設備無法正常使用,限制了農技推廣的發展。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不穩定,部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素質較差,知識和年齡老化,在推廣工作中積極性不高,導致向農民傳授的新技術、新成果走形變樣,效益較低,農民對農技推廣效果信心不足。農業生產分散,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新技術推廣的成本和難度,導致產業與技術不協調,最終無法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的長期目標。
1.3 農技推廣人員“斷層”現象嚴重
專業技術人才是推廣農業技術的關鍵,也是現階段農技推廣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許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編制較少,資金匱乏,工作和生活條件比較艱苦[2]。部分貧困地區的農技服務中心甚至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住房和試驗條件相對匱乏,農業大專院校畢業生不愿意到鄉鎮工作,部分鄉鎮的農技推廣人員常被抽調到其他部門做“中心工作”,導致農技推廣人員出現“斷層”現象,致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1.4 農技推廣人員知識更新慢且老化
有的農技推廣人員因工資待遇低、生活和工作條件差而離開了工作崗位,高學歷、高職稱的工作人員也不愿意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導致基層農技推廣的專業人員逐漸減少。貧困地區的信息閉塞,農技推廣人員無法及時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所掌握的知識是以往積累的書本知識和傳統農業技術的實踐經驗,對新農業技術的認知比較片面,知識更新較慢,解決問題能力較低,最終導致農技推廣團隊的整體素質偏低,農技推廣工作的積極性下降。
1.5 農民整體素質較低
農民作為農技推廣的受體和基礎,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的建設,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新型農村的建設,也可以說,農民的素質對新型農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許多地區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留在農村的大多是婦女和老人,其整體的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較低,對現代生產技術缺乏認識,很難掌握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技巧,導致農技推廣人員在組織下鄉培訓活動的過程中受到限制。
2 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2.1 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打通服務農民“最后一公里”
在新形勢下,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是順利開展農技推廣的關鍵。在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時,首先要強化管理體系,通過設計合理的激勵制度來調動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并根據推廣工作的實際情況設定相應的職位,注重強化縣級體系建設,充實鄉鎮體系建設,使各級農技推廣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共同促進農技推廣工作的發展。其次,要加強農技推廣部門與群眾性科技團隊之間的聯系,打通服務農民“最后一公里”,從資金、政策和現代化設備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農業合作社、農產品協會等機構的發展。然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給農民或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提供有效的信息技術服務,減小農技推廣誤區。最后,完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推廣工作建立法律保障,還要加強推廣人員和農民的法律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2.2 改變農技推廣方式,擴大農技推廣服務范圍
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合理轉變農技推廣方法,擴大農技推廣服務范圍,并將單一的服務逐漸向綜合服務發展[3]。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農業技術推廣離不開信息支撐。因此農技推廣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全面掌握農業生產信息,既要搞好農業技術推廣,又要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引導農業技術推廣全面發展。相關的農技推廣部門要根據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制定科學的推廣方式,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2.3 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自身能力
農技推廣人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技推廣工作的效果。因此,要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聯手,定期對農技推廣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訓,讓農技推廣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變化,提高農技推廣工作人員的自身能力,有效解決農民生產中出現的問題。農技推廣人員在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時,不僅要學習新科技設備的生產原理和使用方法,而且要學會指導農民如何更好地進行農業操作活動,幫助農民更好地發展。 2.4 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技術水平
農技推廣部門和農民都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體,前者是技術傳授主體,后者則是接受主體。在農技推廣工作中農民是重要參與者,也是技術效益的獲得者,其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由于農村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導致從業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偏低,不利于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因此,農技推廣人員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明白紙等形式給農民介紹新型技術設備,定期給農民進行專業化的技術培訓,打破原有的小農經濟思維慣性,提高農民的認知水平,指導農民充分利用現代農業技術科學生產,增加農民對農技推廣的認可。
2.5 加大示范力度,做到以點帶面
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農技推廣人員要加大示范力度,可在部分地區先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4]。農業科技示范園是由推廣人員進行實際的操作和管理,最終向農民展示技術成果的一種模式,可為農民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提供便利,并及時將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這種新型的示范推廣模式可有效地吸引農民的注意力,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技推廣的作用。
3 結束語
農技推廣不僅要加強基礎理論的培訓,還要通過實際的設備操作提高農民的設備操作技能。在農技推廣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現狀,設定符合當地發展的推廣方式,幫助農民了解、學習和接受新科技,提高農民的整體技術水平。政府部門在實施農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要及時關注農技推廣工作的發展狀況,合理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真正發揮農技推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 1 ] 楊長正.新形勢下農機推廣技術的改革與創新探討[J].南方農機,2019(03):61.
[ 2 ] 楊帆,梁茂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6(17):54-55.
[ 3 ] 楊洲. 基層農技推廣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7.
[ 4 ] 李頌. 廣東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6.
(收稿日期:2019-03-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