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但是從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這與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有很大的關系。文章在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數學知識
  小學是各方面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對數學問題的正確思考方式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但是數學思維能力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形成的,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和培養,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對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數學知識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一般過于關注學生的知識灌輸,而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并不重視。在這樣的教育形式下,教師的教學過程都是以自身為主體進行的,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基本都被教師占用,學生對新學習的知識幾乎沒有反思和總結的過程,如果教師再不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啟發和引導,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充分關注數學教學的啟發性和引導性,關注小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啟發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建立相應的知識框架,逐漸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并且能夠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培養數學興趣,為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般都采取相對單一的教育方式,教學過程中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這直接關系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和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提升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為思維能力培養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從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過程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趣味性方面多下功夫[1]。摒棄原有的枯燥教學形式,利用更加生動和形象的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三、突出主體地位,以思維能力培養為教學重心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之下,小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沒有獨立的思考時間,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較低,一直都是處于接受和記憶知識的狀態,要想真正達到突出小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教育目的。就需要從根本上轉變這種教學形式[2]。教師應該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重點關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逐漸弱化教師的主體作用。
  對此,教師應該在正式講課之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優化設計,以思維能力培養為教學重點,減少教師參與小學生學習的程度。盡量將整個教學課堂交給學生,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講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這節課時,學生對“平均分”這一概念不理解,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就利用直觀的教具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例如,可以以學生或者糖果等為對象,讓小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進而起到鍛煉思維能力的作用。
  四、結語
  思維能力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將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強化思維能力訓練,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方式,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淺談[EB/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 (17):244.
  [2]沈佳.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EB/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1):366.
  作者簡介:羅麗婷(1991—),女,江西南城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4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