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究從環境心理學角度解析小游園的規劃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游園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居民提供游樂、休閑的場所,合理的規劃設計,齊全的配套設施,可保障小游園的服務質量。結合實際情況,從環境心理學角度入手,解析小游園規劃設計,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構建符合城市居民心理需求的小游園,增強小游園的服務能力。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小游園;規劃設計;服務質量
  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建筑林立,造成城市格調單一,綠地和休閑場所相對較少。而小游園的規劃設計,可在城市居民居住區周邊構建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更為貼切居民的生活需求,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在具體的設計中,需要從環境心理學入手,展開具體的小游園規劃設計,確保規劃設計更為貼合實際?;诖?,分析了環境心理學,再結合實際小游園規劃設計隋況,闡述小游園規劃設計,詳細內容如下。
  1環境心理學研究
  1.1環境心理學的內涵
  它涉及人類行為和環境之間關系,包含了利用、促進此過程為目的,且提升環境設計品質的研究與實踐。具體的設計中,設計者對環境心理學進行研究,能夠保障景觀設計的效果,進一步推動景觀設計的人性化,保障環境的整體舒適度,發揮景觀設施的服務功能。由此可見,可將環境心理學引入到小游園設計中,推動小游園設計質量。
  1.2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1.2.1環境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觀事物部分或屬性的整體反應。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借助“五感”獲取,且這些信息具有廣泛的特性,再加上知覺對象的相關背景,形成環境知覺。
  1.2.2空間認知。在思維活動認識與理解的基礎上,對空間的理解與認知。它是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人獲取空間中的相關信息后,判斷這些信息的空間信息,其中包括路徑、邊界、區域和地標等。
  1.2.3私密性。要求空間整合與組織,確保私密信息不暴露,在小游園的規劃中,私密性為人與人之間的私密不曝露,且相處平靜與舒適。
  1.2.4領域性與個人空間。促使人感受到親切和安全,并且能夠考慮親密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等。小游園設計中,領域性和個人空間是提供舒適性的基礎。
  現以環境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對小游園設計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2小游園情況分析
  結合某一具體小游園為例,研究分析小游園的實際情況,為后續的規劃設計提供幫助,詳細內容如下。
  2.1現狀分析
 ?。?)周邊情況。項目占地面積4.3萬m2,東西長度297m,南北寬度178m,其中四二干溝投影面積2428m2。周邊為公路、小學、小區等。當前,規劃設計中,項目的四二干溝沒有水,溝底蘆葦、雜草散亂。(2)項目南、北、東側均有圍墻,需拆除圍墻,規劃范圍內的廢品回收站低于相鄰人行道1.5m,建議整體拆除,考慮到整體規劃效果地勢較低洼處需墊土方,通過土方堆砌的方式,完成地形的整理。
  2.2構圖及功能定位
  構圖時,需考慮四二干溝的位置,將其改造為景觀水系,貫穿整個小游園。
  規劃范圍周邊均為住宅小區,要求規劃設計中,小游園需要服務于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應囊括休閑、健身和娛樂等功能。具體的分區按照實際情況,可劃分為3個功能分區,分別為綜合功能分區、靜態分區、動態分區。此外,小游園還需要具有明確的主題,如果主題不夠清晰,則影響小游園的功能,限制了游客的體驗。該小游園在具體的主題選擇中,以“趣味”為主,結合形狀、鋪裝樣式、色彩搭配等呼應主題,營造出“拾趣園”這個小游園,促使游人通過“游覽之趣”“閱讀之趣”“觀賞之趣”“運動之趣”“兒童之趣”等各種趣味感受到身心的輕松和愉悅。
  2.3交通組織及綠化景觀
  為保障小游園的規劃設計,應注意控制小游園的交通組織,并且實施對綠化景觀的分區。該小游園規劃設計中,按照園路等級進行交通組織。一級寬3m,二級寬2m,三級寬1.2m。對于綠化景觀,則需要結合設計情況,綜合推動小游園的服務能力,構建良好的休閑區域。其中,綠化景觀區主要包括景觀林、疏林草地、護坡水系綠化區、多面觀賞復層景觀區、特色景觀區等區域。在具體的綠化種植中,植物主要包括常青樹、落葉喬木、花灌木、綠籬、色帶、花卉、草坪等,通過合理配置植被,營造良好小游園環境,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上述為該小游園的基本情況,為保障小游園的規劃設計效果,可從環境心理學角度入手,綜合對小游園進行規劃設計,全面提高小游園的服務質量,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空間。
  3從環境心理學角度解析小游園的規劃設計
  現結合上述規劃設計的基本情況,從環境心理學角度解析小游園規劃設計,主要從園路、景觀植物配置、主題小品設置等入手,詳細內容如下。
  3.1園路設計
  園路是小游園的基礎部分,在滿足交通組織的同時,還需要具備視覺引導的作用。該小游園設計中,共設置三級園路:一級園路為綠化作業與消防車通道;二級園路為廣場的連接通道;三級園路為山脊沿線觀光路線。且設1個主要出口,4個次要出口,具體園路設置中,出入口具有良好的空間認知,使得行人在路過時能夠駐足,且不繞路,能夠選擇適宜的人口進入。
  園路的交匯處為視覺焦點,該小游園規劃設計中,將園路的交匯處設置大大小小的景點,且被放大,促使游人在空間變化時,能夠產生良好的空間變換記憶,并能夠記住標志性景觀。而且,道路設計具有明顯的暢通性,該小游園的主題為趣味,故此,結合游人流量,合理規劃線路,并合理實施園路分級,滿足游人選擇最短線路的心理需求。
  3.2植物景觀配置
  植物景觀是小游園的基礎部分,該小游園在植物景觀配置中,所選擇植物包括常青樹、落葉喬木、花灌木、綠籬、色帶、花卉、草坪等。并結合園路等級,合理配置植被。一級園路兩側選擇高大喬木,二級園路邊配置花灌木、綠籬、色帶和花卉等,且配置過程中,保持疏密得當。對于三級園路,則不適用封閉植物空間,可選擇草坪為主。
  具體的植物景觀配置中,為滿足私密性需求,在小游園座椅周邊設置花灌木。邊緣則設置落葉喬木,且由喬木提供的林下空間,進一步構建幽靜場所,且實現以人為本的服務功能。
  3.3主題及小品設施
  結合環境心理學,營造趣味環境,主要通過平面構圖美學、鋪裝樣式和色彩搭配、景觀綠化等呼應主題。以領域性和個人空間為例,配合具體功能分區,為游人提供良好的娛樂空間。對于小品設施則包含亭子、廊架、景墻、座椅、垃圾桶、照明設施。其中,座椅應具有良好的私密性,結合個人空間的距離理論,設置相應的距離。健身器材的設置,也結合領域性和個人空間,合理設置距離。對于照明和衛生設施,按照成組的布置方式,主要于園路交匯處,控制距離,確保照明與衛生設施與小游園結合,避免對小游園整體美觀性的破壞。
  4結語
  結合實際情況,從環境心理學角度人手,對小游園的規劃設計進行解析。先對環境心理學的基本內容進行研究,結合某一具體的小游園情況,分析小游園的基本現狀與信息。結合環境心理學的實際情況,對小游園的園路、植物配置、小品設施等的布置隋況進行分析,了解具體的小游園規劃設計內容,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推動小游園的規劃設計質量,提高小游園的服務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