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至慧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翻轉課堂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課前通過微課的自主學習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實現“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它將知識的傳遞置于課前,內化始于課堂,將“翻轉”融于教學中。在至慧教育模式背景下,它更加光彩照人。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至慧教育
  一、引言
  基于至慧教育的大背景下,“翻轉課堂”以微課教學模式為突破口,借助信息技術向傳統教育模式發起挑戰:課堂內容以短小而精練的微課呈現,將傳授知識與接受知識兩者顛覆翻轉,從而使得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同時也實現了教學資源在移動學習平臺上的融合與共享。
  微課模式的建構與制作使得教師把移動互聯的平臺作為互動的基石,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更多選擇的自由,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首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來安排學習進度,如此就能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有更清晰具體的認知。其次,按照傳統教學的一般反饋模式,對于學生當天的預習作業,只能等到第二天老師上課才能產生反饋結果,雖然這個過程間隔時間并不算長,但是也將學生的“反饋期待”磨去了不少,不能做到知識傳授后的及時反饋。而“翻轉課堂”卻能突破傳統,實現教學的“課微高能”。學生可自主學習微課,也可通過成立學習討論小組,利用網絡實時向教師和小組成員進行反饋和質疑。微課學習將師生、生生互動融為一體,從而使預習真正成為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盞明燈。這一舉措的合理運用和實施,也減輕了教師煩瑣而艱巨的書面作業批改任務,切實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目前,我校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學校傳統特色“自主學習前置任務單”進行融合,正在嘗試以微課作為出發點,探求教育目標高效達成的途徑。筆者以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莫高窟》為例,探索了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和方法。
  二、《莫高窟》一課的教學過程及方法
 ?。ㄒ唬┙虒W板塊設計
  1.教學設計的撰寫。教學設計就像是翻轉課堂的使用說明,其中自然涵蓋了微課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和微課呈現知識點、顯現知識重難點的過程和方法。以《莫高窟》為例,教師構思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時要緊扣學生“在家觀看視頻”的實際來展開,合理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課文“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初步對莫高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2.視頻的制作與剪輯。翻轉課堂微課視頻力求簡短而精練,總時長以10分鐘左右為宜。畫面可以課件展示為主,盡量不要出現教師的形象,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緊扣教學重難點,適當融合選擇和思考類型的題目,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會知識的遷移與運用。微課的制作背景也可擺脫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色彩,在明確教學主題和目標的前提下,結合主題創設背景和教學情境,喚起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做到內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個性化。例如筆者在《莫高窟》一課的微課教學中進行了如下設計:一是談話導入,喚醒學生已有的記憶。如:同學們,我們曾經跟隨著語文課本游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你能用“(  )的(  )”這樣的形式來說說看我們曾經欣賞過哪些景色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體驗,回憶“雄偉壯觀的黃果樹瀑布”“千姿百態的黃山奇松”等。我在此基礎上引入課文,如:“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倍鞘箤W生明確學習目標。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而神秘的莫高窟,共同去揭開莫高窟神秘的面紗?!?
 ?。ǘW生微課探學過程
  1.新知初探。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微課對相應課文進行課前預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在互動平臺上打開微課資源。學生可根據需要反復觀看視頻或對視頻中出現的知識重難點進行暫停和回放操作。這種操作使得學生擁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完成預習的記錄和批注,達到同步練習的高效反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內化知識。
  2.質疑解惑,延學探索。在學生自主學習完《莫高窟》微課的基礎上,對文章“總—分—總”的構段方式基本掌握后,教師可提供鞏固練習或延伸性拓展材料,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和內化知識,為其在課堂開展協作性學習和交流做好鋪墊,同時提供學習方法的引導。如在《莫高窟》的同步練習設置中,筆者讓學生以學習合作小組為單位,利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等現代信息設備拍攝校園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將校園特色轉化為可利用的學習資源,使得他們的個性化學習立足于校園生活,做到課堂和課外有機結合,真正為翻轉課堂進校園提供了可實施的途徑。筆者以“莫高窟是祖國西北一顆閃耀的明珠,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作為切入口,引導學生發現美麗校園之中的獨特景象,探索跨塘實驗小學濃厚的吳文化氣息,進而模仿《莫高窟》這篇課文的結構,描寫具有濃厚的吳文化色彩的母校。
  三、《莫高窟》一課翻轉課堂教學的探析
  “課微效高”是翻轉課堂的本質追求。翻轉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高效運用,可以把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打破了傳統課堂枯燥的單線模式;學生通過課前微課自學,在自學中發現,在自學中交流,在自學中反饋,夯實了自己的基本信息素養。如此一來,翻轉課堂切實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共用性和實效性。通過《莫高窟》一課的教學實踐,筆者對本次翻轉課堂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適應課堂的“翻轉”
  至慧教育模式下的“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望——不僅需要完成知識講授和教學示范的基本任務,而且要高效達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學者Jonathan Bergmann 和 Aaron Sams也提出“教師應提供學習指導說明,并開展相應的培訓”,因此,如何組織和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就顯得極其重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翻轉的成功與否。在“翻轉課堂”撬動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身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師要合理利用文本小結、小組匯報展示等途徑,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翻轉”這一過程中,從而找到“翻轉課堂”多講與少講的平衡點,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轉課堂”策略。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認為: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自主學習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教師和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是以互動的方式探討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每個學生都應該參與到活動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倡導和鼓勵學生以有意義、積極的態度參與整個活動;同時,組建優質的學習活動小組,為學生提供交流、探討問題的平臺,指導他們選擇恰當且合理的交互策略,保證全班活動的高效開展。
  總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至慧教育背景下的新教學模式,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理解,切實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共用性和實效性,不僅為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創造性、自主性提供了平臺,同時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發揮了至慧教育模式下移動學習平臺的便捷優勢。
  參考文獻:
  [1]Jonathan Bergmann & 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2]金陵.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3):20.
   (責任編輯:李曉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9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