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豐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標推薦的閱讀范圍,涉及各類中外經典著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設計;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是學生壓力較大的一個階段,升學壓力和課業負擔,嚴重擠壓了學生的閱讀空間,即使有機會課外閱讀,也往往如快餐消費,流于形式。這種現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阻礙了綜合素養的提升。對此,我認為利用必修教材的名著導讀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是一條可行之路。
一、利用名著導讀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發揮其積極作用
閱讀優秀文學作品,對發展學生想象力,提升學生藝術、科學感受力,提升審美境界,都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共安排十部中外名著導讀,其深意毋庸贅述。但在現實教學中多數老師因不同原因,對名著導讀往往一帶而過。有的僅作簡單介紹,有的安排學生自讀,有的直接舍棄不提,這使名著導讀淪為教材中的“雞肋”。
顧之川在《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標教材(必修)名著導讀與語文讀本:編輯意圖與教學建議》一文指出,名著是經過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優秀作品,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青少年階段讀經典名著,可以給學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我認為,利用名著導讀內容,精心設計教案、積極實踐反思,通過解讀名著,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發揮名著閱讀的作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二、依據課標和實際,圍繞不同主題精心設計教學
基于課標要求,名著導讀可從不同視角、不同主題進行教學設計。
《論語》匯集了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作品,也是理解中國傳統思想和倫理道德的一把鑰匙。學習這部作品,對提高學生道德修養和辯證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教學設計可圍繞“既要引導學生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要引導學生辯證思考”這個主旨展開。引導學生從孔子的觀點中體會中華文化,同時引導學生辯證思考,啟發其對文化繼承的“揚棄”觀念。
《大衛·科波菲爾》《家》《高老頭》等經典作品,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塑造極富代表性,有深刻的時代烙印。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都有生動深刻的展現。閱讀鑒賞這類作品,對學生理解、發現社會人生的豐富性、復雜性、認識人性,都有重要指引作用。教學設計可圍繞這些角度,從不同層面,分別落實教學目標?!栋屠枋ツ冈骸泛汀短萍X德》的教學,我認為,側重點可放在鑒賞和學習作者的創作手法上,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
而像《紅樓夢》《三國演義》的教學設計,教師不應僅限于人物形象和藝術手法的欣賞,還要引導學生看到作品深層的意義和價值。幫助學生看到經典名著與一般作品的不同。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取舍、鑒別打下基礎,從而提高他們文學鑒賞的眼光和甄別能力。
關注學生情感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感知、審美創造力,讓其受到美的熏陶,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功能?!墩劽馈返膶ёx內容是審美教育的優秀材料。此書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生動詮釋了審美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感悟去理解審美的一般規律,使學生初步建立起文藝鑒賞、生活美學的概念。從而對其今后的生活情趣、審美取向產生積極影響。
總之,在名著導讀的教學中,引領學生體驗不同鑒賞角度,讓他們每學一部名著,都能有不同層面的收獲。這對學生提升綜合素養、成長心靈都大有裨益。這也是名著導讀教學的價值所在。
三、教學實踐中的方法策略
1.激發興趣,引導閱讀
當下,我們的閱讀習慣正在走向視覺化和碎片化,中學生也不例外。這是一種遺憾,但也可成為一個機會。很多經典名著早已被拍成影視劇,有些版本拍攝得相當成功。利用這些影視作品,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刹シ庞耙暺螌虢虒W,在賞析中,可引導學生體會文字描寫和感官視覺帶來的不同體驗,讓其認識到文字表達的優勢,進而引導學生閱讀原著。
2.交流探討,尊重學生思考
無論名著還是其他文本,閱讀,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體驗。而體驗,需要表達才能成為經驗,才能在心中留下痕跡。名著導讀教學,須引導學生自主、自由表達個人觀點感受。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針對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人物形象、創作手法等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其表達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感受,并積極分享。教師及時引導點撥。當不同的視角碰撞時,學生的閱讀體驗自然也得到了豐富和強化。
3.提綱挈領,精準引導,滲透鑒賞方法
名著導讀教學中,應有閱讀方法滲透。厚厚的文學名著,怎樣略讀,如何精讀,如何鑒賞人物形象,把握主題思想,感知藝術手法,這些都需要老師提綱挈領,加以引導??芍笇W生寫讀書筆記、讀書感悟,彼此評價,促進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4.以點帶面,有所取舍
每部名著必然涉及社會歷史、人性情感等各方面的內容。我們的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學必須有所取舍。每部作品,可依據整體教學目標,提取不同要素,結合單元目標,以點帶面,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鑒賞品味作品,這是可行之道。
總之,名著導讀教學是必修教材中不可忽視的教學板塊。重視“名著導讀”,不讓“名著”淪為“雞肋”,靈活發揮其橋梁作用,從而發揮其獨特的功能,這是每位語文教師的責任。希望名著導讀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希望學生借這點光亮,走進文學藝術的殿堂,
參考文獻:
龍霞.淺議高中名著導讀的技巧策略[J].中學時代,2013(9):83.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