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略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才能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入。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開展個性化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諸多個性化需求得以滿足。用獨立思考活動,促進學生有創造性地學習,感受數學學習的自由,擴展學生的發展空間,是落實創新數學教育的重要實踐。
  【關鍵詞】初中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16-01
  教育事業的改革,使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發生變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思維鍛煉,培養學生全面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邏輯思維,提升抽象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新課程改革,讓數學教師不得不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也讓這成為了教師教學研究的重要對象。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實施數學教學,才能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對初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是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表現,也是推動數學教育質量提高的實踐。下面,我們就來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進行幾點分析:
  第一,有利于數學教學創新發展。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為了將課本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給學生,只顧著自己授課,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很少調動自己的頭腦思考數學問題,也很難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做學生的評價者與觀察者,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教師不再像原來一樣直接給學生呈現問題與答案,讓學生模仿。而是讓學生動腦筋去想辦法,對學生的解決方案加以評價。因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課堂教學,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初中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
  第二,有利于教師個人成長。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方法。教師要接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要轉變師生觀念,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此同時,教師不能用灌輸式的方法繼續教學,而是針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反應即時更新教學手段。這些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都是教育業務上的挑戰,能夠落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正在由傳統型教師向創新型教師轉變。
  第三,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是否具有數學學習興趣,直接關系著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課堂中獨立思考問題,可以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讓他們一直心系數學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之前完全無法解決的問題,會明確自己的力量,找到數學學習的動力,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對策
  1.利用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死板的課堂活動,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與操控者,平衡好課堂活動的動與靜,適當活躍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能夠促進其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游戲,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一種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將游戲活動與初中數學教學結合起來,有利于復雜數學問題的簡化,也能夠讓數學問題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學習《幾種常見的統計圖表》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我與別人不一樣”的游戲。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數據,像全班學生的個人信息,身高、體重、三圍等,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統計圖表形式制作一張信息表。之后,讓學生四人一組,與他人表格不同的學生勝出,采取車輪戰的方法決定勝負。勝者所用的統計圖表,會是課本學習內容中的一部分。利用游戲的方法組織學生思考,展示與競爭,能夠讓學生盡自己所能去深入思考問題,用盡可能多的角度發現不同。將游戲與課堂活動結合起來,會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2.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合作學習模式并不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標相沖突,在合作中,學生不只能夠獨立思考,還能在他人的引導下進行不同角度的獨立思考。初中數學中有許多問題具有一題多解性質,一個問題對應著多種解決方法。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解決問題,調動每一位小組成員的獨立思考積極性,促進他們發言,分享觀點,會讓獨立思考行為變得更加自然。合作,能夠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動力,更能讓他們發現更多獨立思考的空白。
  比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這一主題進行討論。一些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只關注邊的關系。但小組其它成員提出角這一影響因素,就會給他們的獨立思考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合作學習中的獨立思考更加輕松,更加多樣化,有利于初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利用創新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形成,是其獨立思考增多的必然結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創新的引導,讓學生主動提出一些問題,給自己的獨立思考創造前提條件。在教學時,教師用探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一起開拓課本中的知識,了解數學原理、技能與學習方法,可以帶動學生思維運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比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在引出移項法時,可以利用“4x-3=-2x+7”這樣的例題,讓學生幫助數字或者未知數找朋友。將未知數歸為一類,放到一起,將數字歸為一類放在一起。讓學生思考、分類與移動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解方程的方法。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才能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入。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開展個性化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諸多個性化需求得以滿足。用獨立思考活動,促進學生有創造性地學習,感受數學學習的自由,擴展學生的發展空間,是落實創新數學教育的重要實踐。
  參考文獻
  [1]王永先.淺析初中數學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22).
  [2]李志永.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學周刊,2014(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