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寄宿生安全問題及針對問題解決的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國家政策的逐年改變,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尤以農村小學撤并整改后,寄宿制小學仍然是現今農村小學乃至全國各所小學的主流模式。當然,接踵而至的是寄宿生存在的安全問題,首當其沖的是農村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為此,經過一年的研究,以我們學校為例,提出了寄宿生存在的部分安全問題以及針對所提出的問題的對策探究。
關鍵詞:寄宿生 安全問題 對策探究
隨著國家政策的逐年改變,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尤以農村小學撤并整改后,寄宿制小學仍然是現今農村小學乃至全國各所小學的主流模式。不可否認,寄宿制學校存在較為突出的優勢:減輕家長負擔,提高教學資源效益,方便學校統一管理等。但另一方面,作為集體性密集型寄宿制的學校,典型的安全問題也是無法避免的。經過一年針對我們小學的調研,以我們學校為例,提出目前應該引起重視的大石山區的寄宿制小學生存在的安全問題:
一、校舍有限,管理人員資源欠缺
大石山區小學由于場地的限制,對校舍的建設存在不足,需要住宿的小學生與校舍存在供求不足,供需失衡的情況。同時,由于留守兒童的數目逐年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寄宿生生源比率只增不減。這便意味著,大量的安全隱患無法控制的滋生。小學生本身由于性格并未很好的形成,心智的幼稚催生著大量的校園暴力。為了一個有限空間的占地而彼此不滿,對學校、教師等等埋下仇恨的種子。在狹小逼仄的空間成長的學生,更容易養成吝嗇計較的心理,不利于后天性格的養成。同時隨著控輟保學的政策落實,由于管理人員資源的欠缺,無法做到一對一監督,學生心理的改變無法及時進行糾正,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最終不利于學校的總體發展,乃至影響至國家的未來。
二、經費有限,后勤基礎設施差
就目前而言,拿我們學校舉例子,寄宿生住的地方都比較擁擠,通常為10-12人一間宿舍間。假如學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工作,學生的生活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由于廣西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每逢春季,潮濕溫暖的天氣極易滋生細菌。一旦出現傳染病的爆發,疫情很難控制。晾曬衣服的地方狹窄,催生病菌。后勤基礎設施差,通風不良。除此之外,由于營養午餐的普及,由于人員的相對缺乏,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雖然重視,但是仍然可能存在食品衛生的安全隱患。加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欠缺,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三、網絡的普及,年齡參差不齊,綜合素質差異大
由于各個年級都存在寄宿生,寄宿生年齡差異大,最終引起綜合素質的差異。家長引導的缺失,教師的監管不力,不良網絡人生觀引導下,一些學生存在著品行、道德、學習等各方面的問題。自由散漫的思想、不尊重長輩、讀書無用論等等,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不勞而獲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學生攀比成性。有時會出現年紀小的學生在年紀大的學生帶領下,走歪路。早戀、欺詐等等現象屢見不鮮。家長管不了,學校管不住。既耽誤了學生自身,又耽誤了家庭、社會的發展。
當然,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同樣進行了部分解決方式的探索:
一、學校積極引進管理人才,重視學校文化
對于管理人才,學校應該持積極引進的態度。隨著國家對基層工作的大力推行,也有越來越多的先進人才前往山區教學?!叭绾螌F有人才留?。俊笔菍W校領導層面必須重視的問題。同時,如何在有限的校舍中,最大限度的讓學生住的開心,學得積極?我認為,第一,應當對學校所有學生進行家庭距離的評估,可以選擇走讀的學生建議走讀,以便進行合理的資源調配。有研究表明,家庭住址較學校距離范圍為2.5KM是最適走讀范圍,對這部分學生,可控在非寄宿的范圍內。第二,學校重視學校文化, 積極開展集體活動,重視學生心理發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同時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合理引導學生的性格形成,引導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發展。
二、國家針對農村寄宿制小學的食品、衛生安全有明確的衡量標準
目前,對于偏遠地區的農村寄宿制小學的食品實行承包制。承包企業使用的食品是否達到食品衛生安全標準?是否有相關人員定期進行核查?營養午餐的剩余的處理是否達到有關標準?是否存在衛生隱患?同時,針對已發生流感、傳染病的季節,是否有相關醫療部門對學生的生活環境進行評估?是否對學生進行定期的體檢?學校是否能夠定期對學生進行衛生安全教育及宣傳活動?國家頒布的標準,是否能夠很好的落實?這都該引起我們深思。
三、學生家長及監護人重視學生的家庭教育
大部分寄宿生為留守兒童,監護人多為爺爺奶奶。隔輩監護的小學生對待愛人的能力是極為缺陷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更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親情聯系。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的這一輩學生,對電子產品的利用能力比任何人都熟練,家長應當抓住可以利用的資源,積極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同時,監護人應當和家長一同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除了生活物質的保障,更多的要關心孩子的成長。關愛孩子的身心成長。教師多與父母及監護人進行信息交流,做好多方面的配合工作。
四、學校精細化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個人制
學校是學生第二個家,學生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教師作為學生在學校的監護人,要注意密切觀察學生的動向,定期進行學生的談心交流,以便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問題所在。同時,直接管理的班主任應該簽訂責任狀,明確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學校領導必須不定期排查各項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提出問題解決方案,不斷改進。
我們的初心是為了寄宿小學生更好的成長,每所學校存在的安全問題因地制宜,不可籠統而論。以上存在問題的提出以及解決方案只是小部分探索,由于條件限制,客觀存在原因無法解決的,我們應該盡最大可能減少可能形成的損害。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