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心理素質較差,造成他們心理素質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等,筆者在教學生涯中,認為想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一名老師,特別是我們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老師,肩負著培養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責任,還要十分重視寄宿生的心理素質,使寄宿生心理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關鍵詞】寄宿生 心理素質
我所處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從目前來看,農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質較差。例如有很多學生存在自卑孤僻心理。很多學生來自農村,學習成績較差,家庭經濟條件不如別人,他們不敢跟老師、同學交流,甚至不敢與成績好一點的學生交往;有些學生盲目從眾,這些學生因為家是在農村,來到縣城后,環境的改變,加上之前的生活方式跟縣城的有所不一樣,虛榮心使然,也會產生“你會上網,我也要學”這種心理,最終因為自控力有限,沉迷于網絡游戲等;還有一些學生有那種貪圖享樂心理,如今農村生活變好了,他們在家沒有體驗過勞動的艱苦,一些家境較好的學生,加上家長溺愛,使他們逐漸變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抗挫能力較差。
一、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因素
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因素是有很多的,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因素。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都會影響心理素質。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特別是留守兒童對誘惑的免疫力明顯比其他人要低。
2、家庭因素。我校寄宿生,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親長期在外打工,疏于管理和培養,內心缺乏關愛和陪伴影響心理素質。另外,一些學生的家長未能以身作則,在家打牌、抽煙,使學生耳濡目染,心里方面走向偏路。
3、學校因素。學校在培養學生時注重心理素質教育的程度,某些方面是否完善的措施都可能影響。同時,不良的校風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不良影響。
4、社會因素。學生關注社會,數以萬計的信息通過大眾傳媒輿論傳播,當中的不良信息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此外不良的社會風氣也時刻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解決途徑
針對以上這些現狀,當務之急就是要提高農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素養,要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從積極樂觀的方面進行引導和幫助,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使他們得以全面健康發展。我認為從以下途徑:
1、班主任要重視每一次家長會。家長要自覺主動向班主任及時了解自覺孩子的心理現狀,謀求共同解決的方法。例如2017年四月,在中考來臨之際,我校舉行九年級家長會。166班家長會通過一個親子互動“翻牌”游戲,當場宣讀“給父母的一封信”等方式,消除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同時通過這樣的家長會,很多孩子的競爭意識增強,為父母爭光的決心也提高了。
2、我認為,老師對學生充滿“愛”是提高學生心理素養的基礎。對于來自農村的孩子,“平等對待”是關鍵。2016年我擔任170班語文。170班是學校的一個普九班級,成績較之民族班學生差一大截,可是在學校進行一次教學評議中,他們全班都給我打了一百分!這是全校唯一一名老師得到的殊榮。用他們班盧春海的話講就是“語文老師把我們當人看”!而且他們班語文成績的平均分逼近民族班!這給我啟示,不管是哪一類的學生,我們老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他們待人禮貌都要及時肯定和表揚。校內外都要對他們關心愛護,主動接近,平等相待,用心用愛來滋潤學生的心田。
3、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對于農村寄宿制的學生,我們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給他們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及時表揚鼓勵他們,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進步與落后都與集體有關,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理。
4、培養學生學會“感恩”。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由于我們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每一月的生活費,直接開口向父母要錢,從沒有體驗父母的艱辛,從而每一個月理所當然得向父母索取很多生活費。對此,我經常給學生觀看《變形記》,給他們真正了解其實很多農村孩子比我們更不幸。很多學生每一次觀看《變形記》,他們都哭了。故事情節跟我們孩子很多經歷都相似,但是電視主人公懂得感恩。這樣,潛移默化地就影響了我們自己的學生,使他們也學會對老師,對父母什么時候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5、經常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理論指導實踐,農村來的學生,往往缺乏的是理論的指導,所以我經常利用語文課時間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教給他們自我調節、自我暗示的方法和技巧。我在166班的教室布置中,就有這樣的一些標語“我自信,我成功”,“苦一時,樂一世”等這樣積極向上的標語。
總之,作為一名老師,特別是我們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老師,肩負著培養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責任,還要十分重視寄宿生的心理素質,使寄宿生心理朝著健康方向發展。我們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柔鮮古麗·庫爾班.淺談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心理素質[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2X):142-143.
[2]劉錫邦.加強農村中學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9):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7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