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升高中生物學課程人文教育價值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學生的整體素質雖然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其生命意識卻相對較為薄弱,這不僅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生物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將人文教育巧妙地融入到生物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使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人文精神得到全面的培養與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人文教育;價值思考
引言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生物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將人文教育滲透到生物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人文素養對促進自身發展提高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推動高中生物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創新。
一、高中生物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人文教育對所有人都不陌生,人們只是知道人文教育的存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文教育的真正含義,而專家學者們對于人文教育的詮釋也各不相同。筆者認為人文教育就是通過向學生滲透真、善、美的人文性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促進學生的人性境界得到不斷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簡單來講,就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求真、求實,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生命的意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向。但是在實際生物教學中,人文教育內容的滲透仍然有待加強。比如,某學生為驗證“笨狗熊”的說法,將混合碳酸和火堿的飲料先后兩次倒在動物園里狗熊的身上和嘴里,從而造成了多只黑熊和棕熊受到嚴重傷害。而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此類現象卻層出不窮,需要我們深刻的反思。當前高中生普遍社會責任感較弱,也有很多學生存在酗酒、吸煙等惡習。高中階段是學生生涯中重要的轉折點,但是卻有很多學生在這重要的階段走上不歸之路,究其原因,并非是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不夠,而是人文精神的發展出現滑坡。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能夠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如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講解都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價值和情感理念。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將人文教育內容巧妙地滲透到生物實際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上的正能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1. 引導學生認識生命。
人文精神主要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等方面的維護、追求,重視生命。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尊重生命的基礎上充分實現自身價值。高中生物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的學科,教師要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生命意識。比如,在講解“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細胞增殖、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生命的活動過程,并懂得珍視生命。
2. 重視人文教育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滲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把握課堂的節奏,整合課堂內容,準確抓住時機,將人文教育內容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比如:在講解“生態系統的穩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結合生物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進而導入新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亞馬遜森林、歐亞草原和海洋等不同類型生態系統的視頻,從而吸引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教學情景中,并進一步體會大自然的魅力與和諧。同時在帶領學生感受生態系統豐富多彩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明白大自然各生物之間之所以能夠和諧相處,是因為生物之間能夠彼此尊重,所以我們也應該尊重、關愛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生命。
3. 采用多種教育方式滲透人文教育。
在新課程背景下,強調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合作與探究性的學習活動,而教師在采用這些新型教學方式開展生物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應該加強人文教育內容的滲透。比如:在講解“生物群落的演替”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教師則可以在多樣化的學習與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融入人文教育內容。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并適當地融入到學生的探究討論中,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狀態,特別是對于膽小、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為其樹立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對于學習和生活充滿自信。
4. 優化教學評價,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評價觀,從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給予客觀、科學的評價。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結合學生和生物教學發展不斷探索和創新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給予全面科學的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且懂得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學習活動,揚長避短。
三、結 語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學校和教師重視的往往都是學生對生物知識和學習技能的掌握程度,卻常常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人文教育的滲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不僅會使學生對生物課產生反感,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還有可能會對學生今后的生物學習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要想杜絕這種現象,就需要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樹立良好的正能量觀念,為社會培養更多可造之材。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余自強.關于提升高中生物學課程人文教育價值的思考[J].生物學通報,2003(08):34-36.
[2] 鄧過房.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人文價值取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 吳海睿.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4] 鄧過房,王永勝.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科書《分子與細胞》的人文教育素材[J].生物學教學,2010,35(05):4-6.
[5] 王靈君.高中生物學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ㄗ髡邌挝唬汉幽鲜√m考縣第一高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