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感之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幸福感是德育教育的追求目標,而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角色,直接影響著德育工作的效果。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等策略,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育性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幸福感;策略
  “德”是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關鍵,德育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思想品德發展的初始時期,其重要性不言而諭。而班主任在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從根本上來說,德育教育是以教育人獲得幸福的精神為追求的,幸福感是小學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標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引。因此,班主任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在工作中深入慣徹幸福教育觀的理念和思想,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涌動成長的快樂。那么,如何讓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充滿幸福感,依我所見淺談如下:
  一、更新德育觀念,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
  1、班主任應改變以往認為學生的智力、成績比道德更加重要的落后觀念。德育工作是影響人一生發展的工作,班主任應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及時更新信息和觀念,多角度地看到農村小學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樹立新的德育觀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2、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所樹立的生動的榜樣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畢竟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頻繁,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因此班主任更應注重為人師表,言教身傳,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同時,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將自己視為班集體中的一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進而更好的、有效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另外,班主任要時刻將學生定位為自己事業中的重要支柱,通過自身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并且額外通過豐富的知識底蘊與人生閱歷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如教師與學生約定,讓學生監督自己有無早退和遲到的情況發生,就對學生產生了良好的示范。
  3、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善觀察,愛模仿的階段。班主任對于他們而言,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形象。他們對班主任非常的崇拜,因而總是把班主任當做模仿對象,對班主任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等進行效仿。所以身為小學班主任,就應該慎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自己的日常工作也進行嚴格要求,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良好的榜樣形象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比如:教育學生要與班里其他學生做到和睦相處、團結友愛,自己首先要做到與同事和平共處、不拉幫結派;教育學生要講衛生、愛護環境,自己首先要做到不隨地扔垃圾,看到教室有碎紙屑要主動撿起來;教育學生要誠實守信,自己首先要做到答應了學生的事情就去做……
  總而言之,我們要求學生做到什么,身為班主任的我們首先要做到身體力行,表里如一,就會為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榜樣形象,讓學生產生尊敬、敬佩之感。正所謂,親其師范信其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就能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1]
  二、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
  班主任對學生加強日常常規教育,要以《小學生守則》為行為準則,教育孩子們要時刻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利用各種渠道,各種途徑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如:班主任利用主題班會教育學生對人要有禮貌;講文明;說普通話;尊敬長輩;團結同學;相互謙讓,不說臟話,不要亂扔果皮,愛護公物,愛護市政設施,愛護環境等行為規范。這樣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創新德育教育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做好工作的保障。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要想使德育工作取得實效性進展,就必須將激發學生的興趣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人之初,性本善。小學生年齡小,心無雜念,他們的心靈極易被直觀的事物觸動。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不斷創新德育活動,使學生親身體會身邊的事物,不斷加深自身的認知程度,從而提升主動參與德育活動的熱情。例如,在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時,班主任應以活動的形式為主,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參與氛圍,切忌一言堂。
  2、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促使學生學以致用。由于德育實踐活動具有靈活性、生動性、趣味性,容易被學生接受,短期內成果比較顯著。值得思考的是學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要經過長期的教育、培養,這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2]
  3、、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指導上,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才能做到理論結合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班主任可將德育活動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使德育實踐真正落到實處。如:做一件助人為樂的事、為父母盡點孝心、做一次家庭小主人……這樣的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又促使了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3]
  四、充分用好班會課及開發學校德育新課程
  班會課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載體。在班班通設備普及的今天,更為班級開展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工具。整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優勢的電子白板,入駐班會課,猶如吹進縷縷春風,給主題班會注入一股蓬勃的活力。它以其“萬物于眼前,觀古今于須臾”的特質,使學生的靈性得到了張揚,思維得以開闊。作為農村小學的班主任,由于農村小學生的見識相對城里來講是較少的,因此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巧設情境,用圖片、視頻、歌曲等影視資料,震撼學生的心靈,觸及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思考、辨別、甚至辯論,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更靈活,更深入。
  五、借助外力,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為了讓學生能健康的成長,有良好的品德,這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家長、社會的責任。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就必須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班主任要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讓他們也參與到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來,通過舉辦家長會、家訪等,形成德育教育合力,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比如召開家長會、家訪,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交流,使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更具體,教師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班主任還可以指導家庭教育,家長之間交流教育子女的經驗,讓家長相互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此建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德育氛圍,還愁學生德育滑坡嗎?[4]
  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工作,如春風化雨,于無聲處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教育關鍵期,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用博大地胸懷去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德育教育目的,善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片綠葉都閃光!
  參考文獻
  [1]  史永杰。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J].中國培訓. 2016(5)
  [2]  李曼.論新時代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教育家,2004(7).
  [3]  孫紹凱.構建模式區域引領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J].遼寧教育,2013(6x).
  [4]  張麗琴.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