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 農村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日常生活;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45—01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為此,農村小學要結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和教育外圍環境的實際,借勢而為,創新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方法,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強化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實施道德教育,因勢利導。如,有一次,我帶的小學四年級班里一位男生突然嘔吐不止,班里好多同學手捂鼻子爭相往教室外面跑,我趕到孩子跟前先安慰別怕,然后急忙聯系家長,接著拿起掃把清理嘔吐物,隨后班里的一位女生也趕來幫忙。這件事過后,我舉一反三,開展了“突然生病啥感覺?是不是最希望你身邊的同學關照自己?”的大討論,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家人,班級是不是一個大家庭,是不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通過我的引導,學生們低頭認真思考。過了一會兒,有同學舉手說,老師我錯了。有同學說,我以后要多關心同學。由此可見,立足農村教育課堂,教師實施道德教育必須轉變課堂方式,豐富德育教學內容,為實施道德教育提供基本保證。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農村學校留守兒童較多,集體意識和紀律意識淡薄,行為習慣差異大。要確保農村小學道德教育常態化,就要結合日常教學工作,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有一次,在期中考試前的一天早晨,我去教室安排插班考試,發現教室的垃圾桶上放著一件棉馬甲,順手提起抖掉灰塵,一看還是嶄新的。班里學生都說不是自己的。我說:“今天冷不冷?”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地答到:“冷”。我接著提問:“丟了馬甲的同學著急不?如果我們幫他找到這件新馬甲,他穿上高興不?”大家說:“肯定高興!”于是,學生七嘴八舌想辦法。突然,一位學生站起來大聲說:“去教導處請老師廣播找失主,既不耽誤考試,也讓失主高興,能盡快幫他找到穿上就暖和了?!蔽译S即表揚了這位有智慧的學生,之后也找到了失主。其實,在我們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類似“馬甲”效應的教學模式探究很有意義。結合課堂實踐,我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細心,要學會關心他人。通過日常生活的具體活動,既讓學生感受到善良、幫助、堅忍、勵志等品行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又要使其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幫助他們從小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架起家校合作的道德教育橋梁
農村家庭千差萬別,家長對教育子女的目標、成才的觀念也各不相同。因此,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校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所帶的班級就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平時學習勤奮的女學生突然上課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下課也不和同學互動。仔細觀察幾天后,我抽時間和這個學生單獨談話,她淚流滿面地告訴我:“媽媽和新爸爸經常打架,動不動就拿刀,她十分擔心媽媽的安全?!边€有一次,有兩位雙胞胎兄妹接連不寫家庭作業,每天蓬頭垢面。為進一步了解詳情,我多次和家長聯系,希望能積極配合,幾經周折總算聯系到孩子年邁的爺爺。經了解得知孩子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另組家庭遠居新疆,母親在附近城市從事環衛清掃工作養家糊口,不久前遭遇車禍去世,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頓時塌了天,導致孩子生活沒有了著落,更談不上督促學生的家庭作業。其實像這樣的事例在日常教學中并不少見,每當遇到這種現象,我都會耐心細致地安慰每一個學生,及時聯系其家長,引導每位家長適時與孩子溝通,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讓學生充分享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關愛。為了引伸家校合作內容,建立行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還應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互動模式為載體,科學合理推行跟班教學循環制度;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家庭回訪、座談交流、校訊通平臺等渠道,與學生家長適時開展互動教學活動,力求在普遍中求重點,在重點中求突破,有針對性地打開農村德育教學的瓶頸,切實形成家?;咏逃齼热莸幕パa,保證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進而促進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
總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村德育教學已成為學校和家庭共同面對的新課題??偨Y在農村教育教學的過程,學校理念與家長觀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勢必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要求家校雙方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教育方式適時調整,實現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有效對接,以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農村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9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