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把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視程度。本文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能力
語文這門學科涵蓋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漢字的學習對我國人民而言意義深遠。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數學等理科學科越來越重視,漸漸忽視了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屬于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內容,這門課程重點是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可以將寫作訓練與閱讀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顯著提高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文章的教學為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向學生講解文章所具有的生字詞等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進一步學習這部分文章所具有的寫作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自我的寫作水平。
一、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
教師若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首先就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提高文學素養,進而提高語文成績,所以教師應當圍繞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工作,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展開寫作教學工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寫作能力。特別是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和各項能力高速發展的時期,教師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成為高素質的語文人才。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益處,還能讓自己的教學工作更容易完成,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ㄒ唬┥钊胪诰蛐W語文課文中所具有的經典文章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文是由很多專業人士精心挑選出來的,并經過長時間且多次的論證而最終確定下來的,這此文章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文學性意義和歷史性意義。這此文章都是集文學、歷史及情感于一身的綜合性文章。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不斷從中發現傳統文化的因素,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典范。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此內容進行相應的擴大與擴展。這樣才能有效地訓練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增加他們對閱讀和寫作學習的積極性。這此文章的思維方式和現代文章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從傳統文化入手,從文章的時代背景出發,對文章進行不斷的分析與解讀。
例如:《伯牙絕弦》這篇文章提出了在交友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以這樣方式而獲得的友誼屬于純真友誼,這也是受傳統文化影響而積淀下來的友誼原則,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此篇文章展開對尊師重道文化的解讀,不斷提高小學階段學生對尊師重道文化的理解與認知,這樣不僅能增加小學階段學生對友誼原則的理解,而且還能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對尊師重道文化的認知,在這樣的教學實踐中可以使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實現自我改造,這對小學階段學生寫作的提升發揮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同時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提高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閱讀意識。
?。ǘ┡c實際生活相結合,用情感來帶動寫作
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在實際中,雖然大部分教師都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卻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是由于學生對寫作能力的輕視所造成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學習,即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再好也沒什么意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讀寫結合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才能進入到學習狀態,并更加容易理解教學內容。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讓學生將寫作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每天記錄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獲得進一步提高。教師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進行讀后感的撰寫,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將讀寫結合了起來,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憑著自己的感悟去暢寫。
(三)組織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夯實讀寫根基
在實施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運用第二課堂,要利用第二課堂為學生培養讀寫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課外讀寫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積累閱讀知識,從而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儲量,改善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需求等,鼓勵學生閱讀符合其認知能力、文化水平的課外讀物,比如,教師可以組織課外閱讀課,鼓勵低年級學生對《安徒生童話》等進行閱讀、鼓勵中年級學生對《十萬個為什么》進行閱讀、鼓勵高年級學生對《小王子》等進行閱讀。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增加閱讀量、豐富語文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對寫作技巧的運用能力,為讀寫訓練的開展奠定良好根基。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創新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要主動的將閱讀、寫作結合到一起展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改善學生的閱讀水平及語文寫作能力。因此,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語文教師應當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段福家,武傳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1):69-70.
[2] 郭麗苗.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30-131.
[3] 趙文靜. 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5):85.
[4] 陳如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07):2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