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開展教育活動的目的是為現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要想培養出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等優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需要為其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邏輯思維的重要過程,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不但在處理數學問題上顯得游刃有余,更是在處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小學生數學思維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運用一切可應用的教學方法,鼓勵并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從而使學生達到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的目的。
  一、教師要遵循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基本原則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的授課過程來說,學生要在思維能力方面獲得提高,需要教師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其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在授課的時候不能過于偏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應該融合數學思想方法,在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訓練,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積極創設各類數學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對活動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觀察、實驗、探索和推理,從而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以此才有可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及能力的目標。學生在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基本的知識,而且要在現實生活的實際中去應用這些知識,從實踐中去理解數學的概念和原理,并且從實踐中得到進一步升華,總結和歸納數學的基本原理。這樣一種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讓他們掌握數學的科學思維方法,并且高效完成數學的學習任務,而且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遷移能力也可以獲得較高的水平。
  二、鼓勵動手操作,讓學生能充分體會到參與的樂趣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階段的學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積極調動起小學階段學生參與動手實踐的動力,這會使小學階段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的雙重拓展。例如,對《長方體的表面積》這節課程進行教學,可讓小學階段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親自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然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和思考,體會和理解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堂上再讓學生將自制的長方體模型拆開,親自動手測量各個組合圖形的長、寬,以此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長方體的表面積由幾個面組成、每一個面的面積怎樣計算,以及各個面之間的關系,并對學生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鼓勵學生運用歸納出的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算一算桌子上的長方體表面積是多少。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不僅能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使自己對相應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牢固。通過這樣的方式,最終實現小學階段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又如,在除法教學這堂課開始后,教師可直接讓學生先剪出30個邊長為2厘米的正方形紙片,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迫切想要知道這30張正方形紙片的作用,然后分別讓學生將這些正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三份、五份及六份,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均分后各有多少個正方形紙片。
  三、在直觀演示中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然后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使用各種教具、多媒體等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讓學生感受的內容,加深學習的印象,更易讓學生熟悉、掌握、運用。例如,在“球體”教學時,教師可拿一個地球儀走上講臺,然后告訴學生這堂課學習有關地理方面的知識,這樣一下就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將籃球、足球、乒乓球等球體向學生展示,向其說明這些都是球體,然后讓學生積極舉手回答生活中常見的球體還有哪些。通過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動形象的實物,使其對不同大小的球體得到了初步了解。
  四、通過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有效的教學情境一般蘊含著一些有思考力的數學問題,教師可通過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平臺,從而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提問、設問等方式,建立問題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主動觀察及思考的興趣,并讓學生一直保持下去。例如,在教授《圓的認識》一課中,先用實物舉例,如垃圾桶的桶蓋,讓學生認識到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嘗試畫圓的方法,有的用圓規畫圓,有的用水杯蓋畫圓,有的用硬幣畫圓等等。接下來教師再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學校藝術節需要建造一個圓形舞臺,工人師傅需要通過什么樣的方法畫圓呢?”。在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將一條麻繩的一端按在黑板上作為圓心,在麻繩的另一端系上一支粉筆,然后為學生演示畫圓。通過這樣的示范,讓學生課后認真思考,在下一堂課上說出自己的方案。
  結論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當然,要想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當注意開展開放式教學活動、開展情境教學活動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方麗秀.淺議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45.
  [2]  閆麗蓉.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掘研究資源策略談[J].甘肅教育,2019(09):113.
  [3]  王鳳.微課建設背景下小學數學備課的實踐心得[J].科教導刊(下旬),2019(04):152-153.
  [4]  黃秀玲.探析小學數學中方程思想的教學方法[J].華夏教師,2019(12):25-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8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