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思路及對策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污水處理是環保工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我國許多地區考量環保成果的重點指標。污水的水質因來源與環境的不同大相徑庭,實際的處理效果則受到工藝流程與投入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只有把握好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因地制宜確立好合適的解決思路和對策,才能取得好的處理效果,達成規定的標準。
關鍵詞:環保工程;污水處理;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斷進步,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環保工程這一領域十年磨一劍,近年來已在國家的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還自然本來的山清水秀,同樣創造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都離不開水,這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水污水,2015年我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高達201.5億噸。顯然,處理污水是環保工程的重點與難點。
一、我國污水處理的現狀
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相比,工業廢水因為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都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國很早也開始重視控制工業廢水的排放和污水的處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5-2018年,工業廢水的排放量保持著平均每年2%的幅度穩定下降,但因為基數很大,2018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仍高達190億噸。
另一方面,因為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城市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大,2015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為545億噸,占全年總污水排放量的71.4%,這一比例隨著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上漲仍在加大。未來處理這一部分的污水將是重中之重。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十三五”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將從2.17億立方米/日,提升至2.68億立方米/日,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所需投資金額達1506億元。
總的來說,我國污水總排放量呈上漲趨勢,具體而言污染更為嚴重的工業污水排放量逐漸下降,生活污水則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逐年增加。而目前的污水排放標準同樣過低,解決這一問題的最終措施是提高污水排放標準。國家對污水處理投入了大量資金,具有很高的期望和決心。
二、污水處理的主流工藝和技術手段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簡單說就是對某類污水的多種處理方法的有效組合。確定實際的工藝流程前,需要明確污水的水質和水量等基本情況,根據排放標準及其他有關規定,考量經濟投入與產出,經過嚴格分析和論證,必要時采取試驗研究,最終確定適合設計的方案。
常見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包含以下幾個環節:大量排放污水通過格柵流入調節池,利用格柵可以將污水內的大體積顆粒雜質截留,完成初步過濾;調節池內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好氧微生物與污水以及調節池內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發生生化反應,使處理污水水質和水量達到一定的均衡;為了令污水進一步凈化,許多工藝流程也在調節池后加入缺氧池,進一步完成氧化反應,降解污質;最后處理好的污水經過過濾設備,消毒后出水。為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工藝流程中還習慣使用回流再處理,以此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很多,按照處理的方式可分為: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為了實際的污水處理效果,工程中主要采用生物處理為主,其他處理方式相結合的組合式處理方法。具體來說,物理處理方法包括過濾、沉淀,主要能排除污水中的大顆粒固體雜質;化學處理方法以混凝沉淀法為主,主要作用對象是一些大分子雜質;生物處理法則是通過微生物對污水剩余雜質完成進一步的分解,凈化水源。
三、污水處理思路及對策探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設計方案都不能脫離實際,要符合實際發展的需要,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此,在設計具體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前,應當充分掌握當地的自然條件和設備資料,了解污水水質的基本情況,具體包括:排水系統現狀、主要污染源、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質現狀等。把握好設計的關鍵數據后,再依據相關的規范,合理完成污水處理系統的構建。
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設計好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設計參數的準確性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做好平常對污水水質的監控。一方面這能為后續的設計提供直接準確的數據,一方面這也能從源頭把控污水的排放量和標準,確保排放污水滿足國家標準的規定,嚴格控制污水中的有毒物質不能進入自然環境中。
在詳細流程的設計時,則要從合理性和可持續性兩方面考量,平衡權重,設計合適的污水處理系統。合理性是指污水處理系統滿足當地發展的需要,既不能低于當地的污水處理指標,不合規范,也不能好高騖遠一味選用昂貴、復雜的污水處理方案,這樣只會帶來資源的大量消耗,得不償失??沙掷m性則是考慮環保工程中污水處理的長遠發展,一方面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需求,應當同時著眼于未來的發展,設計時留有余量,一方面在具體環節的選擇上,注意思考是否有加入循環利用等回收環節的必要,提高處理效率。
為了提高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效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對策:
1.完善污水監控系統
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是污水處理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如果不嚴格控制污水排放,即便擁有先進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也只是增大無謂的經濟投入成本,白白浪費資源。因此完善污水監控系統、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完成污水處理的首要任務。同時完整的污水監控系統有助于收集大量有效的污水水質信息,對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和科研研究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2.引用先進技術
引用先進技術完善污水處理流程,能讓成效事半功倍。針對我國淡水資源稀缺、優質水源缺乏的問題日益嚴重這一基本情況,多考慮使用先進的SPR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和光催化技術,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SPR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是一項將一級處理同三級處理集中的新型污水處理設計方法。這一技術有效的解決了傳統處理方案,即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集中的方式,能以適應如今高濁度和高濃度污水的處理需求。該技術具體是將污水的一級處理和三級處理集中在一個SPR污水凈化器內,在30分鐘內快速完成污水處理過程。這一技術可以吸收懸浮物(濁度)高達500mg/L-5000/mg/L的高濁度污水,處理后出水CODcr可降至40mg/L以下。通過這一技術,可以實現污水的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思路。另外,這一技術的成本較低,利用廣泛推廣。
光催化技術是一項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其主要是利用光催化劑對污染物進行還原反應,最終得到CO2和H2O等無害產物。光催化劑的種類繁多,比如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等,這類催化劑往往穩定性高且無毒性,是一種天然綠色的污水處理手段。但這一技術對污水處理設備的精度要求較高、初期投入成本較大,因此目前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有待進一步的研發。
3.優化工藝流程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新型高效的系統原理和技術手段將不斷涌出,污水處理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因此,即便針對已有的工藝流程,針對新的發展需求和變化的實際情況,仍可以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設計新的工藝流程時更應當注意與時俱進,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實用耐用的污水處理系統。同時,在設計時也應當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多考慮使用污水回用的處理技術,比如活性炭吸附、膜分離等技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有限的資源和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環保工程已經在國家的發展建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污水處理更是重中之重。設計污水處理方案的思路主要是把握合理性和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完成設計。未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勢在必行,可以考慮的應對策略包括:完善污水監控系統、引用先進技術和工藝流程。
參考文獻:
[1] 孫軼剛.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思路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5).
[2] 李宏,鄭濤.簡析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思路及方法[A].農業經濟研究,2018(02).
[3] 劉曉金.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思路及方法[J].江西建材,2017(10).
?。ㄗ髡呱矸葑C號碼:362136198201260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