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探討及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道路交通設施是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和道路相聯系的重要載體,對提升道路的功能性、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保證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如何根據道路工程的具體特點,運用人性化理念,優化道路交通設施的設計,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道路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運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U491;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城市的日益發展,城市道路面積的不斷增大,交通設施的覆蓋密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緩解人、車、路的矛盾起到積極作用,各種道路交通設施人性化程度也不斷提高。但是有些道路交通設施在設計與設置上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比如,道路平曲線半徑設置不盡合理,道路線形與環境景觀相互協調程度不夠;多向分流點距離過近,導致駕駛員在短時間內必須在多個選擇中對交通行駛方向做出正確判斷,容易誤導駕駛員;許多建筑物、廣告牌緊貼道路,道路兩旁種植的路樹遮擋了標志牌,干擾駕駛員的注意力和行車線視;行人過街設施在設計上缺乏前瞻性,對人行過街設施的設計和設置未進行充分的論證,投入使用后未能進行跟蹤調查、適時調整等等。
1道路交通設施的功能性分析
1.1 道路的生活性功能
生活性道路主要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工廠、學校、超市、休閑娛樂場所附近,滿足人們的生活性需求。這類道路的設計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設有人行道、自行車道、交通崗等人性化設施,在高峰時段,來往的行人較多,常有工作人員疏導,設有各種警示標志,保證人車的安全。
1.2 道路的商業性功能
商業性功能的道路設置在商業相對較發達的路斷,道路附近的大型超市、各種娛樂場所較多,這類道路機動車相對數量比較少,主要考慮人們的購物和娛樂,一般設有步行街、購物和娛樂的專用通道等,人車分離,減少人們的出行干擾,促進商業的發展。
1.3 道路的交通性功能
交通性道路主要是為了滿足交通需要、促進城市發展而修建的,根據交通性道路的路面上機動車輛多的特點,這類道路一般修建得比較寬闊,便于車輛出行。交通性道路重點考慮的是車輛的來往方便,對其他如自行車考慮的較少,交通性道路的機動車較多,主要為各種機動車提供優質服務。
1.4 道路的景觀性功能
景觀性道路主要分布在風景區、旅游景點等,滿足人們的休閑、娛樂和進行綠化的需求。這類道路對綠化率的要求較高,景觀性道路的綠化率一般要達到40%以上,這類道路的路面較寬,把開放式綠地和行人區相結合,突出道路兩側的景觀特征。為了保證人車安全,車行道和人行道之間一定距離內應設計出隔離帶,同時,也要設計出自行車的行車區域,滿足人們對道路的個性化的需求。
2人性化設計理念在道路交通設施中的具體運用
2.1人性化設計在道路橫斷面中的運用
道路橫斷面設計是道路設計的重要內容,在設計中,把安全作為基本出發點,運用平面設計和縱面設計的有機結合,體現人性化因素。在一些大型城市的道路設計中,把整個路面單側分成三、四塊板面,道路中間以雙黃線分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用實線劃分,在人行道上有寬闊的綠化帶,既減少了噪聲污染,又具有景觀效果。這種設計適于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車流密集程度較低、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強、道路平面線形好的區域。對車速在50km/h以上的路段,要設置隔離帶或隔離物,小半徑彎道路段必須使用中央分隔帶,以減緩車速,保證行車安全。根據路段的實際情況,為方便半通視過街地道的布設,可采用階梯式橫斷面。在具體設計中,車道寬度根據大、小型車輛的比例和車輛的實際需求來確定。對于有條件的道路隔離帶可設計的寬些,提高綠化效果,為以后道路的進一步拓寬奠定基礎。人行道的設計根據區域、道路功能性的不同確定寬度。在繁華的商業區,應充分利用路側的空間,布設人行道;對于行人稀少的地段可以適當減小寬度,為路側交通設施的設置提供便利。為了便于自動排水,人行道應有略微的傾斜,同時,要有防滑設計。
2.2注重景觀設計
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需要重視與景觀設計的和諧統一。具體來講,城市道路線型設計并非直線為最佳,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人行道可以進行曲折設計,增添意境與情趣。城市車流量高的擁堵地區以及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例如十字路口、立交橋等處多種植植物景觀,通過植物的防風、除塵以及光合作用等,改善局部道路的環境生態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道路美感,環節視覺疲勞,提升道路行車安全性,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功能。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與交通環境與自然環節的協調,植物景觀的規劃建設需盡量減少對其他基礎設施的影響,有效融合周邊環境,進行合理規劃建設,營造出生態、和諧的城市環境,展現出人性化設計理念特征;道路等交通設施需要注重與兩側建筑以及斷面的統一,周邊高大的建筑群需要用簡潔寬敞的斷面設計,低建筑物可用相對較窄的斷面搭配;此外也應當確保色彩的人性化,例如:人行道的鋪砌需要同道路兩側建筑相融合,花崗巖、晶石磚等裝飾材料可與現代建筑相搭配。
2.3標志標線的人性化設計
一個健全、完善、人性化的標志系統,需根據道路通行條件、道路設計速度、路網結構及交通參與者的基本感知和判斷能力等,來確定指路標志的設置類型、級別與內容。環路、國道、高速路口出口需設置大型預告標志,標明前方可以到達的道路或者吸引交通流量大的地點以及距離;主干道相交路口進口道應設置大型指向標志,標明前方2條平行道路名稱和通過前方道路可到達的重要地點名稱。此外還可標明相交道路的門牌號大小方向。次干道或支路相交路口用路名牌來標志,同樣需注意重要吸引點。對于路網結構比較復雜,有禁行、限行等特殊交通組織的路口,還需設置相應的繞行或禁行指示標志。對于交通流量較大的道路可設立可變信息標志,實時提供道路狀況,實現交通組織的動態管理。標線系統包括地面標志、渠化標志等,作為規范交通行為的手段,要實現交通管理的目的。同時,應當符合車輛、行人的交通特性,符合人的心理特點,從總體上使人感到舒適,樂于接受,從而真正發揮規范交通行為的作用。
2.4信號燈的人性化設計
對于不同流量、不同等級的相交路口,應采用不同形式的信號系統。比如,主干道相交或比較大型的路口,應采取遠近燈結合的信號系統,將信號燈設置為上下兩排,大型車輛與小型車輛可依據不同視覺角度選擇上排和下排信號燈進行觀察。這樣,位于排隊較后的車輛,不會因為前面??康拇笮蛙囕v的遮擋而影響視線,防止其在變燈時沖入交叉口而產生安全隱患。此外,也可以將交通標志結合信號燈桿進行合桿設計,增加重要信息的接收,為比較容易忽略或視認性不好的標志信息提供重復出現的機會。比如,除了常規的指路標志外,在交叉口信號燈的懸臂上設置交叉道路的路名和門牌號,以便于駕駛員在忽略了首次出現的指路標志后,在紅燈期間可以再次獲得路名信息;還可以將禁行等交通指示標志、行人信號燈、機動車信號燈桿等進行合桿設計。
結束語
城市交通設施建設歸根到底是為人服務,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與建設,既是解決當前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路徑,也是構建和諧城市的必然需求。因而城市交通設施規劃設計中,應結合人性化設計理念,不斷拓展新的設計思路,提升城市交通設施的舒適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等特征,為人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城市空間,滿足現代人的城市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 朱昱.淺析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J].科技資訊,2016,14(29):147-148.
[2] 陶冶.淺析交通設施指引與導向性的人性化設計[J].城市地理,2016(12):203.
[3] 袁晶矜,王建明,付強.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指引[J].交通與運輸 (學術版),2015 (1):75-78.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1821986060403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