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媒體優化幼兒園社會領域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水平,在教育領域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教育理念,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更注重培養幼兒的全面綜合素質。在幼兒園教學工作中,通過運用日益成熟的多媒體技術來提高社會領域教學水平,是一個重大的創新舉措,本文就圍繞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
在幼兒園諸多領域的教學工作中,社會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開展社會領域教學,將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社會領域的教學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近些年來日益成熟起來的多媒體技術,提高社會領域教學水平。下面,筆者就此將談論一下自己的看法。
1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在哪個階段的學習中,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也是需要興趣來引導。教育學家在對幼兒園教學展開研究時發現,教師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在現實的教學工作中,幼兒園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豐富教學手段的重要性,更多的都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填鴨式的教學,這樣不利于啟發幼兒思維,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更難以調動幼兒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無法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幼兒強烈的抵觸心理。
但是如果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就會打開一方新天地了。
多媒體技術有著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就是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很多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為許多生動形象的圖畫,音像等,從而使得幼兒可以很好地去接受這些音像載體背后所要傳授的信息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是可以充分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幼兒在看動畫片一樣的課堂中,就接受到了各種有用的知識。
例如,在小班主題教學“參觀動物園”這一節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個內容豐富的課件。首先,可以通過色彩強烈的圖畫來設計動物園的大門,也作為本節課的大標題,很好的導入了教學內容,接著,教室可以展示不同的動物,并且播放該動物的音頻,視頻資料,讓幼兒仔細去傾聽,發現不同動物在叫聲和外形上的區別,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通過動作和聲音來模仿該動物,讓其他同學來猜測是什么動物,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很好的鍛煉了幼兒的模仿能力和觀察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2運用多媒體教學化解教學工作中的疑難點
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必須要能夠考慮到的一點就是,在這一時期,幼兒的生活經歷才剛剛開始,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都是很少的,因此,在引導教師設計社會教學的內容時,必須站在幼兒的角度,以一個社會經歷幾乎空白的幼兒的身份去設計教學課程,萬不可以成人的眼光,過高的估計了幼兒的接受能力。
但是,說到底,幼兒離真正的社會還是很遠的,因此,在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難度就十分大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并沒有充分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對于課程規定的各項教學內容,不加以改動和調整,就滿堂灌,這對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蛘哒f,有些教師可能稍有覺悟,會在課堂上是用一些道具,一些小的模型,但是這對幼兒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相比,還是顯得比較僵硬和呆板,并不能夠使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這些與他們所生活的圈子距離比較遠的知識點。
但是,教師如果能夠很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況就會大大不同了。因為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對于幼兒來說,一些較為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形象化,具體化了。多媒體技術可以對社會領域中近期的一些重要熱點時間以視頻影像的方式進行再現,幼兒通過觀看視頻,就可以很清晰的明白這些社會熱點事件的經過,這時,教師在旁邊稍稍加以引導,指引幼兒去探尋這樣的熱點事件背后,我們可以學習到的東西是什么,就很好的完成了社會領域的教學工作,把社會領域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有效的進行了回放,幫助了學生去理解。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元宵節”主題教學時,首先,教師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制作或者搜集一些社會上各地元宵節的盛況和場景,引導學生去思考,過元宵節需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接著,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播放或者是錄制一段自己做元宵的教學視頻,并附帶每個步驟的詳細講解,讓幼兒大概掌握住元宵制作的基本流程。最后,更為了拉進親子距離,可以向每個幼兒的家長發出邀請函,邀請他們在元宵節當天或者是規定的時間到幼兒園參與“元宵節一日游”活動,首先是讓家長和幼兒一起體驗元宵的制作過程,之后,可以在院內布置一些燈謎,讓幼兒和家長進行有獎競猜,答對的給予一些小的禮品作為獎勵。這樣通過一個活動的設計,就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了元宵節這樣一個傳統節日的內涵,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園在社會領域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3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乖乖聽教師的話的學生,更多需要的是一種自主學習能力強,具有創新思維和意識的學生,因此,在幼兒園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同樣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巨大優勢,幫助教師在社會領域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運用教室內配置的多媒體設備為教學內容提供豐富的情境設定。
再具體形象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和探索,并進行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各種知識,而幼兒只是被動去接受這樣的情況,充分體現并且發揮幼兒在社會領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這樣的社會領域教學,首先是極大地提高幼兒自主探索和學習的欲望與熱情,進而提高幼兒全面綜合素質,更是提前也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背景下,對于自主學習型人才的需要。
例如,在大班幼兒教學中,對于“我的家鄉”這個社會領域主題教學,教師就可以巧妙的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夠發現,并且真心感受到家鄉的美好,教師首先通過視頻影像等方式,從不同角度展現自己每天所居住的地方的美麗,并且從一些生活中小的細節入手,去啟發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的家鄉的美好。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色彩鮮明的圖像和視頻,使得幼兒形成對于家鄉的一種生動形象的認知。接著,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問學生“在你們日常生活中,你能夠感受到家鄉怎樣的美好”。為了更好地誘導學生,教師也可以給出一些關鍵詞,如“交通”,“公園”以及一些家鄉獨有的名勝古跡,自然風景等。幼兒在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及時跟進補充,更好地去啟發學生思考,開拓學生的思路。最后教師要對幼兒的回答做出評價,并總結一些精彩的發言,告訴學生,就應該這樣去思考,大膽去思考,不要禁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通過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工作,改變了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模式,更能夠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幼兒吸收和理解社會領域的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社會領域的教學,能夠在保證幼兒興趣的前提下,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在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是有著十分大的意義和積極作用的。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學現狀出發,對多媒體教學工作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鄧江凌.幼兒園社會領域教學模式的探索[J].理論學刊,2010(7).
(作者單位:西盟佤族自治縣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