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職業院校共青團開展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研究與實踐的可持續性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發展和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必須大力建設優秀先進的校園文化,而校園文化最重要的呈現方式就是校園文化活動。由此可見,創建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诖耍治雎殬I院校共青團創建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可持續性的實踐途徑。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共青團;校園文化;品牌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292-02
   一、職業院校共青團創建文化品牌活動的需求和特點
   職業院校共青團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品牌文化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娛樂需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同時其深刻的文化內涵還可以引起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共鳴。包含著深刻道德修養、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和科技含量的文化品牌活動,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進行聯想,提升其審美品位,促進學生逐漸形成成熟的心智。因此,職業院校共青團所創建的文化品牌活動可以說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品格、能力、審美品位的重要手段,也是幫助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手段。職業院校共青團必須創建具有鮮活生命力、豐富內涵的文化品牌活動,以此來切實保障促進青年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它的工作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在文化品牌活動創建上的特殊性,要想打造一個良好的文化品牌活動,無疑需要注重文化活動的內涵,再通過文化品牌活動的創建,實現雙贏,既能夠增強職業院校共青團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又能夠創建獨特的校園文化。
   職業院校共青團創建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內容:一是能夠體現校園精神,將校園精神作為文化創建的核心,通過品牌文化將校園精神豐富和深化,并進行進一步傳播;二是在文化活動創建過程當中融入職業院校共青團的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期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建設使命等融入校園文化當中,滲透進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當中,以此來培養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三是創建的校園活動應該具有時代性,體現時代的特征,融入新時代的健康能量和積極的潮流思想及時代需求。豐富品牌文化內涵,讓校園文化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助其成長、成才;最后,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必須要以育人為根本,尤其是要與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相結合,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職業院校共青團開展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可持續實踐路徑
   文化品牌活動的創立實質是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當中總結、提取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活動,經過全新塑造和經營對其進行包裝宣傳和推廣,創建成校本文化品牌,使其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實現既有娛樂性,又有教育性,廣受歡迎的校園文化。價值、文化和個性是一個品牌可以經久不衰的核心,同時也是品牌確立的基礎。在職業院校文化品牌創建中,我們應該從職業院校共青團文化品牌創建的基礎出發,抓住價值、文化和個性幾個核心要素,逐漸形成品牌文化,讓文化活動保存持續影響力,以下是實現品牌文化持續性影響力的途徑。
   (一)抓住學生需求,提高受眾的品牌歸屬感
   在創建文化活動品牌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文化需求,對受眾進行精準的定位,改變原有文化活動命令形式、布置任務的形式,以學生的想法、學生的需求為活動開展的依據。同時,在活動中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學生的特長、能力和認知能夠在活動中充分體現,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文化活動,并將自己的才能進行展示,為每個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文化活動能夠受到學生的精神認同,從而提高品牌的歸屬感。
   基于此,在創建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時,首先要充分地進行調研和了解學生的需求及意愿。其次,要明確品牌的定位和價值,以學生意愿為基礎,對品牌的文化和目標進行研討,確定具體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最后,活動的組織開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評議調查,以鍛煉學生能力為目的,擴大學生的參與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建立起品牌歸屬感。
   (二)抓住價值,彰顯活動主題和內容
   價值是品牌的核心,而品牌活動內容和主題是價值體現的基本方式。所以一個可以稱之為品牌的文化活動,必須要有好的主題和內容,并且該內容和主題能得到多數人的認可。對職業院校品牌文化的創建,其重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育人功能為基礎的品牌建設上,文化活動的內容應該與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疽缶褪菍⑴囵B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要求與文化品牌活動相結合,通過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營造活潑向上的學習活動氛圍,讓職業院校學生能夠在各類文化活動中獲得身心成長與素質提升,提高其對品牌活動的認同感。
   職業院校共青團開展活動的重要主題之一是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和鑒賞能力,這個主題在學校教育當中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學校為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課余時光,組織話劇社團、音樂社團、舞蹈社團等學生社團,開展一系列文藝聯歡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在這些活動中冠以職業院校特有的文化特色,逐漸形成校本文化品牌活動。所以在職業院校共青團活動創建中,創立品牌文化必須要明確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在活動中要體現學生對活動的文化和情感認同,以此來創建品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使品牌具有持續的吸引力。
   (三)積極創新,打造文化品牌新載體
   創新是品牌文化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職業院校共青團在創建校園文化品牌時,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內容、形式、陣地等多各方面的創新,才能夠使文化品牌具有可持續性。職業院校共青團應該及時關注和把握學生的動態,運用創新的方法、領先的技術和超前的思維,打造良好的文化品牌活動。具有活力的文化品牌活動,是提高品牌持續性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品牌的活力在于能否滿足日益變化的受眾需要,而實現這一點的手段是進行創新,讓文化活動品牌具有時代特點和先   進性。
   職業院校共青團活動的創建也應該進行不斷的創新。創建良好、有效的文化活動載體和平臺,將時代因素、教育新理念、文化新理念融入活動中,科學地規劃和安排校園文體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和策劃,使學生開拓思維,自主參與規劃,搭建可以展示學生才能的平臺、創造學生鍛煉的機遇、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校園文體活動實現時代性、豐富性和廣泛性的有機統一,從而使文化活動具有源源不斷的活力和生命力。
   (四)突出品牌個性,建立品牌形象識別系統
   品牌文化所呈現的個性風格是其存在差異化的重要原因,品牌個性是其生命力的體現。所以,擁有個性化的品牌,才能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從而受到青睞和歡迎。在校園文化活動創建中,文化活動如果僅是表面熱鬧,實際卻無法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所以為了打造文化品牌活動,使其具有持續的影響力,實現品牌活動的可持續發展,職業院校共青團必須創建個性化的品牌,充分地考慮學生的特點和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專業背景等不同情況,建立獨特的品牌活動,彰顯品牌個性。
   首先,創建自己的品牌基礎,逐漸地實現品牌個性化。建立識別系統,通過設計品牌特有的符號、宣傳文化理念,強化品牌的感官形象和風格。職業院校共青團在活動開辦時,還要注意進行品牌的宣傳和包裝,為學生傳遞一個良好的印象。學校必須積極地開發“新媒體”載體及平臺,打造品牌宣傳陣地,做好品牌宣傳,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這里不容忽視的是,在品牌宣傳中應該注重對品牌符號和感官形象等方面的運用,使這些形象和代表性的符號逐漸成為品牌的識別系統,讓品牌具有更強的延
  續性。
   (五)注重文化傳承,擴大品牌內涵和影響力
   品牌文化是長時間文化活動經營和沉淀的結果,經過長時間的活動開展,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動。因此,職業院校共青團在創建文體活動時,應該注意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重文化的影響力,將文化中的精髓與校園活動進行深入融合,增強活動品牌的內涵,從而提升學生對文化活動的體驗,突出學生對美的創造和表現增強品牌影響力。
   職業院校共青團創建的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同時,職業院校共青團通過活動形式,能夠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學生青年。所以在品牌活動的創建過程中,有必要傳承學校共青團的先進文化理念,傳承國家的優秀文化,充分地將優秀文化融入品牌實踐。尤其是以開展文化活動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力,發揮文化活動的美育功能,讓校園品牌文化成為本校學生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成為其綜合素質發展的良好催化劑,發揮品牌文化的價值,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職業院校共青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和作用,在新時期校園管理工作中,審時度勢,引入先進理念和思想,積極創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文化活動,創造具有特色和底蘊的優秀校園文化品牌,是職業院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廣大師生共同的期待。
   參考文獻:
   [1]李飛.民辦本科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SWOT探究[J].品牌研究,2019-03-08.
   [2]趙闖.基于新媒體平臺的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培育研究[J].現代交際,2019(2):8-9.
   [3]楊闊,鐘心悅,劉清清.基于VR技術的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與推廣研究:以阿壩師范學院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8,4(20):26-29.
   [4]吳舒婷,張靜嫻,魏思雄,等.自媒體時代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構建高校校園文化品牌: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穆風sdpt”公眾號的建設與運營為例[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6(3):49-54.
   [5]崔雨.基于核心素養的健康服務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探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3):246-249.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9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