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個對接”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實踐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簡述教學督導的內涵,分析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建立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意義和作用,開展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具體做法、存在問題分析以及今后教學督導的設想。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教學督導;五個對接;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020-02
近年來,隨著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連續擴招,既為高等職業教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也給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帶來更大的壓力,特別是國家強調:“職業教育要與‘五個對接’接軌。”這給高等職業院校原來相對平衡的規模、效益、質量、結構帶來了沖擊,導致教育過程中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而質量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根本。在這種背景下,保證和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成為高職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焦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而作為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監督保證作用的內部教學督導體系的建立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學督導的內涵
教育督導歷史上又稱“教育視導”。是教育督導機關或人員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對下級的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
2009年公布的《國家教育督導條例》(征求意見稿)把教育督導分為綜合督導、專項督導。在督導工作中,有時會對轄區內的教育機構(學校、幼兒園)開展隨機性的督查活動,被稱為“隨訪督導”。
綜合督導與專項督導是按督導原則和標準,使用科學方法,對教育行政工作和學校工作通過觀察、調查和考核,作出分析和評價,指出成績和缺點,并提出積極的修改意見,使教育工作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的活動。
另外定義:指行使督導職權的機構和人員,受本級政府或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以保證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外國學者布爾頓和巴爾等認為教學督導有三個主要作用:研究教學情景;改進教學方法;對教學督導的效果進行評估。他們還進一步指出“現代教學督導”與“傳統教學督導”的區別在于:傳統督學是自上而下具有權威性的行政督導,教師是被監督的對象,缺乏明確的目的,在實踐上有相當的隨意性;而現代教學督導目的明確,是一個科學的、民主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活動。這些研究為教學督導理論及原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只起到“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的作用,沒有和國家提出的“現代職業教育的‘五個對接’接軌”,是“單純的教學督導”。
2.雖然教學督導在各高職院校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加強教學質量全面管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教學督導制度基本上處于學院督導室自己開展工作的狀態,有些院校都不太明確教學督導機構的性質或定位。有些學校教學督導機構或掛靠在教務處,或是專門的機構,對督導的地位、作用、工作內容和范圍的理解和認識異彩紛呈。
3.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工作范圍和內容僅限于教學過程和教學運行,督導機構在教學管理行政化的組織中難以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同時,由于實踐體系研究不夠,教學督導人員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教學督導人員的責、權、利界定不明,至于督導人員的合理化建議是否被采納,有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是否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改進和處理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督導過程中不斷提高督導人員自身素質和督導水平等問題。
三、建立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意義和作用
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于高校擴招,教師工作量增加,教師數量卻沒有相應增加,造成教學質量難以保障。教學監督和指導對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日漸突出。全國各高校為強化教學管理、規范教學過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陸續在教學管理中引進教學督導制,借鑒國家教育督導制度的理念、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建立了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專門機構,建立高職院校內部教學督導制度,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督導,即教學督導。
目前,雖然全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設立了教學督導機構,雖然各高職院校有不同的做法,但教學督導組的工作特征和所發揮的作用基本相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優化教學過程。
2.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工作責任意識,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尤為突出,起到了教師成長的“助推器”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質量監控系統和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加強了教學工作的溝通、協調和橋梁作用。
4.在督導過程中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成為學校進行教學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
5.讓教學督導更好地為職業教育服務。
四、開展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具體做法
以本人工作的單位梧州職業學院為例,闡述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的具體做法。
(一)明確機構設置及隸屬關系
學院督導室人員配備相對完善,學院督導室由學院分管教學的院長直接領導,并直接向院長負責,督導員由學院院長聘任。 (二)明確督導室的職責
督導室的任務是對學院教育教學秩序、質量、教育教學過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教風學風建設等方面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溝通及信息反饋,為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秩序和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支持。
督導員職責明確,主要職責是在督導室的安排下,開展各項教學督導工作。
(三)形成教學督導反饋機制
教學督導信息反饋是整個督導工作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起到信息溝通作用與情報作用,目的在于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改善功能。教學督導信息反饋包括“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和“教學督導員信息反饋”兩部分。現學院已形成由“學院分管教學院長—教學督導室—各系督導員—學生信息員”的教學督導體系鏈。
“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每周由各班學生信息員收集各班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實驗實訓、學習紀律、存在的教學和學習的問題等各方面的情況,每周反饋給各系督導員,由各系督導員反饋給學院教學督導室,由學院教學督導室與各系部反饋,形成督導逐層管理、逐層上報、逐層落實的督導體系。
“教學督導員信息反饋”指各督導員平時由督導室統一安排,對日常教學工作進行的檢查和督導,對收集整理得到的教學信息進行反饋。
教學督導反饋機制的實施運行,使教學管理緊緊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條主線,同時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督管,從而形成督教、督學、督管“三位一體全方位”的教學督導工作模式。
五、問題分析
以本人工作的單位梧州職業學院為例,對教學督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督導員的任職資歷太淺
教學督導人員的選聘一直是學院教學督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督導隊伍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教學督導工作的成敗。梧州職業學院現設置的“教學督導室”,由1名專職督導副主任和5名兼職督導員組成(其中副高職稱2人、中級職稱4人),5名兼職督導員由各系推薦1名一線教學管理人員組成,選聘督導員的條件是“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五年以上教學經驗,具有較強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業務能力,教學成績較突出的專任教師”。
梧州職業學院于2010年由“民辦轉為公辦”,辦學時間相對比較短,師資隊伍里很多是近幾年來招聘的年輕教師,高級職稱教師人數及比例相對比較少,中堅力量薄弱,這種現實的情況使學校督導室在進行督導員人員的選拔上受到限制。本人認為,作為教學督導員,必須在教學、職稱、教學經驗等方面要有一定資歷,在職稱上至少要達到中級或副高職稱。沒有一定資歷的年輕教師擔任督導員,經驗還是不足的。
(二)教學督導室力量薄弱
學院現任的督導員共6人,總體力量還是比較薄弱的,并且所有督導員都是兼職督導員,每位督導員有自己本身的行政工作和教學工作,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難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教學督導工作。
(三)督導只“督教”,沒有“督學”
學院督導室現在開展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巡查(包括學生和教師上課考勤、教師教學文件資料等)、教學反饋(包括將有關課堂教學、教學管理、教學服務等有價值的信息資料進行認真分析、調查研究,提出工作參考與建議,及時反饋給有關系部和部門),將這些教學巡查、教學反饋以及學院的教學動態形成“教學督導簡報”,定期出版在全院通報。
以上教學督導工作對學院形成有序的教學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總體上來說,這些教學督導工作只是在“督教”方面起作用,在“督學”方面起的作用還是有限的。
(四)督導只“督教學任務”,沒有“督教學特色”
教育部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進行的審核評估中,提出要堅持“以評促建、以平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突出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現在本學院教學督導室的“督教”只局限在每學期檢查教案、教學進度、教學文件、教師教學紀律,沒有在教學特色、教學方法、專業特點等方面進行督導和指導,教學督導沒有把現代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理念融合在教學督導的全過程。有時會存在不是本專業的教學督導去聽課和督導,只能聽明白教學的基本程序和教學資料是否齊全,在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專業的教學特色、教學方法方面提不出更好的督導和提高的建議。
(五)督導只“督”不“導”
教學督導工作過程中,不僅要“督”,更要發揮“導”的作用,既“督”又“導”,實現教學、督導工作的有機融合,但是,學院現階段的督導工作,由于督導力量比較薄弱,督導員職稱以中級職稱為主,所以,督導工作很大程度上僅在“督”的層面上開展,沒有提出更好的在各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與工作崗位如何對接等方面提出“引導”的建議。
六、今后工作的設想
(一)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職業院校的教學督導應該把現代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理念融合在教學督導的全過程,讓職業教育更好地與“五個對接”接軌,讓教學督導更好地為職業教育服務。
(二)教學督導除了“督教”以外,今后要加強“督學”和“督教學特色”
在現有基礎上,拓寬教學督導的深度和廣度,除了在常規教學中開展教學督導以外,還要按照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的理念,對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特點展開“督教學特色”的工作。
(三)搭建師生與教學督導機構、教學管理部門的信息交流平臺,實現教學督導的信息化
目前學院普遍存在教學督導只監控高職的6個系部,梧州市職教中心的10所中等職業學校也隸屬于梧州職業學院管理,學院的督導管理如何拓寬督導范圍,對整個學院和職教中心開展“大督導”?如何組建“大督導”的督導人員?這是今后教學督導室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夢霞,謝章麗.教學督導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4(9).
[2]陳安民,張駿,薛靜.教學督導工作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04(11).
[3]戴志明.“建立健全教學督導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4(12).
[4]高俊芳.構建高等院校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3(2).
[5]周濟.督政督學結合 保障教育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3-12-06.
編輯 馮永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