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調動中專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思想政治課對中專學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它是一門素質教育課,它的內容決定了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來推動和激勵其他素質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晉中市體育運動學校招生不斷擴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學生不太重視思想政治課,不愿意投入過多的精力去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學習的基礎普遍較差,對政治課的厭學現象尤為突出。與從教二十多年來的實際情況相聯系,從三方面談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關 鍵 詞] 中專;教學;思想政治課;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4-0092-02
一、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的表現
(1)中專學生的生源質量日趨下降,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薄弱。(2)中專生普遍認為自己是選拔考試的失敗者,應試教育下的被淘汰者,大部分都有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如普校的學生。在這樣的自卑心理的支配下,學生往往“破罐子破摔”,有個別學生表現出無組織、無紀律,在課堂上有意無意地擾亂課堂秩序,干擾教學的行為。
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是來學習專業的,今后要憑專業吃飯,所以對文化課尤其是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加上中專生沒有升學壓力,進而導致缺乏學習動力。
二、轉變學生“學”的觀念和教師“教”的觀念
(一)轉變學生“學”的觀念,充分認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作用
所謂問題學生,就是思想、品德、學習、紀律等方面落后和缺點較多的學生。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分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1)主觀原因: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很不習慣,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學習態度不良,對學習喪失信心或是學習上缺乏意志力和毅力,總以“從來不在乎”來掩飾內心體驗。(2)客觀原因:家庭影響、社會影響造成了問題學生;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造成了習慣障礙。
針對這些情況,要緊密結合當前形勢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溝通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從而喚起學生的自尊自愛,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榮譽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確并端正學習態度,讓學生認識到,21世紀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勞動者,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認識,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方針、政策走下去,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而思想政治課恰恰能讓學生具備這樣的素質。中專學生還是愿意提升自己的,絕大部分學生還是想積極進步的,他們都不想被社會淘汰。這樣,學生的“學”才能夠充分調動起來,而且確實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二)教師“教”的觀念需要改變
1.要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有的放失
學生正處于性格定型、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思想活躍、敢想敢說,對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事物快。但由于缺少社會經驗,思想尚不成熟,通常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缺乏正確的分析和認識。有些學生對理想前途缺乏信心,對學習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平時不努力,考試作弊。在生活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高檔次、高品味,使尚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負。針對學生的這些現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穿插在教學當中適時教育,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以免適得其反。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而且能真正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在今后的社會活動中認清并抵制社會上腐朽思想的侵蝕,增強對是非真假的判斷力,在困難面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工作和生活態度,消除對思想政治課認識不足的不利因素,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2.要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形成自覺學習的狀態
筆者發現課堂上一定不要以教師講為主,這樣,課堂上學生掌握了多少也不知道,甚至有時候同樣一句話教師要重復說多次,提問學生,也有少部分學生答不上來,針對這種情況,更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一定要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教師一定要牢固樹立“課堂是屬于學生的”這一教育理念,比如說,放手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且在前一節課下課時就留下一節課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上課后,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根據預習情況先寫提綱,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提綱就能了解學生通過預習學到了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是學生遺漏下的,之后教師講授引導學生繼續完善新課時的學習。這樣教師能認清了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予學生自主思維的空間。
一定要記住,教師不能長期硬性規定學生學會什么、怎么學,不能壓抑學生的自主意識,造成學生習慣性地按照教師的“吩咐”去機械操作,導致學習效率極度低下。
教師一定要放手再放手,還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權,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3.課堂上一定要多組織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
(1)多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辯論、討論,培養學生的活動參與意識,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看法,最后由教師歸納小結。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容易被有效地調動起來,盡量做到讓每位學生都加入討論,使課堂真正煥發生機和活力,使思想品德課這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程生動起來。改變舊式教師一手操控的單一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從單一到多元、從靜態到動態、從被動到主動。例如:講到初三政治上冊第八課第一框《我們的夢想》時,對中國夢,人們有不同的理解。甲:經濟騰飛就是實現中國夢。乙:中國夢是遙遠的,遙不可及。丙:實現中國夢是國家的事,與個人無關。針對以上三種說法,請學生4人一小組討論5分鐘,然后派代表進行辯論。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這樣,不僅加深了對中國夢本質的認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小結。
(2)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使學生的思想要有一個新的認識。中專生的文化底子比較差,所以教師要聯系學生實際,不一定課課都按教學大綱走,一定要從學生現有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組織教學,正確地把握授課的深度,而且還要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傊?,我們面對的是中專學校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歧視、不能諷刺,多表揚、少批評、少挖苦,爭取有一個良好的結果,達到教書育人的預期目的。
三、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
對中專學校來說,面對文化素質差但“見多識廣”的學生,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方法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當中,除了采用生動的語言、肢體的動作外,還應用視頻、網絡、音樂等多種教學方法,組織學生觀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節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思想上真正喜歡并重視思想政治課。以新聞典型事例導入,一上課就能吸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及積極主動性。
總之,思想政治課對中專學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一旦“我要學”這種發自內心的愿望被誘發,學生就會步入以學為樂的境界,進而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也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琪.給思想政治教學注入“情”[J].中學教學參考,2010(3).
[2](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編輯 王 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