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計算機實踐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現代化課程之一,課程設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計算機實踐教學則是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現階段我國計算機專業課程發展中,為契合現代化市場人才需求,必然要培養出具有較量理論知識基礎,寬口徑以及強能力的高素質的計算機人才。
關鍵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綜合實踐課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并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而是信息科學與技術院校設置的夏季小學期的專業選修課程,主要是面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針對不同層次難度的計算機實踐項目,針對學生實踐動手恩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展開系統性,有計劃地的綜合實踐訓練,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工程項目經驗,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鞏固大學理論知識。依據目前《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規范》對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意見來看,綜合課程教學模式中,要突出正本專業的軟硬件知識,增加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育,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設置不同類型的實踐項目展開綜合性的教學,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過由于計算機各個專業的培養方向,課程內容以及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差異,課程設置以及實踐教學模式建設中,還處于探索階段,為進一步展開實踐教學模式,還需要針對現代化市場體系下,學生工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展開全方位的設計與考量,才能設置出合理的實踐課程體系。
2 CDIO工程教學理念與實踐教學模式建設
CDIO工程教學理念,其實是由麻省理工等四所著名世界大學經過幾年的研究、探索以時間等,提出的先進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學大綱與標準中,CDIO是以現代工程師的技術知識、能力以及素質、專業素養等等為基準,將各項能力與素質劃分成一個個小的教育項目在企業與社會環境下,以專業人才的崗位標準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教育教學。CDIO給出了12條標準,這些標準將培養過程或者是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與運作等作為工程交互的基本環境,從學生個人基本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產品構建能力入手,以專業對口崗位群的用人單位檢驗標準為準,促使學校展開一體化的教學計劃制定;將個人能力,以及系統構建能力等反饋在培養計劃中,針對培養計劃展開全方位的教育教學體系設置,依據校企合作以及學校實踐基地等等,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工程實踐場所,以及相應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生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綜合實踐學習經驗。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
3.1構建實驗教學新體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課程中,實驗教學體系是其重要組成,以往專業實驗多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刺激不足,學生在實驗中缺乏探索積極性,依照基礎性,綜合性以及應用性的教學改革思路,實驗教學體系設置為階梯式,以綜合與提高實驗,設計與創新實驗,科技與實驗為主,加上傳統的基礎與技能實驗,整個試驗教學體系針對這四部分展開全方位的教學與管理。
基礎與技能實驗,是以教材中的實驗為主,例如專業基礎實驗課程——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C 程序設計語言等,主要是驗證性實驗,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硬件基礎以及軟件系統和網絡工程的了解,有效促進學生提高計算機軟件嵌入式系統設計等基礎技能。
綜合與提高實驗則是進一步延伸到湊走系統與編譯原理等中,重點在于將技能與知識綜合化,在一個實驗中設計多個能力,提高學生能力運用上水平,例如多媒體技術應用、算法分析與設計、圖形圖像基礎等實驗課程,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之后的設計與創新實驗、科技與研究實驗,則是升華到科研創新領域中,通過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的應用設計與分析等實驗課程組織成,涉及到數字媒體與人工智能,專業系統等等,通過讓學生差遇到試驗實驗建設和技術訓練班以及科研創新項目之中,可有效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培育,培養出創新型與開拓型人才。
3.2校企合作深化實踐教學模式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除卻課程實驗以外,還有微課設計,課程設計以及計算機應用基礎設計等等,通過實習,畢業設計,軟件開發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多種途徑與企業構建深度合作關系,在健全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緩解院校的資金壓力以及教學壓力。通過校企資源互補,和企業代表到專業指導之中,共建實驗室,企業培訓等,將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形成一個完成的人才輸送鏈,企業提供真實項目,學校發揮教學與科研優勢,將項目有教學規律改造成工程案例以及形成“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等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校外實訓網絡。學生在一體化的實踐教學中,依據學校指定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計劃,構建5個校企緊密型合作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訓機會,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參與到真實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獲取成就感后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
4結語
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建設中,應該以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為主,針對系統的構建與產品能力培養,將專業知識以及專業能力培養,科學地劃分成各個模塊,有效針對計算機大類專業中的“關節點”,構建實驗時間課程,從工程能力,實踐能力等依據基礎性,綜合性以及應用性的思路,設計與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確保專業實踐課程建設中,能力與教育體系相互對應,可有效提高課程教育的精準度以及高效率教學。
參考文獻
[1] 周曉聰,衣楊,賴劍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4(01):60-63+75.
[2] 王志安,王旭輝,李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1”教學模式下的實踐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4(07):59-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