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新媒體是一種數字化的媒體方式,它包括傳統和新型的數字化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新媒體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學生追逐潮流,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思維較為活躍,在大學教育中引入新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優化教學模式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大學生思政教育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具有道德素質和修養的優秀人才,將新媒體技術引入大學生思政教育來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媒體 大學生思政教育 傳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新媒體技術的特點
第一,信息傳播廣泛。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傳統媒體如電視、雜志、期刊等相比,新媒體的受眾面積范圍更大,信息傳播更加廣泛。當前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它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接觸互聯網信息的人數也逐漸增多,擴大了信息傳播的渠道。以前人們只能從電視、報紙等媒體獲得相應的信息,由于受傳播方式、空間、地點和受眾面積的限制,信息傳播的速度較慢,傳播的范圍較窄,人們不能及時的獲取相關信息,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新媒體的產生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束縛,實現了人機交互,使信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傳播出去,使人們的溝通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新媒體可以將信息知識最大限度的傳播給學校內外的廣大師生,實現思政教育的目的。
第二,信息傳播迅速及時。及時、迅速的傳播信息是新媒體最大的特點,也是其被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需要郵寄或者提前錄播來傳遞信息,不能在收到新聞的第一時間內傳遞給廣大人民群眾。而新媒體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通訊設備,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將最新的新聞資訊傳播給大家,及時的發揮了新聞的實效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間和距離,方便了社會大眾的工作和生活。在高校思政教育課上運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將最新的思政信息傳播給學生,讓學生及時了解國內外的大事,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發揮新媒體作用的策略
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大部分的高校依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開展思政課程,雖然傳統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教學優勢,但是它也存在較多的不足。比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在思政課上不能集中精力學習知識內容,甚至對思政教育產生厭惡情緒,進而失去了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價值。為此,高校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讓新媒體在思政教育課上有效地發揮作用。
第一,增強教師對新媒體教學模式的認識度。與其他學科相比,思政課教師年齡普遍較大,他們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接受知識,用傳統教學模式傳播知識,可以說傳統教學模式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而對于新媒體技術不感興趣,也很少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政教學活動。大部分的高校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都是以簡單的PPT形式向學生教授思政理論知識點。思政理論知識抽象、晦澀難懂,學生不能理解其中深意,所以對思政課產生了厭惡的情緒。高校要想擺脫這一現狀就需要從思政教師著手,提升教師對新媒體教學模式的認識度,讓他們認識到新媒體教學模式對思政教育的積極作用,在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其次,高校還需要提升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及時的開展相應的新媒體技術應用課程,邀請專業的人員對高校教師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讓教師會用新媒體,用精新媒體,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價值,進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第二,利用新媒體開展針對性教學。教師要想使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不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課堂教學,還要借助新媒體對不同的學生開展針對性教育。思政教育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播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能夠將知識內化于心,進而付諸于社會實踐。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來組織學生圍繞思政思想和理念開展實踐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政話題演講,情景表演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個性,進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其次,教師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做好學生學習、生活表現記錄,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和內心需求。通過分析學生的表現情況來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通過了解學生需求來改善教學環境,進而為學生創造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環境。
第三,提高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安全性。新媒體技術雖然能夠改善思政教學環境,優化思政教學模式,但是由于新媒體依托互聯網技術,使得很多學生在使用新媒體時缺乏自控力,進而深陷網絡環境不能自拔,為此高校必須提升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安全性。首先,要做好網絡垃圾信息的監控,嚴禁黃賭毒信息侵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其次,做好學生思想心理建設,積極開展安全用網信息課程,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進而合理規范自身行為,做到安全用網,使新媒體技術能夠對自身的思政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
3結語
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其具有信息傳播及時、廣泛的優勢。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新媒體技術,使得抽象、晦澀難懂的思政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化、具體化,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高校要想在思政教育中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就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入手,提高教師對新媒體的認同度,加強學生使用安全性,積極開展針對性教學,進而提升思政教學水平。
作者簡介:楊燦 (1986.4-),男,苗族,貴州省印江縣人,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際。
參考文獻
[1] 王君君.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協同教化[J].教育與職業,2015(03).
[2] 李一葉.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讀書文摘,2015(02).
[3] 伍冬云.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6(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