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及開發利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森林資源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和開發利用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的大問題,科學的對森林資源進行培育保護和開發利用,是當前林業科技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森林資源;培育保護;開發利用
  森林資源是全人類共有的資源,它的發展關系到全人類的生存問題,森林資源在生物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森林資源對人類的經濟和生態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力,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森林資源的地位也日趨升高,如何合理的利用森林資源對于人類可持續性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本文結合廣西岑溪市的實際談一些看法。
  1森林資源的培育與保護
  1.1依靠科技參與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
  當前我市林業在森林資源培育上,首要推行良種、良法、良地的標準化培育技術,推行生態修復,以及特色經濟林包括軟枝油茶、八角、肉桂的低產林改造與提質增效,為林農增收和脫貧攻堅發揮林業產業的優勢與作用;而在資源保護上就應該推行森林資源“一張圖”管理制度,通過引進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林區天網工程、防火監測系統,以及無人機繪圖技術等來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的全覆蓋,對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和火災發生地實行精準定位與快速處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只能這樣才能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1.2依靠森林分類經營加強資源培育與保護
  早在2001年起我市就推行國家森林分類經營政策,即將全市林地劃分為生態公益林林地(用于保生態的林地)和商品林林地(用于生產木材發展林產品經濟的林地)。并在2004年、2005年、2010年、2012年進行了4次調整完善。使我市的公益林區劃面積及分布更加合理,我市現有公益林面積65.4萬畝,其中水源涵養林面積約60萬畝,占公益林面積的91.7%。主要分布在義昌江、黃華河及其他河流兩岸山脊以內的地段和大中型水庫集雨區的林地。我市水源涵養林區內樹種豐富多樣,主要有竹子、馬尾松、荷木、大葉櫟、馬占相思、肉桂、八角等,并多為混交林。
  我市多措并舉,做好現有公益林管理,確保公益林面積不減少并發揮良好的生態效益:一是禁。我市對公益林嚴禁商業性采伐,嚴禁皆伐作業,除小面積重大工程征占用林地、或火災受災林實施皆伐外,沒有批準皆伐作業。二是封。近年來實行嚴格的封山措施,禁牧、禁伐,把公益林建設成樹種多樣、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長期穩定的森林生態體系。三是補。每年組織技術人員對全市65.4萬畝的公益林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公益林補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四是護。對公益林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除禁伐、封山外,嚴厲打擊盜伐、濫伐森林行為,嚴控森林火災、病蟲害的危害。五是造。若公益林區出現有荒山荒地、火燒跡地等宜林地,林業部門會組織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造林,確保公益林生態功能完善。
  2森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1開發要以保護為基礎
  森林資源的開發是一門科學,要在開發的過程中講究方法,要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第一考慮要素。開發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的再生,實現人類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切勿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隨意破壞生態平衡,最后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給人類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2.2多樣化開發作為手段
  在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要以多樣化為原則,從林業本身的條件出發,在開發之前做好工作,對所在的林區進行考察和研究,選取最佳的開發模式,避免在開發的過程中造成資源的浪費,保護森林的目的也是為了開發,運用最科學的模式來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使森林資源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產生最好的經濟效益,滿足市場的需求。要想適應社會的需要,就需要不斷的開發多樣化的品質,挖掘森林資源的多功能的特點,用科學的理念來完成對林業的管理工作,落實科學的思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保護森林資源就是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的發展,完成對森林物種和生態系統的保護,使生態資源能夠遵循自然的規律發展,生生不息。
  2.3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導向
  因為森林資源的開發有別于其他資源,一旦經過開發,那么就需要時間來進行恢復。否則生態就會處于失衡的狀態。森林資源的開發的效果對以后的經濟效益和生態平衡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沒有計劃的進行開發,或者后期的林業修復有問題,那么必定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等到生態失衡再進行補救那么將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持續性的發展是開發過程中的首要考慮要素,加快林業的開發和利用是目前來說必須要進行的事情,而維護生態的平衡是這項工程進行的宗旨,如果只注重經濟效益,而拋棄最主要的,那么無疑是丟西瓜撿芝麻。所有的經濟利益不過是曇花一現。林業的開發和保護,是一種對立同時又統一的關系,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重置都要堅持科學發展的觀念,要在發展和保護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在林業發展中讓保護和發展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讓這兩項工程齊頭并進,才能使林業的保護與發展取得共贏。建設一個布局合理科學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是我國生態資源發展的前提條件,如果過度的開發森林資源,而不注重森林資源的保護,那么必須造成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導致物種滅絕,那么森林資源也不可能得到發展。
  就我市而言,公益林區要通過適度發展旅游、林下養殖、林下經濟等方式在確保生態功能優化的前提下增加經濟產出;而商品林區就應通過優化樹種結構、培育鄉土特色樹種等方式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同時要加大力度引進高附加值的林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引進新型林業經營開發主體,用以助推資源的培育與保護,使林農不用砍樹也能獲得可觀的收益與致富。
  [參考文獻]
  [1]盂凡榮.淺議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和開發利用[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8).
  [2]沈陽.森林資源保護培育與開發利用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1(5).
  [3]桑子陽。馬履一,陳發菊,等.五峰紅花玉蘭種質資源保護現狀與開發利用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6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