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森林資源是一項重要的國有資產,其在調節氣候和支持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十分之大,尤其是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物質生活帶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們對于社會環境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對此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森林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工作,文章結合森林保護和管理的意義,分析了當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現狀,提出了幾條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的有效對策,希望給相關單位開展工作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開發與保護
在紛繁復雜的生態系統當中,森林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分支系統,森林的功能比較對,是我們全人類和其他野生動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以及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速度不斷提升,需要利用的森林資源相較于以往也越來越多,經濟競相發展給森林資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進而衍生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在此背景之下,如何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又能夠減輕森林資源的壓力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加強森林保護和管理的重要意義
1.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是轉換經營機制的要求,實行責任制是森林保護中的重要內容,保護過程中要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保護人員身上,提高保護人員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進而拉動社會生態和經濟的協同發展。
2.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有利于森林資源穩定增長。實施森林保護能夠將保護區內的森林資源 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經營質量,并且能夠進一步通過科學的手段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減少天災因素對森林的影響,保證森林資源安全穩定增長。
3.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有利于提高林地生產力。對森林資源實行有效保護,不僅能保障林木健康生長,還能夠發展林下特色經濟,比如種植一些藥材、木耳等經濟作物等,能夠提高當地林區的經濟發展效益,對林地資源進行復層開發,以提高林地收入。
二、現階段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現狀
我國的森林資源管理主要是通過國有林場管理方式進行的,就目前管理現狀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管理部門缺乏管理責任感。目前來啊看,盡管人們都已經逐漸認識到開展森林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還是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比如管理人手緊缺,因為林場地理位置偏僻,待遇比較差,很少有畢業生愿意畢業后從事該項工作,還有一些老員工對上級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不到位,導致森林管護效果和預期相去甚遠。
2.不合理的亂開發。很多森林資源開發者為了謀取利益,開發過程中至法律規定于不顧肆意開采,這也主要是因為懲罰成本低于其收益,導致其更加肆意妄為,無節制的開發導致很多依然處于生長期的森林樹木被砍伐,森林自我恢復功能降低,甚至逐漸消失。
三、保護和利用我國森林資源的對策
1.樹立保護概念,建立專業的森林保護機構
森林資源的安全是森林保護工作的重點內容,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應該樹立起保護意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面對森林保護工作,以保證森林資源安全。
加強森林護工作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建立有效的保護機構,在建設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1)建立站長責任制,明確森林保護站站長工作內容和承擔的責任;(2)對管理人員實行合同化的管理,提高員工待遇和福利,做到以人為本;(3)成立專業的森林保護隊伍,隊員的選拔要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實行公開招聘,選拔素質高和能力強的人員,提高森林保護隊伍能力和水平;(4)落實護林人員責任制,加強日常巡山護林工作,做好巡山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每次巡山的路線、人員、林情等要點和在工作交接過程中工作任務的銜接;(5)建立考核制度,加強對管護人員的工作職能、工作任務的考核,將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結合在一起,提高管理人員的獎懲幅度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發揮其個人主觀能動性,進而促使整個森林保護效能的提高。
2.強化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工作
管理人員是森林保護工作的實踐者,而且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增長對于管理人員的要求也逐漸升高,因此要加強對現有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能力,改變過去松散懶慢的工作習慣,向嚴格執法的方向轉變,執法過程中要杜絕暴力執法。
3.改善森林保護人員的待遇
目前我國森林保護人員的待遇普遍比較低,很多森林保護工作者都是當地農民或者其他臨時聘用人員,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建立健全管護人員工資保障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換位思考,管護人員生活上的難題。各級林業管理部門也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積極向上級匯報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進展情況,爭取政府加大在森林保護上的資金投入,解決人員編制問題,提高管理人員工資待遇,進而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以促進管理工作進一步開展。
4.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保護森林資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其中化林業產業結構是一個重要途徑。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優化林區林木品種,加快商品林業基地的建設工作,并以當地的林業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專門的經濟林,多多種植一些經濟價值比較高的林木,成為當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二是要利用林業資源在當地發展森林旅游等第三產業,在空曠的地帶建立配套的娛樂服務設施,比如美食、住宿、游玩、娛樂等經濟鏈,讓旅游業帶動當地林業資源發展,另外,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要以林業基礎設施作保障,比如建設林業公路、生產設備等,為此要加大設備投入、積極開拓新的資金渠道。
四、結語
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對于各種林業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盡管森林資源可以再生,但是持續不斷的濫砍濫伐也會使其供不應求,導致其面積越來越小。為了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希望各單位能夠重視該工作,為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立華. 淺論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8):185-185.
[2]孟慶文. 論森林資源保護措施[J]. 現代商貿工業, 2011, 23(13):250-250.
[3]裘曉雯. 論森林資源保護的社會林業對策[J]. 林業經濟問題, 2004, 24(5):312-313.
[4]趙喆. 論我國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對策[J]. 天津科技, 20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