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馬鈴薯栽培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馬鈴薯栽培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展開深入研究,先闡述了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用良種、種薯處理、整地施肥、中耕田間管理等,然后詳細闡述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比如藥物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技術等,不斷提高馬鈴薯栽培水平,并將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避免病蟲害問題的出現。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對于馬鈴薯來說,在我國四大糧食作物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馬鈴薯所含有的營養物質比較豐富,其中,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構成了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我國日常飲食中,馬鈴薯屬于重要的一大食品,其市場空間比較廣闊,通過加強農業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促進馬鈴薯的栽培工作的順利進行,不斷提高高產增收效率,最大程度地與人們的消費需求相符合,從而為馬鈴薯開闊更為廣闊的市場。
1馬鈴薯栽培技術
1.1選用良種
在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中,選擇合適的品種是至關重要,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土質情況等,以此來對馬鈴薯品種進行選擇。一般來說,所選擇的品種,要具有優質高產、良好的適應性結合抗病性等優勢。
1.2種薯處理
在選擇種薯的同時,還要確保種薯的形狀的完整性,保證表面良好的光滑性,避免出現任何病斑和擦傷等。在種薯切塊處理過程中,要徹底做好刀具的消毒處理工作,避免病害趁虛而入。在種植過程中,要使用低于50kg的種薯播種,一旦重量超出50kg,要及時開展切塊處理工作,一般切塊每塊種薯的質量要比25g要低一些,并且在每一個切塊上,還要保證至少兩個的芽眼。在切塊完成以后,要加強消毒劑的應用,將消毒處理工作落實到位,并使用多菌靈的草木灰,以此來拌種處理。
1.3整地施肥
第一,對于馬鈴薯的根,在馬鈴薯身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馬鈴薯塊莖在生長時,會不斷進行膨大,進而長成所需的馬鈴薯。要想不斷提高馬鈴薯的質量,必須要創建良好的土壤環境。因此,在種植之前,必須要做好馬鈴薯地塊整地處理工作。在征地過程中,還要確保土壤的平整性、疏松性,為灌溉提供一定的便利性,確保良好的排水性能。一般來說,沙壤土地,比較適合種植,在前茬作物收獲滯后,還及時開展土壤深耕處理工作,作畦,畦的寬度和深度,要對地勢的走向進行深入分析,如果地勢較高巴,就可以適當做寬一段,反之,如果地勢較低,并且排水效果較不顯著,要做窄畦、高畦。
第二,施肥。馬鈴薯,含有豐富的淀粉類物質,所以在施肥過程中,要想將馬鈴薯內淀粉的含量提升上來,必須要多施加有機肥,比如磷肥和鉀肥等,在馬鈴薯生長過程職工,施加一定的微量元素肥料,對于產量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保證馬鈴薯良好的品質。眾所周知,馬鈴薯明確提出了對鉀元素的需求為,所以在種植過程中,施加鉀肥,可以不斷提高產量,在施肥過程中,還要加強硫酸鉀的應用。硼元素和鎂元素,也是提高馬鈴薯品質和質量的重要保障。
1.4中耕田間管理
在馬鈴薯出全以后,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深耕,在后續進行簡單的除草作業就可以,在封壟之前,要進行最后一次中耕。同時,要結合馬鈴薯苗的生長情況,合理進行施肥,而且在馬鈴薯整個生長過程中,也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其含水量至少要控制為75%,如果出現水分匱乏現象,要在第一時間進行灌溉,如果土壤水分超出了一定的標準,要及時做好排水工作,在雨季,避免內澇現象的出現。
2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2.1藥物防治技術
在以往種植過程中,藥物防治屬于常見的防治技術之一,其優勢主要包括藥效大、播散便利以及見效顯著等,已經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在馬鈴薯蚜蟲防治過程中,會選擇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0%,將其兌上水,這時常見的藥物防治技術,可以有效治理蚜蟲蟲害,確保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對于早疫病、黑脛病等,需要采用800倍滅菌寶、600倍科能等藥液2,以此來進行噴施,要在發病初期階段中,進行噴施,每次連續噴灑三次,間隔時間通??刂圃?個星期左右。在晚疫病防治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嚴格檢查病株,如果發現病變,要及時進行拔掉,并且還要在周圍土壤上,播撒石灰。
2.2農業防治技術
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環境控制方式的應用,從而有效防控病蟲害。農業防治技術與藥物防治技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農業防治技術主要在選種和土壤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比如在選種方面,在農業防治技術中,既要判斷薯種特點,確保與種植要求相符合,而且還要增設檢疫程序,給予品質一定的保障。而在土壤控制方面,農業防治,這在土壤PH值控制和輪作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3生物防治技術
對于生物防治技術來說,屬于綠色防治理念之一,生物防治技術主要對生物鏈、蟲害天敵等方式進行了廣泛的應用,進而有效控制馬鈴薯常見蟲害。與藥物防治技術進行對比,生物防治技術不會對馬鈴薯產品產生嚴重的危害,實現零藥物殘留,確保與綠色生態發展需求相契合”。比如:對于地老虎來說,工作人員要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將稻谷和玉米作為茬口,破壞地:老虎的生存環境,進而實現蟲害有效防治目標。
2.4化學防治技術
在田間馬鈴薯病蟲害到達一定程度以后,要開展農藥防治工作。但是在藥物防治過程中,要確保種植用戶藥物防治的合理性,對農藥的使用量進行合理化控制。同時,還要科學選擇農藥,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比如甲胺磷等。在防治過程中,要確保種植用戶交替使用各種農藥,以免馬鈴薯病蟲害產生對藥性產生抗體。
3結語
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必須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并將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落實到位,促進馬鈴薯健康成長和發育,避免病蟲害問題的出現,不斷提高馬鈴薯的產量。
[參考文獻]
[1]周桂秀.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的有效防治[J].農家參謀,2018(16):296.
[2]張欣瑞.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方案探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3):170-171.
[3]嚴加勇.高產馬鈴薯栽培模式及主要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22):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