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二作區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方案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馬鈴薯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為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種植戶應了解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并做好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從二作區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要點入手,提出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方案,期望對馬鈴薯產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馬鈴薯;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二作區
  1二作區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要點
  1.1科學選擇種植地
  種植地的選擇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之一,要確保所選地塊的土層深厚、疏松、肥力適宜,并且還要便于灌溉排澇。選擇馬鈴薯種植地時,為減少各類病蟲害的發生,應使種植地遠離煙草種植區。當種植地選好之后,應進行整地,將耕作深度控制在25~30cm。
  1.2優選良種
  馬鈴薯種薯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能否實現優質、高產的種植目標,所以必須優選良種。在選種的過程中,種植戶可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降雨量以及土壤情況等因素,選用早熟具有抗病、抗旱和較強適應性的品種。同時,在種薯的選擇上,必須選用脫毒種薯,從而提高馬鈴薯的整體產量。當種薯選好以后,可在播種前,對種薯進行處理,具體做法如下:
  將種薯切塊,芽塊大小25~30g為宜,每個芽塊必須留1~2個健康芽眼,芽眼距離切口不少于1cm;芽塊不能切成長條形或薄片形,每切1個種薯或切到病、爛薯時,將切刀放入75%酒精中或浸在3%高錳酸鉀溶液中進行切刀消毒,同時注意淘汰病、爛薯。再用草木灰進行拌種,也可以使用百菌清500倍液混合甲霜靈,對種薯進行噴霧殺菌。
  1.3播種
  1.3.1播期確定。二茬區春季種植馬鈴薯一般使用地膜覆蓋播種,可提高地溫3~5℃、提前播期7~10天。一般驚蟄左右播種,最晚不能晚于3月15日。播種后立即覆蓋地膜,以保墑、提溫、促早齊苗。
  1.3.2種植方法。一般采用大壟雙行種植方法。每隔90cm開1條播種溝,溝內小行距10~15cm,插花空播種2行,株距30~33cm;單行播種時,行距70cm,株距22~25cm,種植密度4000~4500株1667m2左右。
  1.4田間管理
  1.4.1控制溫度。由于馬鈴薯是一種喜歡低溫的農作物,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有助于馬鈴薯生長。因此,在馬鈴薯種植的過程中,應當對種植環境的溫度進行嚴格控制,最低不得低于10%,最高不宜超過25℃。種植戶可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扣棚或是通風的方法,使環境溫度滿足馬鈴薯的生長需要。
  1.4.2澆水。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量各生長階段不同,出芽階段,應少澆水;出苗期到現蕾期,應加大澆水量,保持土壤濕度;在開花期,應大量補水。馬鈴薯澆水可以采用溝灌的方式,需要注意是,澆水勿過量,以免造成晚熟,影響馬鈴薯的產量。收獲前停止澆水,防止水分太大引起田間出現爛薯現象。
  1.4.3施肥培土。播種時667m2溝施氮、磷、鉀復合肥70kg,硫酸鉀30kg作底肥,肥土均勻混合后播種。出苗時將苗及時掏出膜外,晚霜過后揭膜,進行追肥、培土。結合第1次培土,667m2追施尿素10kg,然后培土澆水;現蕾時667m2追施硝酸鉀15kg或含40%黃腐酸鉀沖施肥10kg,追肥后培第2次土,然后澆水;掌握2次培土后壟高達20cm左右,注意現蕾后不再追施氮肥。
  1.4.4防止徒長。當馬鈴薯株高50cm時,為了防止徒長影響結薯,667m2用40g烯效唑兌水30kg均勻噴灑可以控上促下,有效防止因徒長造成的減產。如果地上沒有封壟或株高達不到50cm時,不能使用烯效唑控秧,否則易造成減產。
  2馬鈴薯高產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案
  2.1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案
  2.1.1晚疫病。結合種植地對馬鈴薯的品種進行優選,以抗病性較強的品種作為首選。二作區4月底5月初,如果陰雨多霧空氣潮濕,則容易發生晚疫病??刹扇∪缦路乐未胧寒敻腥就硪卟〉闹仓陻盗坎⒉皇呛芏鄷r,種植戶可以直接拔除。應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預防,發病初期用72%霜脲·錳鋅(克露)可濕性粉劑或68.75%氟-霜霉威鹽酸鹽(銀法利)600倍液每隔7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1.2早疫病。高溫干旱缺肥容易發生早疫病,應注意追肥、澆水防止脫肥和干旱,并用80%大生(代森錳鋅)800倍液預防;早疫病發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1.3黑脛病。發病適溫為23~27℃,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帶出田外后,可用2%春雷霉素600倍液或80%E蒜素800~1000倍液等噴灑全田;切塊時注意切刀消毒可有效預防黑脛病。
  2.1.4病毒病。此類病害對馬鈴薯的危害最為嚴重,一旦發生極有可能導致馬鈴薯的產量減半。因此,必須對病毒病的防治予以重視。可采取如下措施:種植戶應當選擇脫毒種薯,在馬鈴薯出苗后,使用植病靈乳液、病毒A可濕性粉劑溶液,對染病的植株進行噴灑。同時,可將染病的花葉及植株及時從田間拔除,避免病毒擴散,對健康的植株造成感染。
  2.2常見蟲害的防治方案
  2.2.1蚜蟲。這是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最為常見的蟲害之一,蚜蟲以馬鈴薯的葉片為食,并在食用中傳播病毒,容易引起植株大規模退化,進而造成減產。因此,必須對此類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可以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毒殺,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噴灑進行防治。
  2.2.2地下害蟲。這類蟲害對馬鈴薯地下的根莖危害較大,嚴重時會造成植株死亡。對于此類蟲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防治:播種時溝撒3%辛硫磷顆粒劑3.0~5.0kg/667m2,出齊苗后結合第1次澆水,用40%的辛硫磷乳1000mL/667m2于傍晚隨水灌殺,能有效防治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3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種植戶應當了解并掌握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及具體的實施要點,并將之合理運用到生產實踐當中。同時,在種植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輕病蟲害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使馬鈴薯優質、高產的目標得以實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6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