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農業生產中,水稻是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其直接關系到農戶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在水稻栽培的過程中通常會受到病蟲害的干擾,為了提高水稻產量,研究人員針對現有的水稻生長情況,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總產量?;诖?,本文以福建南安市水稻栽培技術為研究背景,以實際種植中存在的問題為探索目標,綜合闡述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水稻種植在我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水稻種植的質量和產量也要不斷提高,以保障國民的生活。無論是在中國的北部還是在南部,農業研究人員都在不斷研究新的優質水稻品種以及種植技術。同時,通過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改善水稻的生長環境,提高水稻的產量。
  一、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和策略
  1.適宜的種植地點。水稻種植要選擇適宜的種植環境,如此才能達到水稻高產的目的。水稻種植需要肥沃的土壤,所以應當選擇富含有機物質的地點,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栽培水稻要選擇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以便供水稻正常生長;水稻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水稻只有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才能結出飽滿的籽粒,所以種植水稻需要在陽光較好的地方,從而有效提高水稻產量。
  2.合適的栽培時間。因為全國各地環境和氣候存在差異,所以水稻的栽培時間也不盡相同,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栽培時間。因為溫度對水稻生長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在合適的季節和時間種植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保證高產優質。
  3.合理的種植密度。由于市場對水稻的需求量較大,使得水稻種植業規模擴大,但是水稻種植時不能因為需求量大就高密度種植。水稻種植過程中,為了使其更好的生長,植株間必須留出一定的間隔,科學種植、合理利用土地,保證每株水稻都有充足的陽光和有效通風。
  4.科學的施肥。要提高水稻的產量,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的施肥,使土壤養分保持平衡,為水稻提供充足的營養。種植水稻如果肥力不足會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降低水稻的抗病蟲害能力,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如果肥力不均衡,會造成肥料浪費且營養成份比例出現失調,致使土壤鹽分積累、肥力下降,病蟲害現象嚴重,導致水稻產量降低;如果肥力過多,則過剩養分在土壤中揮發、淋失、反硝化等方式進入水體和大氣,會導致肥料利用率低,還會污染地下水,使江河湖泊富營養化。因此,水稻種植過程中要科學施肥,肥料適中,且實行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使用。
  5.及時清理稻田里的雜草。水稻種植過程中,稻田中難免會生出雜草,處理不及時將會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雜草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可能導致水稻營養不足,從而不利于水稻生長,甚至結果期間出現稻穗不飽滿的情況,降低水稻的產量。所以水稻種植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理稻田里的雜草,通過除草技術保證水稻的健康成長。
  二、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出現病蟲害問題,病蟲害會直接影響水稻的產值,所以為了保證水稻的成品收入,農戶一定要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農戶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不應單一地以物理防治或是化學防治作為防治手段,而是需要將二者結合,才能全方位地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物理防治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機械設備對水稻田中的蟲害進行防治,主要方法就是利用燈光誘惑的形式,將害蟲吸引到燈光之下進行統一消滅?;瘜W防治則是通過藥物的方式提高病蟲害的防御能力。此外,農戶也可以利用生物之間的關系控制病蟲害,如對于水稻田中的稻飛虱,可以利用稻飛虱喜歡的草來吸引他們,以調控水稻田周邊的小生態環境,從而減少稻飛虱對稻田的危害。藥物是化學藥劑,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質,所以農戶在進行藥物噴灑的過程中需要秉承科學的原則,不能使用過量,而且需要注意水稻田中的水層深度需要超過3cm,因為只有這樣,稻田才能對藥物進行很好的稀釋。再者,在使用藥物過程中,需要注重按照藥物的使用說明進行配比,避免因為藥劑量過大而影響水稻的生長,而且藥物過量還會使水稻田被藥物污染。為了提高水稻的質量,農戶應選擇無公害、綠色的藥品,從而保證在消滅病蟲害的過程中不會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南安市農戶會定期對水稻田進行觀察,了解蟲害發展的情況,若是在水稻田中發現了疫情,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控制。其中,如果發現水稻葉子出現葉稻瘟病斑,農戶可以使用20%三環唑藥物100g對45kg清水,搖勻,對病態水稻進行噴霧防治;或者是使用30%潔苗乳油15mL對水45kg搖勻,對發病水稻進行噴霧防治。在防治葉稻瘟病時,農戶需要仔細查看,水稻葉片破口時是防治的最佳時間,此時,農戶可以用75%三環唑30g對水45kg,對水稻進行噴霧防治。在蚜蟲防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15g防治。在菌核病防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70%甲基托布津500~1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在對稻田進行綜合防治的過程中,南安市一直秉承著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注重保護周邊環境,并通過有效的防御措施減少病蟲害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2.田間管理。水稻田間管理是保證水稻正常生長的重要環節之一,其能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此期間,農戶需要及時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施肥和灌溉,并結合水稻生產周期為其提供不同成分的營養。同時,農戶要定期進行除草,以減少雜草對水稻田間營養的吸收;農戶還可以噴灑除草劑抑制雜草的生長。雜草劑不僅能防止雜草的生長,而且能保證水稻苗可以吸收更多的養分,為水稻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并避免出現因為雜草而產生的病蟲害。對稻田進行管理,需要農戶充分了解防護的作用,并通過參與培訓提高對稻田的管理能力,還應學習更加先進的管理技術,以此不斷提高水稻的生產質量。另外,南安市各鄉鎮政府也配合農戶,聘請農業領域的專業人員,針對現有水稻的生長和病蟲害防治展開科考調研,并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給出相應的預防和管理建議,改善當地水稻的生長環境,從而使南安市有條不紊地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水稻高產種植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其具體措施需要長期的實踐,各種種植技術和防治技術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科學合理的采用,以便為人們提供優質水稻,促進我國農業發展,開創水稻種植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淺談水稻種植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劉琳.農家參謀.2018(22).
  [2]水稻高產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丁千文.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10).
  [3]楊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黃偉.農技服務.2017(07).
  [4]淺談我國玉米種植技術推廣應用[J].劉建國.農業與技術.2015(18).
  [5]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鄧岑.農民致富之友.20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6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