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家越來越重視糧食安全。正所謂:糧穩則天下安,而“糧穩”是建立在穩定的農業生產能力之上,建立在我國農民穩的種糧積極之上。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生產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糧食安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穩定。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小麥的種植工作。雖然我國農業現代改革進程和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不斷在推進發展,小麥的質量和產量都 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不能忽視的一些存在的問題,我國還沒有有效推廣優秀的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這兩方面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小麥的質量、產量。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小麥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這兩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小麥的種植受氣候、光溫和水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地域遼闊,小麥主要種植在我國北方地區。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農作物之一,小麥種植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還直接影響廣大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因此,必須想方設法保證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加快推廣先進的科學的小麥種植技術,減少小麥的病蟲害。為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民經濟增收加一道保險。
  一、分析小麥種植技術
  1.選擇優質的小麥品種。小麥品種有許多不同的種類,不同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所要求的小麥品種也不同。因此,在進行小麥種植時,必須要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種植制度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當地種植的小麥品種,除此之外,種植戶還可以通過保證小麥品種的純度來提高小麥的產量。
  2.保證小麥能科學選種。在小麥種植之前,需要科學處理小麥種子的問題。將有病蟲害的顆粒和癟粒從小麥種子中揀選出來。這樣能有效保證小麥種子的質量。同時為了防治地下蟲害或苗期病害對小麥的傷害。在小麥種植之前,可以用藥劑對種子進行攪拌,也可以直接購買包衣小麥品種。通過這些方式選擇小麥種子來保證小麥種子的質量。
  3.采用合適的耕作方式。在小麥種植時,要注意對土地的選擇。同一塊土地不要連續多次種植小麥,以免造成小麥的減產。因為小麥在土壤中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成分。而土壤的營養成分和小麥生長過程所需的營養是比較固定的。經常在同一土壤中種植小麥,會造成小麥營養流失,不利于小麥生長,從而造成小麥產量銳減。因此,小麥種植要科學地規劃。實行科學輪作倒茬。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小麥的產量。同一塊土地連續種植3次小麥后,就不能再種植小麥了,只能改種其它經濟農作物。
  4.播種方式要科學。在小麥進行播種時,首先要考慮好播種的時機。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地形地貌的特點選擇最佳時機進行播種其次,環境溫度、小麥種子數量、壟距、壟深等影響小麥播種因素的條件都要控制好。一般情況下,70cm的壟距和80cm的壟深,10度以上的環境溫度,10粒左右的小麥種子數量,這些條件最適宜小麥的生成。總之,要有效保證小麥的高產、高質和抗病蟲害性必須要科學種植小麥。
  5.管理好田間工作。第一,要管理好苗頭期的工作。必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冬季來臨之前安排好中耕澆水的工作;二是一旦小麥返青后,要及早安排春耕工作;三是在小麥出苗時,針對斷壟情況安排補苗工作。
  第二,安排好灌溉工作。一旦小麥缺水,極容易影響小麥的蛋白質含量,造成小麥營養價值流失。因此對小麥進行合理灌溉,用灌溉來保證小麥籽粒質量。同時,每個地區的降雨量也不盡相同,對于那些降雨量不足的地區,可以對小麥進行人工灌溉,以保證小麥生長所需的水分。
  第三,安排好施肥的工作。首先,在種植小麥之前,對種植小麥的土壤施加遲效性肥料;其次為保證小麥種子能正常生長發育,要在播種時施加肥料;最后根據小麥在不同發育階段進行合理追肥,以保證小麥的抗病蟲害能力和產量質量。為種植戶上一道保險。
  二、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手段
  1.化學防治手段?;瘜W防治的定義是指借助農藥的作用來防治小麥發生病蟲害。如在小麥播種前,用農藥將小麥種子噴灑一輪后將其攪拌。在堆悶2至3小時后再安排播種工作。這樣做可以預防蠐螬,以免小麥受到傷害;每667平方米的麥田要用50克兌水稀釋25%鐵銹寧可濕性粉劑后對小麥進行噴灑。防治小麥患銹病和白粉病;用水稀釋樂果乳油再對麥田進行噴灑可以防治小麥蚜蟲??傊?,根據小麥生長的實際需要借助農藥進行除害。
  2.物理防治手段。一般情況下,采用物理防治是很消耗人力和物力的。物理防治的手段有劃鋤、除草等方式。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一旦不及早對小麥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那么雜草生長速度會大大加快,遲早會造成雜草影響小麥生存空間的現象出現。致使小麥出現病蟲害。物理防治手段是保證小麥不得病蟲害的有效舉措。可以為小麥的發育爭取到一個良好的生長空間。防止小麥發生病蟲害。
  3.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手段是指根據自然界中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食物鏈作用來防治小麥蟲害。小麥最主要的蟲害是蚜蟲,而自然界中蚜蟲的天敵分別是草蛉、蚜繭蜂等生物。因此利用天敵的作用,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草蛉、蚜繭蜂等生物來處理蚜蟲,保證小麥的健康成長所需的空間。
  4.農業防治手段。農業防治手段是指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通過控制好播種時機和田間管理等方法來保護小麥的生存空間。根據不同地區自身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選擇合理的科學的播種時間,可以有效避免小麥銹病、枯病等病蟲害的出現。田間管理工作,則要及早鏟除開感染病害的植株,以免其它小麥被傳染。
  三、結語
  小麥作為我國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糧食安全中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保證小麥在種植生長過程中運用先進的小麥種植技術,加強管理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保證小麥在生長生育過程中不受少受病蟲害,從而有效保證小麥的產量質量。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是一項目專業性的工作,因此種植戶必須在小麥種植前,選擇優質的小麥品種,保證小麥能科學選種,采用合適的耕作方式,科學地播種,管理好田間工作。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根據小麥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技術手段,避免小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病蟲的傷害,造成小麥減量,營養質量下降。給種植戶蒙受經濟上的損失,為國家糧食安全帶來隱患。因此必須要重視推廣先進的小麥種植技術,傳播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保證小麥的質量和產量。
  參考文獻:
  [1]孟自力;閆向泉;朱倩;倪雪峰;賀群領;朱偉;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8(5):50-51.
  [2]文麗偉;小麥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種子科技;2017(9):115-118.
  [3]劉亞配.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 種子科技,2018(9):93-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