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微課課程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目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塑料成型模具》課程教學的現狀出發,在課堂理論教學中使用CAD/CAE/CAM技術,通過圖片、動畫、注射成型案例分析等形式輔助教學,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課堂模具拆裝實訓、課程綜合性實習周、模具企業參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課程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探討了對課程進行微課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革方向。
  關鍵詞:高職微課;塑料成型模具;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教育手段的不斷更新,高職的教育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向高職課程教學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新的挑戰[1]。傳統的高職課程教學工作從內容、形式到手段都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才能適應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結合目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要求,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專業近年來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我們通過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完善,調整專業教學計劃。同時通過調研走訪,根據目前滁州本地及周邊城市就業市場對于塑料模具專業人才的需求而適時地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了塑料成型模具課程。但是,一方面由于該專業涉及面廣,塑料成型模具這門課程所占學時極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塑料成型模具課程內容繁多,實踐性強,加之此領域中各類技術革新日新月異,僅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已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加之依照目前高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相關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調查分析本專業學生就業的相關工作崗位和相關職業資格,并對結果進行整體分析,按照真實的工作環境為依據整合課程相關的知識點,并重新構建出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重新按照工學結合的要求設計相應的學習性工作任務,真正實現“做中學、做中教”[3]。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在規定的教學時長內能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塑料成型模具課程的知識,不斷改進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課題。
  一、《塑料成型模具》課程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本校在大力進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項目建設,依托于此項目,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專業也加快了課程教學改革。面對《塑料成型模具》課程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筆者通過對本地二十余家模具企業進行實地走訪,緊緊把握高職高技能型人才培養這個目標,以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依托,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進行重新構建[4],將課程“理與實”兩方面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組合,在理論課程課堂教學環節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制作適合高分子專業學生特點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動畫、三維軟件等形式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增加實踐課時在總學時中所占有的比重,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和內容,例如根據教學內容實時開展針對性實踐訓練項目,如講到模具結構時,安排模具的拆裝實訓。在課程結束前,安排課程綜合性實訓環節,組織學生進入校內模具生產企業進行實地實習實訓,在企業技師的指導下按照模具生產的各個環節逐步分解學習,這些都有助于將課堂教學中所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更好地提升崗位專項技能。
 ?。ㄒ唬?在理論教學中引入CAD/CAE/CAM技術
  根據前期對滁州本地多家模具企業調研的結果發現,CAD/CAE/CAM技術已經在企業生產中被大范圍使用,如,三維CAD/CAM 軟件在模具設計過程中應用普遍,企業在對塑料注射產品的設計中根據各自的特點選擇UG、Pro/E、SolidWorks等軟件。而模具CAE技術在生產大型復雜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對產品質量要求比較高的場合,需要進行CAE分析以確保注射制件的質量,同時通過CAE過程分析可以在生產前優化注射工藝,此過程中,應用的軟件以 MoldFlow 為主[5]。所以,課程教學時,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適時地插入三維建模實例、CAE 分析實例的講解,由于這種方式比較直觀,學生能通過豐富的實例和三維動畫演示強化對于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以此對注塑機、模具的動作原理、注射工藝參數的設置等加深理解。
  在理論課講解模具結構時,可以采用三維動畫來輔助學生理解,由于塑料制品結構多具有復雜性,導致塑料模具結構復雜,如果只借助教材上的二維剖面圖等形式來理解,即使是工程制圖基礎比較好的同學也會感覺很困難,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只借助二維圖也很難講清楚結構,借助于 Pro/E、UG、SolidWorks 等三維軟件,能夠根據課程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展示出模具的三維結構、各個系統的組成、動作過程,再對應二維模具裝配圖講解,利于學生理解。在講解模具推出機構模型時,可以通過三維動畫形式全方位動態直觀地展示模具推出機構的結構和動作過程,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對應二維的模具裝配圖講解每個零件的作用、表達方法,便于同學理解和掌握。
 ?。ǘ╅_展多種課程實踐教學
  通過理論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三維軟件等輔助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但是最重要的還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活動中將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
  1.充分利用校內模具實訓室資源,安排學生在實訓課上進行模具拆裝訓練及模具安裝調試訓練,同時在實踐訓練中聯系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并通過講解、提問、練習等方式強化,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2.充分利用本校校內實訓工廠的資源,安排集中性的實訓周,本校校內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內模具工廠可以提供綜合性的模具實習實訓,從選擇模具材料開始,到模具結構設計、模具零部件加工、模具裝配調試各個環節一體化,讓學生能對模具的整個加工過程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
  3.充分利用滁州本地模具企業資源。滁州是全國聞名的家電生產基地,聚集了西門子、康佳、揚子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與此相配套,滁州也有大量的模具企業,通過安排學生去模具生產企業參觀,了解真實的企業環境,了解行業最新的模具生產工藝技術。   二、《塑料成型模具》微課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微課是一種運用了信息技術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微”字即表示了其教學內容較少、教學時間較短、資源容量有限等突出特點。目前國內高校的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針對高分子專業課程制作的微課視頻,但是其中占大多數比例的微課視頻都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某個概念進行講解,缺少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并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6]。把微課課程教學資源當作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在課前通過微課資源將學生引導到一個特定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觀看相關的微視頻資源了解將要學習的課堂內容,并且啟發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學習,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資源進行測試和反饋,結果由老師及時點評。通過這種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研方式將有突破性的革新[7],建立的微課平臺將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教師也可以及時按照實際情況調整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反思,實現更具時效性的反饋與調節。從這個角度來說,開展《塑料成型模具》課程的微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通過此次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建立相關的教學資源,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進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
  三、 微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
 ?。ㄒ唬端芰铣尚湍>摺肺⒄n資源構建
  針對《塑料成型模具》這門課的微課教學資源的重組,應該首先確立微課資源平臺的建設原則,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再結合課程的特點,以“一章一專題”作為基本原則,對課程主要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將課程教學內容以章節作為專題。以此,原有的教學內容可以重新構建為注射成型專題、擠出成型專題、氣輔注射成型專題等幾大部分,在具體每個專題教學內容的構建上牢牢抓住教學重難點,挑選一些典型的知識點制作微課小視頻,視頻時間可以很短,但需要講解清楚每個知識點,依據課程的教學內容由若干微視頻構成一個教學專題,這樣一門課程在制作完成后即是由若干微課系列所組成,能夠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
 ?。ǘ端芰铣尚湍>摺肺⒄n教學資源開發
  微課教學資源的開發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工程量巨大,單單只依靠主講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為完成此項工作,需組建一個專業團隊,此團隊成員需包括熟悉課程教學內容的專業課教師,主要負責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課件制作,微課視頻腳本制作、錄制、相關輔助資料的撰寫等工作,同時,還需要專業的微課制作團隊來協助進行視頻錄制、后期制作剪輯等工作,兩方面必須通力合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ㄈ┪⒄n教學模式的探索
  針對微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首先把微課短視頻作為學生課前作業布置給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緊接著在課堂教學時,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模式,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可在課堂上按照微課教學內容設定學習情境,構建真實的生產任務,將學生分組開展小組討論、分析、總結、匯報等形式的自主學習,教師適時進行總結引導,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了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和主持人角色,學生則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去學習思考,學生也要努力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需要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去掌控課堂。課程的評價方式也可以由原來的教師單方評價改為教師和學生的雙方評價,提高評價的客觀性,更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 結語
  目前本校《塑料成型模具》課程教學改革正在逐步進行,且已取得一些成效,在課程理論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引入CAD/CAE/CAM技術,通過圖片、動畫、注射成型案例分析等形式輔助教學,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課堂模具拆裝實訓、課程綜合性實習周、模具企業參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課程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將二者有機結合,將成功推動以微課為主導的下一輪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吉曉莉.《塑料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82-83.
  [2]  秦少雄,曲寶龍,廖海星,等.《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2011,(2):126-128.
  [3]  賈志欣,劉文,李繼強,吳紅兵,童森林.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塑料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模具制造,2011,(6):88-89.
  [4]  王謙.高職《模具CAD/CAM》課程“三段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河北職業教育,2018,2(2):54-55.
  [5]  任長春,單以才.高職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模具工業,2012,38(11):68.
  [6]  陳劍玲.高職模具《塑料成型技術》微課教學應用探索[J].模具工業,2016,(6):73.
  [7]  斯小琴,陳大偉.基于超星泛雅平臺的大學物理實驗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及教學實施[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122-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1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