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問題與生態水利工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能夠提供大量的電能,方便了農業的灌溉,還能夠起到一定防治水患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水利工程建設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诖?,以下就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問題與生態水利工程進行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意義;生態問題
  隨著低碳環保概念的不斷深入,水利工程建設必須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同時需要探索建設生態型水利工程的方法,合理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保證生態環境系統良性循環,從而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的意義,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問題以及加強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旨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
  1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原則
  首先,保護和恢復多樣化河流的原則。每條河流的形狀、流水狀態、土壤狀態都不一,每條河流都具有多樣性,因此,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時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據每條河流的特征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這樣能夠使河流的獨特性和多樣性被保留下來;其次,保持和維護河流自我恢復能力的原則;水利工程對河流環境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復能力進行恢復,河流的自我恢復能力不僅可以減少水利工程對河流環境的破壞而且還能夠減少人們對這種破壞后的人為修復,總而言之,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復整個水域生態系統為目標的原則。河流創造的不僅僅是河流生態系統,它與周邊的森林、田地、鄉村、城市等還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所以在生態環境建設中,要考慮到河流與森林、田地、鄉村等要素之間的關系。
  2水利工程建設對于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2.1對河流水域的影響
  由于興建水利工程對于河流形成一定的攔截作用,降低了河水的自由流動,進而降低了河流水體與大氣以及土壤之間的交換能力。如果河流中被排入污染物,那么污染物將會很難進行擴散,不利于污染物的分解,同時建設水利工程提高了水體的儲蓄量,大大增加了水庫周邊地區的蒸發量,使得該地區降雨量增多,氣候發生改變。
  2.2對生物物種的影響
  水利工程一般都有水溫收集設備,在強烈的太陽光的照射下,水庫中的水體會快速吸收太陽能,迅速升溫。進而導致水庫中的水體溫度高于河道內的水體溫度,這一溫度差將嚴重影響河流中的生態穩定性。再加上興建水利工程會使得離洪泛區與灘地相互分離,減少了堤防內部的各類植物的生長,使得以草為食的動物大量減少,降低了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再加上興建水利工程會排放各種污染物,這些污染物被排放到河道中,引起水中生物的大量死亡。
  2.3對社會生態的影響
  興建水利工程不但大量占用有限的土體資源,這就導致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庫區內的耕地、房屋建筑以及歷史古跡造成嚴重的破壞。前郭縣作為一個歷史名城,松花江和嫩江分別從這里穿過,同時全國第七大淡水湖—查干湖就位于這里,因此當地很多人都聚居在河流周邊。因此興建水利工程會破壞前郭縣的社會生態環境,造成大規模的移民,再加上前郭縣民族眾多,移民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民族矛盾。
  3加強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的措施
  3.1因地制宜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自然界不存在兩條一樣的河流,即使對同一河流在不同的區域其特點也不同,因此在進行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時必須因地制宜,對該區域進行充分的考察,充分的尊重該河流在該區域的美學價值與自然屬性,最終形成最好的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方案。對自然河流實施控制是傳統的水利工程設計的特征。而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要求水利工程師樹立新的理念,放棄傳統的控制自然界理念?;谌祟惒豢赡芤揽孔约旱牧α縼砜刂谱匀唤?,所以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才是人生存發展的最終目的。
  3.2加強岸坡防護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系統沖擊最大的是岸坡防護結構。水陸交錯帶是水域中植物繁茂發育地,為動物的覓食、棲息、產卵、避難所,也是陸生、水生動植物的生活遷移區,至關重要。因此,岸坡防護工程的設計應從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建設要求出發,采用與周圍自然景觀協調的結構形式,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確保生態和景觀的護岸形式多種多樣。在典型的岸坡防護結構中,可盡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濾和墊層結構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構件和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盡可能避免使用硬質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漿砌塊石等,為植物生長,及魚類、兩棲類動物和昆蟲的棲息與繁殖創造條件。
  3.3強化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污水棄渣進行妥善處理
  基于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的特殊性,可以采取自然沉淀的方法來處理污水棄渣。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建立化糞池與簡易的廁所來接納工程施工區域的污水,從而達到防止污水對河流下游的居民造成影響。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還應該考慮棄渣的堆放,必須確保施工區域原有景觀在施工完成后能夠恢復;首先開挖耕地的表土耕作層,并將開挖出來的表土耕作層做妥善的保管,以便在工程完工后用于覆土使用。
  3.4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的監測
  對已經或者正在建設的水利工程,應該建立相應的環境監測項目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須遵循環保的標準。在該指標體系當中對相關監測人員與單位的職責應該做明確的規定,這樣出現當出現問題就能及時的找到相關的責任人,使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
  4水利工程開發與生態平衡的有機結合
  4.1 水利工程不干涉自然生態物種多樣性
  我們在建設適合人類使用的水利工程,其實就是在改造河流周圍的環境,不論是植被分布問題還是河道高度角度問題,我們對這些因素加以改動就破壞了原本適應這里生態環境生物的生存,直接影響到了物種多樣性,破壞了生態食物鏈,就會導致當地物種單一、生態種類滅絕的惡性問題。因此,我國環境專家認為水利建設不應該去影響自然生態物種多樣性,就是在不大量改造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在不干涉自然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在不破壞自然的情況下去使用。水利工程的建設是為了解決人們的民生問題,但是如果破壞了自然生態就成了舍本逐末殺雞取卵的行為,是不利于我們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因此,我們在今后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設的計劃上就要結合自然環境進行考慮,不破壞自然的情況下結合自然進行水利建設。
  4.2 降低工程占地面積保護自然環境
  我們常說自然演化是有理可依的,因此自然河道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我國科研人員經過一系列研究發覺這類自然河道是最適合目前河流情況以及周圍生態結構的自然性水利工程,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破壞原本就存在的河道,而是在原有的自然河道基礎上加以少量施工和改造,以達到水利工程的目的。不大興土木建設水利工程就能減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積,從而保護了河道附近的生態環境,并且施工投入更小,效果更好。因此,現在我們的水利工程提倡小而巧,結合自然保護生態。
  5結束語
  我國環境保護形勢并不樂觀,尤其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河流水域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采用傳統的方式來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不僅會加重環境的負擔而且還會使水資源問題更加嚴重,最終使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而采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來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不僅能夠實現了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且還保護和尊重了自然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洪浩波.淺談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水利工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7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