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古以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在人們學習中的重要性,它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生;語文
課內閱讀為我們大家所熟知,關于課外閱讀曾經有人說過:“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庇纱丝梢娬Z文教學局限在課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應源于課外閱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彼晕覀冊谶M行語文課外活動教學時應把課外閱讀列為主要內容之一,把課外閱讀作為語文知識的補充和延伸。
一、閱讀對人的影響
(一)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生發展個性
擴大孩子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孩子的個性健康、順利地發展,閱讀好的書刊、作品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個人的素養和修養,開闊一個人的視野,使人的心理品質比較健全。而整天埋于題海,不關心世事的孩子其個性往往比較憂郁、孤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學會因材施教,擴充孩子的課外閱讀量,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獨特的個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ǘ┱n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
大多數學生都會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英雄形象或學習的榜樣,而老師、科學家、工程師等這些崇高的職業人士往往會成為他們學習和崇拜喜歡的對象,相當一部分學生是通過閱讀各類書籍認識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并積極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及行為方式上。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課外拓展和延伸,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課內閱讀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相當明顯,但如果沒有課外閱讀的輔助,不管課內閱讀的效率有多高,都不會收到明顯的成效。要訓練和培養學生閱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課外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具備較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
(四)課外閱讀有利于各科的學習
課外閱讀不僅有利于語文水平的提高,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多正面影響。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學生會將自己從課外學到的知識融匯到他們從課內書籍中所獲得的知識中去,融會貫通,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使知識更加牢固。
(五)課外閱讀有利于智力的開發
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們的智力背景,書讀的越多,知識面就會更開闊。同時會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頭腦,使他們的思維更活躍更具有靈活性。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這條途徑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思維也相對靈活起來,這就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智力來源。
?。┱n外閱讀對學生一生的影響
小學的語文教學是為了培養能夠領悟祖國文化魅力,建設個人語言文化家園,與時代文化交互共鳴的語文愛好者,而不只是單一地為了培養專業的語言學家和文學家。小學階段是人的記憶、學習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們閱讀一定量的經典名著,接觸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從而匯集大量的語言和思想資源,這些對人的終身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教師怎樣有效的指導課外閱讀
(一)課外讀物的選擇
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應以兒童文學為主,因為兒童文學家在創作時都有自己較為明確的讀者對象定位,在內容上比較適合兒童的口味,從而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小學低年級應以圖畫書作為學生閱讀的主體,小學中高年級可閱讀一些經典的長篇作品。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
(二)教會學生如何讀書
?。?)指導寫讀書筆記,可以記的內容有:語文基礎知識、優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好的開頭和結尾、精辟的議論以及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或趣聞、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跡及豪言壯語等。
?。?)指導記錄的方法:a、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用“△”或“○”等表示重點詞的符號表示重點詞句(這種方法只能用于自己的書籍上);b、寫讀書心得即讀后感,只要抓住原句的要點,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剪貼有價值的閱讀資料:剪貼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閱讀時,學生要學會把自己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貼在課外閱讀本上,同時指導學生們貼時要認真保持本子干凈整齊,并鼓勵他們用彩筆畫上花邊。這樣一來學生的讀、剪、貼、畫的能力都得到鍛煉。
?。?)學會閱讀評價:閱讀評價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自身閱讀效果的評估與檢查,并通過這種評價結果反饋,促使閱讀者及時調整閱讀過程,有助于閱讀質量的優化。
?。ㄈ┡囵B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量有著積極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形成,則會成為一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因此在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要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反復觀察的好習慣,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種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反復細致的觀察抓住事物的本質和特點,在頭腦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形象;要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每讀一本書一定要認真讀完,不要只翻主要情節,還要提倡動筆,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指導學生讀書要邊讀邊思考,觀察事物要注意分析;要培養學生愛護書報,注意用眼衛生,對公共的或別人的書報更要注意保護;要注意閱讀姿勢,不要躺著或歪著頭讀書。
讀萬卷書才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課外閱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是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它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的共同關注。與書為友,和孩子同讀,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徜徉在書的海洋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 田克勤.學習理論大家談[C].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2-14
[2] 韓吉人.論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教育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