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西北偏遠地區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成長的影響日趨重要。本文以寧夏西吉縣三所典型小學為例,采用問卷調查法與走訪調查法,對三所小學的四至六年級學生進行隨機調查,走訪典型學生家庭與教師。研究表明,小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較濃,但課外讀物匱乏、種類單一、數量偏少,學生閱讀方法不當、缺乏主動性、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且存在學校、教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等問題。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限制,小學生閱讀環境不佳,學校、教師、家長和小學生在課外閱讀資源的獲取、習慣養成、閱讀指導和規劃等互動機制不健全,小學生課外閱讀教育被忽略。最后針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小學生課外閱讀環境、培養閱讀習慣、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偏遠地區;小學生;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15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75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池田大佐所言:“一個國家沒有書籍,等于是沒有主人,讀一本書如同人生中插入一根鋼筋,會堅強不倒的”[1],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各國對兒童閱讀教育重日趨重視,英國政府號召將閱讀進行到底,提倡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樂趣,為了汲取信息、滿足興趣、享受愉悅,為了擴充經驗和見聞而努力成為一個自覺的讀者”;法國規定“學生在小學畢業時,應當能夠較全面的掌握閱讀,并且培養閱讀興趣”[2]。我國臺灣地區為兒童閱讀投入很多精力[3-4],其他省市學校亦在學生課外學習方面做了諸多探索[5-7]。本文以西北偏遠地區寧夏西吉縣三所典型小學為例,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研究,針對現狀問題與成因提出相應對策,為偏遠地區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閱讀環境創造與資源建設提供參考。
  1 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調查
  為調查寧夏偏遠山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抽取了寧夏西吉縣A、B、C三所小學的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共280名學生,每個學校的每個年級隨機調查約30名學生。采用問卷填寫和隨機采訪的方法進行了現狀調查。其中,走訪調查教師15名,學生及其家長30名。調查結果表明,三所學校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與認識大致相同??傮w上91.11%小學生比較喜歡甚至非常喜歡課外閱讀,在閱讀中感覺快樂(72.22%),六年級學生較四、五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濃;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課外閱讀可提高語文成績(44.44%)或者豐富知識(42.96%)。
  1.1 課外閱讀內容及時間
  在課外閱讀內容與時間方面,70.37%的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科幻故事等故事書為主,其次為漫畫(20%),僅有6.67%的學生傾向于學習輔導書。在閱讀時間方面,大多數學生選在周末、課外休息時閱讀課外書,僅7.78%的學生有睡前閱讀的習慣;有31.48%學生堅持每天閱讀,且每天的閱讀時間多在15~30分鐘左右(73.34%),日均閱讀時間偏少;66.67%只是每周或者偶爾閱讀,還有少數學生不讀課外書。
  1.2 課外閱讀資源與習慣
  在課外閱讀方式與習慣方面,除部分需在學校閱讀興趣班、教師要求或家長監督下閱讀外,80%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在課外閱讀過程中,58.88%學生有摘抄好詞好句或寫讀后感的習慣,其他學生只是隨便看看、無做筆記的習慣。在課外閱讀資源與閱讀量方面,三所小學學生平均每學期的閱讀量相差較大,六年級學生的閱讀量總體上較四、五年級稍多,且近一半的學生每學期的閱讀量不超過2本書。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多來于向同學、朋友或從圖書館借閱,也有15.19%的學生會購買課外書;22.22%學生會經常逛書店,但有21.85%家附近無書店。
  1.3 課外閱讀環境調查
  根據問卷調查與隨機走訪教師、學生與家長分析得,三所小學學生課外閱讀條件與環境并不理想。僅有少數家長會經常督促并與孩子一起閱讀,而超過一半的父母僅偶爾督促孩子閱讀,有51.85%的父母從來沒有和孩子一起閱讀過。調查的三所學校的9個班級中僅有A小學的六年級老師每天布置課外閱讀作業;有2個班會偶爾布置課外閱讀,調查的其余6個班級老師未布置過課外閱讀。
  2 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2.1 存在問題分析
  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較濃,但并沒有正確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較盲目,目的不夠明確。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較少,以休閑娛樂類讀物為主,網絡媒體對小學生課外閱讀影響也較大。此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有效的計劃與交流,閱讀深度不夠,不能充分利用精讀、略讀、瀏覽、泛讀和快速閱讀結合的方法進行課外閱讀??傮w上,小學生課外閱讀環境不容樂觀,學校、學生、家庭相互之間缺少互動。學校、教師對課外閱讀教育重視度不夠;大多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低,閱讀學習意識差,家庭藏書量少、閱讀環境差。此外受新媒體的影響,整體社會閱讀氛圍不濃。
  2.2 問題成因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與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但總體的投入水平還是較低,對學生閱讀場所設施及圖書資料補充的投資遠遠不夠。由于地處落后偏遠的西部山區,學校硬件設備不齊全,教學資金短缺,學校閱覽室圖書陳舊、種類和數量偏少,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且部分書籍偏難、無人問津。同時,對積極開展“額外”教學的教師和學校沒有獎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和教師的積極性。
  小學生易于接收新鮮事物,且從眾心理也使得學生的許多閱讀內容是“現在流行”,只關注讀物的趣味性,而忽略了知識性;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低,比起閱讀來,學生更容易被電視,卡通漫畫、電腦游戲等直觀、有趣所吸引。同時,家庭經濟能力和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多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是“不務正業”,忽略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且缺乏與孩子、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   3 改善小學生課外閱讀對策措施
  3.1 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
  提高社會總體上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認識,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保證書源豐富、圖書館制度健全,充分利用現有多媒體資源;做好各年級學生的學期課外閱讀計劃,在學期課時安排中給予課外閱讀活動一定的時間,開辟出一定的課外閱讀空間。教師自身不斷學習和進步,增強對學生的影響力和示范作用,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授予學生方法,讓學生會如何有效的閱讀。此外,家長應積極參與到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多方互動、溝通中,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孩子學習、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明確家長教育職責。根據家庭經濟水平,盡可能地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并以身作則主動開展文化知識學習,與孩子一起閱讀學習。
  3.2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興趣是內發性的學習動機,是一種最積極的學習動機,因此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應抓住學生心理特點、用知識的力量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學習、生活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制定具體的讀書目標,養成有步驟的、邊讀邊想、讀寫結合的習慣。
  3.3 重視閱讀成果展示和激勵
  學校與家庭鼓勵學生建立閱讀檔案,記錄自己的閱讀成長過程,并對定期交流、總結。學校會同老師、家長多舉行閱讀交流會、開展手抄報制作、以讀書為主體的創作活動等,使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4 結論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本身多方的積極參與,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資源和圖書閱覽設施;教師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做到耐心指導、耐心培養;家長為孩子提供和創造閱讀條件,在課余時間督促孩子進行閱讀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去,在閱讀中感受語言魅力、知識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韋志成.現代閱讀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紅麗.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調查與優化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盧蕓.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大連市試驗小學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08.
  [4]張艷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以濟南市X小學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周弦.昆明市校學生課外閱讀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6.
  [6]馬麗娜.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東門外小學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7]馬曉鈺.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環境問題探析——以青海省化隆縣農村為例[D].吉林師范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6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