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西北的春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還沒準備好,日子總像流水,匆匆又匆匆……
  西北的春天是被肆無忌憚的風沙催來的,于是情緒總是飄忽不定,還挾著拒人千里的高冷;看得到的是忽而天碧云青,倏地就從遠山巔跳出一團惹人的風沙,瞬息枝傾草斜,沒一陣兒,開著窗的屋里就擠滿了風的土腥味,畢竟我的小房間開不了這么多人的派對。
  幾只早燕像一抹黑色的閃電,自眼前掠過,它們確乎是春天進行曲的前奏??!垂柳枝條還沒來得及抽青,生硬的土黃色的老枝正斷斷續續地蛻皮,正如美人入浴之前要解了高挑的發髻,執了梳子將垂在腰際的青絲一一捋順。
  不經意間瞥見野麥青黃,忽有忽無的生機,其實是在人心底生發出的。然后緩緩地抬頭,那成片成片的黃土地,應是少有的溫帶季風氣候和大陸性氣候合作的產物,倒像晴空下泛起漣漪的土黃色的湖面。
  憨厚的牛哞聲,借著南風吹到山麓還停不下來,微飔倚著人的皮膚,撒嬌打滾,那種麻癢的感覺,是早春特有的。黃昏時候,落霞站在西天,遙望著稀疏的槐枝間掛著的月亮,唱起一首不帶感情的歌,最讓人感動。掖了衣領回家的時候,才感到后悔,冰皮解凍,河水泠泠,月影在水流中散亂。岸邊,卵石擊水聲微微作響,暖人的牧歌唱起時,我拍手奏以清新的和音。
  近來,又落雨了,淅淅瀝瀝,仰望天青色,疏密有間的雨絲浮在臉龐,好似嬰孩酥潤的小手。而校園里裹著微塵的古樹,也洗盡鉛華,生機煥發。青色也漸漸從樹根旁鉆出,圖書館前柳條泛綠,就連柵欄上的紅銹,也懂人意,在雨的浸染下,變得精致可愛。
  再過些時日,便總能感覺到身邊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然而,開口時,卻有欲語忘言的感覺。諸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屬的古風春意灑在心間,卻道不出,是極惱人的。倘若有暇獨立在高樓上,極目遠眺,南山腰際點染的幾處淡粉,半遮半掩的,像及笄少女,不忍酌得酡紅。不由生發出遠足的念頭,騎了單車,約兩三舊友,直奔鄧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大概是上蒼賜予桃最美的特寫鏡頭,這株帶著野性的溫柔之花仿佛永遠定格在先秦的那一卷繾綣水墨中,在歷史的吟誦中,暈開醉人的漣漪。
  拾級而上,山氣襲人,游人耳頸溢著香汗,駐足微喘,忽然注意力被山鳥的求偶聲撩去了。躺在空曠的草灘上,身子似乎被緩緩頂起,眼睛微瞇,小憩之余會發現,草萌木長,柔云在山谷間跳蕩,花開之聲清新得發軟,倒映的樹影在清風的招惹下留下碎了一地的陰涼。
  再起身徐行,置身桃林中猶如進入仙境,環顧四周,豐腴的花骨朵鉚足了勁,幾欲崩裂。已綻的花容姽婳,姿態娉婷,將臉湊到近前,手指扇動,沁人的馨香早祛了一路的疲乏,花蕊晶瑩,猶如桃美人的玉淚。桃林深處,忽來幾聲孩提嬉鬧聲,老人飄遠的秦腔音調,大有幾分“樹深時見鹿”的意味。
  緣木而下,山徑錯落,松柏蒼勁,針葉鮮翠欲滴,若是能在山下一瞥,定成了一幅深遠的山水畫,于是陶公在孟秋吟詠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春天便有了新的意蘊。
  而青陽的夜晚,在我看來有一種模糊的神秘感。下了晚自習,只身泡在街燈通明的長街,總有些不自在。等到萬籟俱寂,橘色的燈也合上眼后,月光臥在樹杈上,折射出若有若無的綠光,將軟嫩的枝條輕拽到眼前,它們抽芽的聲音,在耳邊劈啪作響,夜嵐涌動,此時才是自然的狂歡。
  新蟬已經按捺不住,唱了半宿,流云環游世界的腳步聲,細心點是能聽得到的。這么美的夜,如此美麗的春天,勾起心中一江春水,在月光翕動時,載著花香,乘著草綠,揚著所有美好愿景的風帆,向東漂去……
  因此這個春天不光有了春天的春天,更有了生長著萬物的靈動,而我筆下的素箋,也有了生命的花蕾。為了歌頌青春,尋找成長的火種,將年輕植根土壤,在內心的祈愿下,攜了勇敢,帶上初衷,大踏步地朝春天走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15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