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供應鏈逆向物流分析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可持續發展下的供應鏈逆向物流的產生定義及發展,分析了供應鏈環境下的企業逆向物流、區域逆向物流和社會逆向物流的現狀,針對現狀分析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供應鏈;逆向物流;發展趨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169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供應鏈全球化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全球化供應鏈競爭環境下的制造企業產品產出量與企業規模也在不斷增大。巨量原材料消耗與在供應鏈正向物流的作用下流入市場的產成品報廢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
   黨的十六大強調指出,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要求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堅定的走下去,這與逆向物流息息相關。
   逆向物流是與傳統供應鏈相反,包含了產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廢棄物處理、在處理、維修與在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動。企業通過這一過程中的物料回收再利用,使物質和能量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是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部分。
  1 供應鏈逆向物流
   供應鏈逆向物流是指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貫穿,由供應鏈下游逆向上游,為了重新獲得廢棄產品或有缺陷產品的使用值,或者對最終廢棄物品進行正確處理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構成的網鏈結構。供應鏈在供應鏈逆向物流的補充下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是的過程,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統一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供應鏈逆向物流的核心組成內容是產品回收、逆向物流、檢測和分類、再制造或處理、分銷和銷售。結合供應鏈逆向物流的觀點及概念,可將逆向物流的路徑分為原路徑回流網絡、新路徑處理網絡、重復路徑處理網絡三種。原路徑回流網絡,是指完全逆著供應鏈的物流系統逆流而上,下游企業把回流物品直接遞給上一級企業,即最終用戶—零售商—分銷商—制造商的回流網絡。這種路徑適合不需任何處理或簡單處理就可職級再利用,如可回收包裝等。新路徑處理網絡,其網絡需重修構建,此路徑所處理的材料大都是低值產品,如紙張、塑料等。此路徑下的材料需要大批量的處理才能形成規模經濟,回流才有意義,所以回流網絡的聯結點以靠近顧客群為原則來設計。重復路徑處理網絡,與原路徑回流網絡基本結構一致,其區別在于重復路徑處理網絡需要對回收材料進行處理,回收的起點除了最終顧客,也可以分銷商、零售商等多種形式出現。
  2 供應鏈逆向物流現狀
   供應鏈逆向物流按其作用域的范圍可分為供應鏈環境下的企業逆向物流、供應鏈環境下的區域逆向物流、供應鏈環境下的社會逆向物流三大類。
   供應鏈環境下的企業逆向物流,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生產加工過程,直到最終流通至消費者手中,每個環節都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導致資源浪費甚至污染環境。隨著國家對資源與環境的重視度不斷加強,我國企業也開始重視起來,目前已有些大型企業開始投資廢棄物回收業務,如數碼產品回收,廢舊家電回收等。此類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成本較低,利潤較大,成為企業回收的重點。對于那行需耗費重資處理再造成本較高的產品,企業都還在摸索階段。
   供應鏈環境下的區域逆向物流,生態工業園的建設。長期以來,末端治理一直是工業重污染的解決方案,即污染后處理模式。近年來,一種基于工業生態學理論的生態工業越來越收到關注,是一種工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生態工業園應運而生,其理念認為工業系統可看作一個生態系統,可像生物生態系統中那樣循環運行,系統中的物質、能量、信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供應鏈環境下的社會逆向物流,按回收物品重新利用方式分為直接再利用,如包裝材料、瓶子等;維修再利用,如已壞家電修理恢復再使用等;再制造利用,如電子產品,通過拆卸、替換等工序形成新產品等;再生,如紙品等資源經處理后循環再利用。國外管理城市垃圾的政策是:盡最大可能回收利用廢棄物,將環境污染減到最低限度。在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實行家庭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德國工業垃圾如金屬、廢機油、廢汽車等回收利用率接近100%,對企業和個人廢棄電子垃圾和廢舊家具,采用統一收集、集中處理方式進行管理。我國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根據不同種類的回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但在實施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3 供應鏈逆向物流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要求,供應鏈逆向物流的發展仍將繼續。根據我國供應鏈逆向物流的現狀分析,未來發展應注重以下幾方面:(1)供應鏈逆向物流網絡的組建,逆向物流網絡與正向相比,其復雜度增加,如何構建一個快速回收處理再制造再利用的物流網絡非常重要。(2)回收處理技術與再制造技術的發展,加快各類資源的回收處理技術發展,使處理成本降低,再利用利潤增加,才能驅動企業構建逆向物流網絡,促進供應鏈逆向物流的發展。(3)相應政策,國家應制定相應政策,尤其是激勵政策,刺激企業從事逆向物流的發展。
  4 總結
   供應鏈逆向物流不僅可以響應可持續發展政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還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優勢,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供應鏈逆向物流發展必將成為趨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在逆向物流方面發展較晚,存在很多缺陷:科技含量低、運營成本高;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強等。如在廢棄物方面,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對垃圾分類,可回收再利用廢棄物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分類有深入的宣傳和嚴格的標準。我國的垃圾桶只有兩種劃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大部分公民無法正確分類并放入。所以我國應加強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與宣傳。對整個供應鏈逆向物流的發展與建議如,從回收角度,應加強人民分類回收的意識;從生產角度,應加強企業研發制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從再利用角度,應提高各類資源回收處理的技術,努力實現低成本高利潤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龔英.供應鏈逆向物流[M].2008.
  [2]趙軒.供應鏈逆向物流淺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18):122.
  作者簡介:陳珊(1988-),女,陜西潼關人,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4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