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我國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會展經濟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強大的經濟關聯性,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下,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的作用日益凸顯,這為我國會展業發展迎來了的新機遇,但與此同時我國會展業發展也面臨挑戰。對此,文章進行了相關分析,并提出了理論建議。
關鍵詞:會展業 經濟關聯作用 人工智能 大數據
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會展業發展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會展業基于新的產業價值風向標,不斷融合新技術和新要素、創新產業發展業態、催生產業發展新模式,其拉動效應持續凸顯。會展業與其他產業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走向融合,這拓展了會展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會展價值的表現形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會展業的高度契合,提高了會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但我國會展業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迫切需要政府通過改革推進我國會展業的管理機制創新。
會展業的經濟關聯作用
?。ㄒ唬雨P聯產業聯動發展,形成連鎖經濟效應
會展業基本關聯國民經濟中的所有行業,其能在短時間內匯聚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從而形成巨大的連鎖經濟效應。綜合各國測算的會展業關聯效應系數來看,會展業具有1:N的經濟拉動效應,即如果會展業為自身發展帶來的直接經濟效應為1,則會展業為交通、物流、餐飲、通訊、廣告等相關支撐行業創造的間接經濟效應為N。例如,2017年,重慶市共舉辦496次展會活動,其創造的直接經濟收入超過152.8億元,并拉動了相關消費1181.6億元,這一經濟拉動系數約為1:8。同時,會展業還具有強大的旁側效應,如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就業崗位、美化城市環境、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等。會展業因帶動效益高和經濟收益好等特性,成為我國新興引領產業。
(二)深化產業間共融性,擴大產業價值輻射半徑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會展活動的展示功能逐漸被商品化、專業化,并推動了會展活動向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會展業連接了生產與銷售,其涉及參與主體眾多,產業融合空間大。圍繞會展的展示、營銷、體驗等功能,相關產業不斷破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邊界,其逐漸與會展業實現產業融合,從而形成了全新的產業發展形態,這拓展了單一產業形態的市場價值。除“雙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我國還出現了將傳統農業與旅游、會議、節事活動等融為一體的高級產業融合形態。
?。ㄈ┘ぐl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會展業空間集聚效應強,可將不同類型和層次的目標主體匯集,從而形成強大的人流、信息流和技術流,是市場經濟主體進行信息和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參與會展,一方面,企業可利用市場反饋機制,分析消費者需求偏好,減少信息不對稱,從而改進其產品生產、實現精準營銷;另一方面,企業還可以了解行業動向,把握競爭對手發展戰略和產品特點,從而及時改進自身技術、提升產品差異性,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四)擴大潛在市場需求,增加市場經濟成交體量
據英國展會組織者協會(AEO)調查顯示,展會是僅次于公司網站的最有效的銷售方式。會展是人流、信息流和商流的高度聚集區,這種聚集降低了空間交易成本,使供需信息匹配更為準確,從而提高了市場交易的質量與效率。除經濟屬性外,會展業還具有政治屬性,如就經貿問題而組織的大型會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際貿易壁壘,增加對外貿易體量。
新時代下我國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
?。ㄒ唬└骷壵叨戎匾?,會展業宏觀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近年來,會議的經濟和政治功能持續凸顯,在服務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2017年,最新修訂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會議及展覽服務由行業小類調整為中類(會議、展覽及相關服務),會展業的產業地位由此發生質的飛躍;由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制定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第一次正式將會展業納入服務貿易業態范疇。2018年,國務院出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強調發展展覽形式的服務貿易,凸顯了會展業在服務貿易結構優化中的戰略性地位。在此背景下,各級地方政府紛紛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相繼出臺專項資金獎勵、知識產權保護、精簡審批程序等政策法規,從而扶持、引導和規范了會展業實現健康發展。
?。ǘ┤斯ぶ悄茴嵏矀鹘y會展模式,“智慧會展”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在新一輪全球產業變革時代,人工智能成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算法、人機協同、跨媒體協同處理等領域的突破性發展,使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的辨析率分別高達99%和95%,為構建“智能+會展”新業態以及會展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并深刻改變了會展業的服務模式。一方面,新時代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降低了大型會展對翻譯、展覽、安防等方面專業人才的依賴,借助人工智能主辦方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同時也使會展管理更為簡便、科學;另一方面,“會、展、節、賽、演、游”等會展業態的創新發展,為人工智能產業“補短板”和產品應用提供了深厚土壤。同時,不斷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也為智慧會展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因此,人工智能產品的更迭換代,可為參會、參展、參賽客戶提供更加周全且可信賴的服務。
?。ㄈ箻I有機整合三大產業,新型會展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伸
新時代下,會展產業融合成為我國會展業創新發展的新模式。目前,我國會展業融合發展主要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內部融合和外部融合。所謂內部融合,就是會展業通過服務、技術、業務等方式突破單一產業發展方式,實現會展業產業與及其他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如會展旅游、虛擬會展、文創會展等;而會展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融合發展,如農業會展、工業會展,則為外部融合。較單體產業業態而言,會展業融合發展模式豐富了會展價值的表現形式,使不同產業的功能得到提升,也使不同產業經濟在優結構和保增速上實現了新平衡。 ?。ㄋ模耙粠б宦贰痹鎏硇禄盍?,會展“資源粘合劑”功能不斷增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繼續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對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為我國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據統計,2017年我國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面積達38.8萬平方米,其參展項目累計628個。2018年我國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議題相繼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一帶一路”中韓企業高峰論壇等諸多大型國際會議,這進一步加強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圍繞“一帶一路”主題舉辦的各種國際會展活動,既加快了我國會展企業國際化發展進程, 又為各國金融、商貿和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這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新時代下我國會展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ㄒ唬┕芾頇C制改革滯后,難以滿足會展業提檔升級的需求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將會展業視為促進三大產業發展的“副業”,其并未將會展業劃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進行規范和管理。目前,我國對會展業實行分級和分類相結合的審批管理機制,其涉及諸多部門,但因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機制存在不統一,且各相關單位服務會展業的職責不明晰,這造就了政出多門、互相推諉的管理審批亂象。同時,由于會展業歸口管理部門審批規定和所持立場各異,管理部門往往只注重本部門利益,這就導致了批管脫節以及重復辦展、騙展等“權力尋租”現象的發生。迄今為止,我國仍未建立全國性的會展行業協會,缺乏統一的行業審批標準和報批程序將不利于我國會展業的長遠發展。
?。ǘ┐髷祿r值挖掘不足,制約會展經濟發展壯大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生產性服務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展業作為一門關聯性強、產業形態多樣的生產性服務業,其每個環節都匯集了大量數據。目前,我國大數據的價值挖掘與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同時,不同企業、不同部門間利益的不一致,以及各自占有信息的異質性,使大數據技術形成了“數據壁壘”,這增加了數據傳遞與解讀的成本。會展業因專業性強、行業信息封閉以及數據資源離散化,導致金融資本進入風險高,會展主辦方“自掏腰包”、企業自費參展成為常態。數據信息的不對稱、金融機構投資積極性不高,制約了會展經濟的深入發展。
?。ㄈ┐髷祿蔑L險系數較高,影響會展生態圈建設
大數據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在驅動會展業優化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目前,大數據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風險、數據依賴風險和數據道德風險。數據泄露風險主要表現為我國大數據技術尚不成熟,加之數據信息存在商業價值,故而大數據信息平臺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對象;數據依賴風險表現為,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政府、行業和企業對數據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以金融業為例,由于會展數據空白點較多,會展企業、金融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故金融資本對會展業的投資意向小,這就導致了會展業的發展資金不足;數據道德風險表現為,由于市場主體存在數據處理能力不同,且數據信息存在商業價值,大數據技術將會為行業構筑“數據壁壘”,一旦會展數據平臺形成“數據托拉斯”,會展市場就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這將極大危害會展產業的健康發展。
?。ㄋ模怪放戚^少,會展經濟發展質量不高
會展品牌是衡量一國會展業競爭力強弱的重要評價指標。我國會展業發展起步晚,并且會展業一直被視為服務經濟發展的促進手段,這導致了我國會展品牌塑造意識不強、國際影響力低。盡管2017年我國會展業室內展覽面積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國會展服務供給質量仍然嚴重落后于國際會展強國,特別是在會展國際服務采購競標市場,我國會展品牌難以獲得競爭優勢。目前,我國會展業“走出去”僅停留在出國參展階段,其國際會展運作經驗少,會展融資能力不足,故不具備搶占國際會展服務供應市場的實力。此外,會展城市發展存在“重量輕質”現象,這導致了會展城市品牌建設同質化競爭嚴重、自身特色不突出,這也在客觀上阻礙了我國會展業特色化和專業化發展。
促進我國會展業發展的策略
?。ㄒ唬┘涌旌喺艡?,創新“大會展”協作和管理機制
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會展業亟需加快會展管理體制改革。對此,在現行會展行政審批和登記備案制的基礎上,應建立全國性會展政府主管部門,適當下放商務部、科技部和中國貿促會的會展管理權,并將其國際展覽項目的審批權下放至全國會展管理部門,從而簡化審批手續。同時,要積極籌建全國性會展行業協會,發揮會展行業協會的服務、監管和協調職能。在地方,應探索建立會展局(或會展管理辦公室),使之主要負責會展政策實施、行業統計等工作,并要落實會展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可通過研究大型會展項目組織實施、聯合監管和公共服務事宜,在全國推進會展、商務、科技等部門智慧型會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實現會展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會展服務、監管和評估效率。
?。ǘ┱蠒箶祿Y源,充分挖掘大數據潛在價值
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重要性和外部經濟性日益凸顯。新時期,會展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成為我國會展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環節。大數據技術潛在價值服務與會展業的主要方式有兩種:第一,“組織+組織”形式。為整合會展離散化數據資源、實現組織間的數據交互,政府部門、會展行業組織和關聯產業應以互聯網為載體,圍繞會展活動,加強會展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以提高會展服務效率、減少會展交易成本;第二,“組織+平臺”形式。由于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數據分析的成本較高,經濟實力一般的會展行業組織很難承擔高昂的建設費用。因此,會展組織可以通過借助第三方會展大數據平臺,在充分利用大型數據平臺數據收集、甄別、清洗和匹配的專業能力的同時,降低大數據技術應用成本。
?。ㄈ┩晟茣勾髷祿脚_建設,補齊會展大數據系統短板
隨著互聯網、移動智能、數據挖掘等高新技術的創新迭代,大數據資源成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第一,政府和會展企業需要加強會展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如可通過分析大數據各領域的黑客攻擊案例,改善會展行業大數據加密、追蹤、防火墻、防竊取等技術;第二,要完善會展大數據立法。由于大數據概念新穎、內涵廣泛,對其相關設立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故相關部門應著力研究會展大數據的信息采集、存儲、加工、轉讓、共享等環節,從而為會展大數據各具體環節設立相應的法律條款;第三,要建立會展大數據共享平臺。對此,要以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牽頭,聯合會展行業協會、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及其關聯部門和產業組織,加快推進各省(市)會展大數據中心的建設;第四,要積極探索會展大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機制。針對不同級別的會展大數據,要建立不同等級和類別的安全防護措施。
?。ㄋ模┘哟髸蛊放婆嘤Χ?,助推會展業做大做優做強
在推動會展強國建設中,會展品牌建設尤為重要。由于會展活動展示形態多樣,故應根據會展活動的不同等級,從多維層面建設會展品牌。對此,第一,要培育會展國家品牌。一般而言,大型會展活動和國際性政治經濟會議重要性最高,其主要由政府主導,對外展現國家綜合實力,如北京奧運會、G20杭州峰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故在國家品牌建設方面,需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第二,要培育會展企業品牌。在會展企業品牌方面,要鼓勵其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通過優化會展業資本結構,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的會展跨國企業,從而加強我國會展企業品牌的宣傳力度;第三,要培育會展城市品牌。會展城市應立足發展實際,依據城市產業、人文、自然等資源特色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機整合,使之形成獨具特色的會展品牌,從而提升會展業軟實力。
參考文獻:
1.重慶去年平均每天舉辦1.3個展會[N].重慶日報,2018-1-26
2.張敏.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年度報告(2012)[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杜傳忠,胡俊,陳維宣.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模式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8(4)
4.鄔燕,周國忠.基于博弈論的會展產業融合模式研究[J].浙江學刊,2018(1)
5.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農業會展實踐與探索[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