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中實用與審美的結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景觀設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景觀設計不僅要有實用性,還要體現出一定的審美藝術,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才能設計出符合大眾需求的景觀。本文主要對景觀設計中實用性和審美的結合應用進行研究,給出了景觀設計中兩者具體的結合方式,并進一步分析了今后的景觀設計可以朝著節能環保以及與地域文化等方向發展。
關鍵詞:景觀設計;實用性;藝術審美
0 引言
景觀包括所處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間和所有物體,因此景觀設計也是針對這些元素進行的,它的范圍很廣,但是通常景觀設計都具有實用性和審美兩方面的特征。實用性是由于景觀設計最初出現的目的就是服務人,以人為本是它的基本原則;而審美性是由于人的本能產生的,人對美本身就有一種向往,因此景觀設計中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是必然趨勢。本文主要對景觀設計中實用和審美的結合進行了研究。
1 景觀設計的原則
1.1 安全性
安全是人們在設計一切事物時需要滿足的首要原則。例如,在距離房屋等建筑物一定范圍內不能種植大型的樹木等綠植,這是因為樹木的根基很大,生長的根須可能會進入建筑內部,破壞地基。除此之外,設計師還需要考慮到用到的材料的污染性和防火能力,這些都會涉及安全問題,需要專業人士的參與。
1.2 實用性
景觀設計的最初目的是給該區域的人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所以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使用者的訴求,滿足他們的要求。通常這種需求有隱私需求和公共需求兩種。隱私需求要求景觀的設計具有層次感,營造出封閉的空間氛圍;公共需求則是要有開放性,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傊?,實用性要以方便使用者的需求、滿足他們的喜好為原則。例如,在公園等場所,一般間隔不遠就會設計座椅,這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疲勞時的休息需求。
1.3 審美原則
審美原則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它要求景觀設計要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的景觀、不同的區域要有所不同,與具有獨特性,不能如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重復的設計不能滿足人們追求個性化的要求。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希望自己居住的環境具有高分辨性,因此設計師應盡可能使作品中有大部分人喜歡的部分,是人性化的設計。[1]
2 景觀設計中實用和審美結合的重要性
相較于城市規劃等專業,景觀設計出現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對使用者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為人們日常的休憩放松提供系統和科學的規劃,并且結合了大眾的審美取向。我國的景觀設計晚于西方,因此西方的景觀設計方式、思想等都會對我國產生影響,而且景觀設計也會受到藝術、建筑風格發展的影響,在這些條件的影響下,現代景觀設計的風格多種多樣,呈現出五花八門的狀態。但無論是哪種風格的景觀設計,都會結合實用性和審美性。
景觀設計的首要原則是服務于人的,以人為本的原則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實用性是必須滿足的條件。當今社會資源緊張,不具備實用性的景觀設計只會給人華而不實、浪費社會資源的印象,早晚會被淘汰。并且所有事物的出現目的都是滿足人的某些需求,比如,公園是供人們放松身體的場所。因此,只有具備實用性,才會有之后在藝術審美上的提高,實用性是審美提高的前提。但實用性不僅僅體現在設計完成階段,設計是否合理、是否易于操作,例如建筑的選址是否合理、設計的形狀是否符合力學要求等,都是實用性的一部分。
景觀設計除了要具有實用性外,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美感,具有審美價值。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物質條件已經不再是我們追求的第一選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次的追求,所以人們對景觀設計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縱觀國內外著名的景觀設計作品,大都具有獨特的審美魅力。具有美感的景觀設計更容易被大眾喜愛。審美不僅體現在感官上,還有景觀設計中體現的思想,例如,故宮的中軸線貫穿整個宮殿,同時這條中軸線還是整個北京的中軸線,這就體現了對稱的美學思想。所以,在景觀設計中,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2]
3 景觀設計中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應用
3.1 建筑材料的使用
建筑最初出現的目的是遮風避雨、為人所用,它不同于音樂等純藝術,它從來都是實用和審美相結合,兩者并重的。建筑材料作為景觀設計的載體,它的實用性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要足夠結實,能夠承受住很大的重量,保證使用的安全性,還要能夠經受得住風吹日曬,不會被雨水被侵蝕,也不會因為長時間的暴曬而折斷。除此之外,還要綜合材料自身的重量,要保證在使用時易于搬動,材料是保溫的還是散熱的,是否隔音等等都是景觀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這些都是材料實用性方面的考量。但是設計師不能只關注其實用性,還要注重材料在美觀藝術上的體現。材料的種類豐富多樣,有木材、石材、混凝土、金屬、玻璃等不同類型,不同的材質營造出的氣氛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木材所攜帶的獨特紋路、石材自然柔和的顏色,這些材質天然的屬性能夠給人帶來親切自然的美好感受。有些設計師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充分發揮了材料的自然美,在使用木材時特意表現出加工的痕跡,采用紅棕色的磚墻,將紋理、色彩合理搭配,形成獨具一格的自然美。除了利用材料自身屬性的自然美外,材料的顏色也在審美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例如,故宮整體金碧輝煌,體現出一種至高無上的莊嚴感,法國馬賽公寓采用的都是材料本身的顏色,鋼架、混凝土的組合給人粗獷、狂野之感。[3]
3.2 植物種類的配置
植物種類的配置在景觀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茖W的植物配置不僅有利于身心健康,還能起到賞心悅目的觀賞效果。植物大致可以分為喬木類、藤本類、草坪和地皮類以及花卉類這幾大類。喬木在景觀設計的綠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羅漢松、廣玉蘭等喬木能夠起到減小污染、清潔環境的作用,在污染園區經常可以看到這些植物的身影。喬木類的植物一般都比較高大,在阻擋風沙方面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藤本植物需要借助支撐物來生長,它們占據很小的面積就可以起到很大的綠化作用,而且生長速度快,易成活,是遮陽避暑、隔熱清涼的好選擇。草坪和地皮類植物雖然生長的空間只在地面附近,但是它們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CO2、有害的灰塵和氣體等,對于改善環境有很大幫助。這些都體現了植物種類配置上的實用性。而藤本植物如爬山虎、牽?;ǖ扔^賞性很強,將它們鋪滿整個墻壁、架子等,能夠充當背景墻,還有一些藤本植物可以用來制造氣氛,例如,在繩子、架子上繞滿常春藤、啤酒花等,給人一種置身大自然的感覺。草坪雖然維護起來比較麻煩,但是在景區中出現草坪會給人一種舒適的印象,而且它能夠裝飾整個景觀的空間布局。而喬木和花卉的合理搭配,喬木的高、花卉的矮,喬木的綠、花卉的艷,在高度和顏色上相輔相成,能給人美的享受。這些都是景觀設計中的審美性。[4] 3.3 無障礙設計
景觀設計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而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幼、孕、殘的無障礙設計,是隨著設計的越發人性化而出現的。設計師在設計時開始考慮到一些在使用方面的缺陷,不能滿足一些人的需求,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群體越來越大,因此景觀設計中的無障礙設計越來越重要。針對老人的景觀設計應該具有安全性、舒適性、和諧性等特點。老人通常行動不便,因此臺階應該平緩一些,為了避免老人們著涼,座椅等休息場所應該避免選擇石材之類的材料。老年人群的審美需求通常以觀賞為主,主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綠植、花卉等是很好的選擇,純美的自然風景是老年人群審美的主要方向,因此,可選擇一些符合當地自然環境的植物、花卉,使得景觀中一年四季都有可供觀賞的植物。[5]
4 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
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景觀設計只有不斷發展、創新,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整體而言,景觀設計的發展會進一步將實用性和審美相結合,使兩者更加完美地融合,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景觀設計的發展還應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當前社會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也日益嚴重,因此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這在西方的景觀設計中已經有所體現,石灰、水泥、鋼筋等在施工中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原材料的使用率大幅度降低,相應的,花草樹木等對環境有保護作用的觀賞性景觀的比例不斷提高。并且,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設計人員在原來的純觀賞類綠色植物中加入了一些如瓜果蔬菜的有機食物進行搭配,這也是實用性和審美進一步結合的體現。
已有的景觀設計中有些為了營造出燈火輝煌的氛圍,可能在夜間使用了大量的電,或利用大量水資源和電力的噴泉等,這些在當今資源能源短缺的情況下顯得似乎有些浪費,因此如何在實現審美效果的前提下,節約資源能源,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例如,使用太陽能發電裝置,在晚間提供照明時優先使用太陽能;水資源循環使用,設計好水資源的循環設施,做好資源的重復利用等。
除此之外,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也是一個發展方向。地域文化集中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特征,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等的高度濃縮。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景觀設計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其獨特性也就更加明顯,能夠給人留下更好的印象,還能起到傳播地域文化的作用,兩者的結合是互利共贏的。[6]
5 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對景觀設計中建筑材料的選用、植物種類的配置以及服務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無障礙設計三方面的研究,展現了景觀設計中實用性和審美相結合的思想,這種結合是景觀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對于景觀設計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可能的情形,除了將實用性和審美更加緊密地結合,綜合當前的社會現狀,認為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及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也是可能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余麗霞.園林景觀中的人性化設計[J].現代園藝,2018(16):104.
[2] 郭佳.實用性現代景觀建筑設計關鍵思路分析[J].居舍,2019(05):83.
[3] 劉娜.景觀設計中建筑材料語言表達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 鮑勃聿,丁云峰.探析植物景觀在設計當中的配置應用[J].藝術科技,2018,31(11):234.
[5] 李桃桃.鄉村無障礙適老性住區的景觀設計探究[J].工業設計,2018(08):77-78.
[6] 李丹.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方向[J].現代園藝,2018(20):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