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音樂賞析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混合式”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深入到音樂教學課堂中以取代傳統的教學理念。本文簡單闡述了“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學區別、“混合式”教學特征,音樂課堂引入“混合式”教學的目的,重點從三個教學理念、多元化教學活動、教學評價三個方面討論了“混合式”教學在翻轉課堂音樂賞析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理念 翻轉課堂 音樂賞析
引言
學校中所開設音樂課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專業能力,同時為社會培養音樂才子。新時代發展要求下,音樂課堂上不再是單一地學習課本知識,而是要求教師通過理論與實踐活動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熱情,以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盎旌鲜健苯虒W理念下,教師需要不斷地創新授課方式,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民主、平等、活躍的課堂學習環境,再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互聯網進行教學。應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減少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達到有效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音樂賞析能力。下面就是根據筆者對“混合式”教學理念和音樂方面的了解,展開分析和論述,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讀者更好地開展高效課堂,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
傳統教學模式,課堂上的主導者是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參與者,被動地接收教師所講的專業知識。投入感情是實現認識的根本,音樂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都是抽象且單一的,沒有情感的投入則不能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和價值,就很難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很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形勢下對人才培養的要求[1]。
為了提升大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創新了一種教學模式,即“混合式”教學模式?!盎旌鲜健苯虒W模式是指結合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兩者相互作用優勢互補,通過融合入這兩種教學的特點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做學知識?!盎旌鲜健苯虒W以“混合式”學習為前提,結合教材實際,達到因材施教。
二、“混合式”教學的特征
現在的大部分學生的都會熟練應用網絡,有的學生會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尋求網絡培訓機構的幫助,這使得學校的教學地位、教學方式和教學質量大大降低,也決定了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傳統的課堂知識灌輸者轉換為提高學生專業素養的引導者和指路者,這就使得大學師生之間形成一種新型的學習伙伴關系。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則是多樣化、現代信息化,這種教學模式使課堂上的主體從教師轉變為學生,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開展個性化學習,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生能夠開展網絡在線討論、分組進行討論,分組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等,并且能讓教和學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但這并不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師能夠完善教學系統,提升自己的管理力能力、組織能力、專業能力,進一步更好地為學生傳授知識?!盎旌鲜浇虒W”還能為音樂課堂的教學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改變教學環境,教師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來充實課堂內容,為學生準備活躍、和諧的課堂教學。
三、音樂課堂引入“混合式”教學的目的
音樂是藝術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它是溝通的橋梁、心靈的紐帶、夢想的承載,能夠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靈感,為人們帶來喜悅、幸福、滿足和美麗,是表現和寄托人們思想感情的藝術性語言[2]。音樂課堂可以帶領學生走進音樂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一步步地學習音樂知識,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在音樂課堂上采用“混合式”教學,對音樂指導教師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教師不僅要具有充實的專業知識和授課能力,而且還要具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合理利用互聯網,開展創新式的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則是創新而且高效率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再是單純地被灌輸知識,而是在課堂上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在開展翻轉課堂之前要求學生要提前預習課本知識,明確所學內容,并且要求老師創建高質量的教學視頻來指引學生學習。翻轉課堂不再是傳統的從“教-學”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這種新型的課堂上成為主導者,可以自主地學習并且展開討論,有利于鍛煉他們的交流和學習分析能力。
四、“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音樂賞析的應用
1.“混合式”教學理念的課程導入在翻轉課堂上對提升學生音樂賞析起著促進作用
實踐證明,思維活躍的人具有較強的思維分析能力,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是實現高效率、高質量教學的關鍵。在學校翻轉課堂音樂賞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實際,以創新啟發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氛圍、貼合現實生活的教學方案為目的開展課堂導入,使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的藝術和魅力。良好的課程導入也能夠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拓展思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音樂細胞和賞析能力。
在翻轉課堂音樂解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搜集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他們的喜好與教材實際制作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案。例如,在學習中國古典音樂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微信或者QQ平臺,選擇幾種典型的中國樂器如琵琶、笛、簫、塤等,提前搜集學生對古典樂器的喜愛程度,再以與樂器相關的歷史事件或者典型案例導入課程,開展教學內容。如,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是一種馬背上的樂器,這種樂器要求演奏者具備豐富的演奏技巧,所彈奏出來的音樂也是動聽且情感飽滿的。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在網上搜集相關演奏琵琶的視頻或者展現琵琶歷史的視頻。15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許多有代表曲目的武曲和文曲。武曲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文曲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著名的琵琶大師有劉德海、王惠然等,優美動聽的琵琶曲目也有許多,像《草原小姐妹》、《花木蘭》等是很有代表性的琵琶協奏曲,還有劉天華先生創作的《虛籟》,劉德海先生創作的《天鵝》,都是近現代琵琶獨奏曲中非常受歡迎的好作品。教師還可以利用廣播或者多媒體設備播放此類音樂,學生們認真聆聽,并且在聽音樂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理解展開分析討論,對音樂進行賞析評價?!盎旌鲜健苯虒W是要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成為課堂的根據視頻的,所講解的內容,以及學生通過觀察對古典樂器的了解,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 2.“混合式”教學理念的多元化教學活動在翻轉課堂上對提升學生音樂賞析起著促進作用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部分的教育理念都已經轉換為互聯網與教材實際相結合,在這樣一種發展形勢下,又產生了“混合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具有生動性,形象性,積極性的特點。學習是一個不斷吸收知識并且自主創新的過程,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對提高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翻轉課堂音樂賞析就是要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整個課堂以學生作為主體,教室則起著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的輔助作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展開多元化的活動,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賞析能力[3]。
“混合式”教學就是結合翻轉課堂的學生主導性和多樣性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則需要結合課本上的內容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學生們在參與教學活動中一方面可以增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音樂核心素養,從而進一步提升音樂賞析能力。例如,在學習聲樂的分類時,美式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這三種的唱法對語言在演唱時,表現強調程度不同。教師可以提前把學生分為小組,選取一首經典曲目《黃河大合唱》,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樂章,挑選好樂章后在結合所學的唱法,把不同的唱法演繹出來。每個小組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練習,可以采用獨唱或者小合唱的方法,讓所聽之人能夠充分體會到不同唱法的特點。教師先對學生的演繹進行指導和評價,再挑選一名本組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挑選兩名其他組的學生進行音樂賞析,表達出自己對這種唱法的獨特見解,最后采取投票式的競賽方式,得票最高的小組給予榮譽獎勵。通過這樣的競爭式比賽,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欲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翻轉課堂音樂賞析能力。
3.“混合式”教學理念的教學評價在翻轉課堂上對提升學生音樂賞析起著促進作用
教學評價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在音樂上的專業能力進行評價打分。由于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和學習能力不同,在“混合式”教學理念下就要求教師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原則下,以提升學生的專業音樂素養為目的進行教學評價[4]。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不搞特殊對待,只要學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得給予表揚和精神鼓勵。對于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只注重于所發生的結果,而是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發生的變化,要使教學評價成為綜合性的評價,發揮出自身的意義,從而激勵學生更好提升學習能力。在“混合式”教學理念下的翻轉課堂音樂賞析教學中,教師應當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們不同的興趣愛好,從而可根據學生的類型來幫他們選擇不同的數學課程進行自由學習。這種知識與情感相結合的教學評價,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教師的指導性評價對學生有積極促進的作用,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翻轉課堂上的分層教學評價方式。例如,根據學生對音樂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賞析音樂的能力以及自身的思維創造能力把學生科學的分成L、M、N三組,針對每一個小組制定相對應的學習計劃。不同層次的小組應當有不同的標準和評價方式,例如:對于N組學生要時刻表揚,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且給予精神鼓勵,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對M組學生,一方面要鼓勵表揚,另一方面也要指出他們的不足,并且引導他們改正錯誤;對L組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對他們的標準是要達到高要求、高質量、高效率,進一步推動學生超越自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只有對學生進行指導性的評價,才會有針對性的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學生的關系是互相學習的,他們之間也可以進行教學評價,在評價其他學生的音樂作品時,可以從中看到他人的優點并且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種評價方式在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加深交流情感,從而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音樂素養。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明確自己身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可以盡快地去改正。
總而言之,“混合式”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是結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教師評價作為主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性建議,所以學生也要學習教師的評價技巧,虛心聽取教師的意見,從而充實自我,進一步提升自己進行專業教學評價和音樂賞析。
結語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音樂賞析上的應用對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賞析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翻轉課堂音樂賞析合理地科學運用“混合式”教學,抓住其教學特點,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5]。這種富有特色有創新力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更深層次的認識,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展開音樂藝術想象、開拓思維創新、積累專業知識。筆者認為,在音樂賞析課堂上,教師應當熟練掌握如何把傳統教學和互聯網教學融合到一起,從教材實際、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多方面出發,創新教學評價,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豐富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創造和賞析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文杰,馮僑華,張玉萍.基于構建性學習的“互聯網+”“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4):24-26.
[2]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03):13-24.
[3]周涵.“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黃河之聲,2016,(16):59.
[4]周涵.“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聲樂教學中對培養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價值探究[J].黃河之聲,2016,(15):15.
[5]周雯旭.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7,(09):1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