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教理念在《園林制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實施推動了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向技術密集型人才培養的轉變。《園林制圖》作為一門園林技術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制圖、繪圖的動手能力。本文對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在《園林制圖》課程的設置、課時搭配、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現代職教理念;園林制圖;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986-4;G71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58
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提出是為了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需求,滿足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建設與人才全方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技術型人才發展規律?,F代職業教育理念的實施主要依靠各類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統籌發展,從而滿足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時代特點,滿足當今社會技術型人才對職業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的社會功能,亦對受教育者未來的人生發展規劃產生重要影響,是我國培養眾多高技能型專門技術人才非常有效的途徑,同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基礎保證。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顯著提升,高等職業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社會大眾對高等職業教育認可度和滿意度的日益提升,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精準性、實用性需求也隨之提高。在當今環境下,如何以現代化的理念辦好高等職業教育,從而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顯得越發重要,值得深入進行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國國情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
《園林制圖》課程是園林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制圖、繪圖的動手能力,是園林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后續課程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將來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必要技能。探索適應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理念需求的《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方法,對園林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支撐作用。因此,該課程在其設置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現代職業教育的社會性,滿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生產一線輸送專業型技能人才。同時,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全體勞動者可持續職業規劃發展的教育類型,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理念。授課過程中基于現代職業教育的這些特點,在運用于《園林制圖》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其課程特點[1]?,F代職業教育理念在《園林制圖》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突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專業性
現代職教理念的目標是培養社會建設中的應用型人才,因而課程的實用性十分重要。為了提高本課程的實用性,應當不斷的優化和創新,注重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合理搭配,并且注重實踐課程與當前該專業技術的社會需求相匹配。例如,AutoCAD制圖軟件在制圖繪畫的使用中越來越普及,但其使用也應當遵循園林制圖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因而,在《園林制圖》課程中,穿插部分AutoCAD制圖技巧,以及園林制圖基本原則在AutoCAD制圖中的使用,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得到顯著的提高,該課程的實用性也會得到增強。
應當突出該課程的專業性?,F代職業教育理念的提出是為了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的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多滿足專業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因此,其專業性表現在該課程為必修的基礎課程,對后面的設計圖、施工圖等的繪制十分重要。
2 改造課程內容,突出重點與難點
課程內容必須緊密圍繞職業活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課程的案例、實訓和主要的課堂活動,都應當緊密圍繞職業能力目標,盡可能取材于職業崗位活動,以此來改造課程的內容,應當對晦澀難懂以及無用的內容進行刪減[2]。對重、難點內容加強教學,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貼近實際需求,減輕其學習負擔。
《園林制圖》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制圖的基礎知識、投影原理、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斷面圖的繪制方法、園林建筑施工圖繪制等,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如“投影原理”包括投影基礎,軸測投影,透視投影、標高投影等,但強調在園林中的應用,標高投影即可大膽刪除。而透視投影中,一點透視原理較容易懂,兩點透視、多點透視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這里就應當增加授課學時和實踐,讓學生更牢固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此外,課程內容還可以和園林技術專業相結合,應用一些簡單的園林小品,例如亭廊、花架、座椅等,讓學生進行實物的繪圖演練。園林建筑施工圖是建筑造型設計、建筑工程量計算、建筑施工組織、質量控制的主要依據,但建筑結構復雜、建筑材料較多,其繪制內容復雜,需要突出重、難點,進行分類分級學習,由淺入深,多結合實際施工教學[3]。
3 調整教學方法,采取信息化及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講臺上講授課程內容,學生在講臺下聽課,學生課后完成練習作業,導致學生比較被動的學習。現代職教理念提出學生要積極參與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爭取更多的采取有趣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4]。通過現代教學方法,融入信息化的教學模式,課前通過一些教學軟件發送課前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提前學習,做好課程準備。課堂上借助教師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各抒己見、討論交流,達到對知識的積極思考和靈活應用。課后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練習,使課堂知識能夠更加牢固的掌握并達到一定的知識遷移性。
信息化且互動式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5]。因此,本課程的教學模式應當充分借助網絡、多媒體設備的便利性,以信息化、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來呈現授課內容。 4 “項目化教學”,課程綜合項目設計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或多個能夠貫穿整個課程的園林建設項目,作為訓練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主要載體,并將實際項目以任務的形式融入教學。例如結合校企合作單位,選擇企業建設的園林項目,讓學生參與整個項目,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既可以掌握與該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可以學會相關讀圖、制圖技能,從而實現“項目化教學”。項目的選擇最好具有實用性、典型性、可行性、綜合性和趣味性等特點。因為綜合項目的設計對教師的水平要求較高,所以教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完成教學設計準備工作,通過課程綜合項目設計實踐應用,來幫助學生獲得全面滿足社會需求的相應技能,更好更快地銜接工作崗位[5]。
5 “以證促學”,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以證促學”機制的引入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職業化教育與社會從業規范相銜接,與園林制圖員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行業評價以社會評價為主,使《園林制圖》課程的教學要求與行業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施“雙證制度”,使學生在畢業時,在獲得畢業證的同時取得行業職業資格證書,保障學生就業,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6]。
6 結語
現代職教理念是一個靈活的命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需求的不斷提高,如何更好的對《園林制圖》課程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改進,從而服務社會需求成為影響該課程建設的主要因素。本文對《園林制圖》課程中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應用進行了歸納和探討,有助于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根據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不斷的完善,全面提高《園林制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實踐應用,更好的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合格園林建設者。
參考文獻
[1]羅燦.《園林制圖》課程實踐環節教學組織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5,(07).
[2]戴士弘.《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06).
[3]李高鋒.高職《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專業教學研究,2007,(08).
[4]段大娟,張濤.《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6(12):2-3.
[5]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05).
[6]張吉祥.《園林制圖》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教學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1,(08):1-2.
作者簡介:李倩,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園林景觀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