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云南某鉛鋅礦地質特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從云南某鉛鋅礦地質特征入手,對其找礦標志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此其一鉛鋅礦具有良好的成礦環境以及地質條件,為后續地質開采提供了周密的數據與資料支撐。
  關鍵詞:云南;鉛鋅礦;地質特征
  中圖分類號:P618文獻標識碼:A
  此礦區位于揚子準地臺(Ⅰ)川滇臺背斜(Ⅰ2)南緣武定-石屏隆斷束(Ⅰ22)峨山臺穹(Ⅰ22-4)。基底、蓋層具有雙層構造,同時基底出露顯著,并通過中元古代昆陽群褶皺基底構成。地層具體為中元古界黑山頭組的花崗巖體、大龍口組的灰巖以及白云質灰巖。此礦區最為關鍵的控礦構造為東西向斷層破碎帶,礦體富集以及膨大部位為傾斜于沿走向轉折區域。此礦區內部主要為巖漿巖,并占所礦區面積的85%。其類型主要為花崗斑,并伴有少部分的中性侵入巖與脈巖。其中最為顯著的變質作用為熱接觸、接觸交代兩種類型,其變質與花崗巖具有直接的聯系,變質程度較小,通常維持在原巖結構構造。近礦圍巖蝕變顯著,具體表現在云英巖化、矽卡巖化、大理巖化、角巖化、硅化、硫鐵礦化等。
  1 礦床地質特征
  此康衢鉛鋅礦體主要位于二疊統茅口組中段(P1m2)粗晶白云巖當中,在受到SN向擠壓構造帶影響,侵位于層間礦化蝕變破碎帶當中,并位于褶皺、次級斷裂交接區域,礦化富集日益變厚?,F階段保護坑探、鉆探工程圈定為Ⅰ、Ⅱ、Ⅲ礦體。其形態主要為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囊狀,并呈現從西北向東南埋深日益擴大。其中存在不多的夾石,水平方向二維空間為分支復合,垂直方向上層為單層礦體。而主體四周均具備小范圍的脈狀礦,并沿著斷裂、節理蔓延,但規模較小并未滿足開采需求。其中Ⅰ號礦體:屬于隱伏類型,位于16-0號剖面線間,標高為1485-1515m范圍內。其呈N30-45°E走向,傾向SE,傾角為8-12°,控制礦體260m,最大斜深控制在122m,單礦體厚度平均為3.33m。鉛品位1.25%-2.13%;鋅品位4.22%-5.32%。此其余為此礦區最大礦體。Ⅱ號礦體位于19-0號剖面線間,以隱伏眼神,標高為1486-1490m。當前已經控制礦體長度為320m,最大斜深控制在119m,并呈現9-14°,傾向南東,傾角為20-30°,同時以透鏡狀沿層露出。單礦體厚度平均為1.81m。鉛品位0.72-2.56%;鋅品位3.54-7.55%。Ⅲ號礦體位于36-44號剖面線間,以隱伏眼神,同時標高為1507-1548m。已經控制礦體長度為121m,最大斜深保持在30m,并呈現46°,傾向南東,傾角為2-7°,以透鏡狀沿層產出。單礦體厚度平均3.74m。鉛品位1.54-1.56%,鋅品位3.43-3.68%。
  2 找礦標志
  2.1 直接找礦標志
  ①斷裂破碎帶:就當前勘查所獲得的V1、V2礦體特征進行分析,此礦區礦體與斷裂碎帶具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對斷裂破碎帶與矽卡巖周邊進行勘探能夠尋找到礦化或礦體;②矽卡巖:此礦區礦體主要位于岔河系列,其中找礦蝕變為岔河單元黑云二長花崗巖體中碳酸鹽巖捕虜體周邊矽卡巖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與硅化;尤其是與透輝石透閃石矽卡巖具有緊密的聯系,并透輝石透閃石矽卡巖所在地帶能夠發現礦體;③黃鐵礦化:其位于礦體當中與礦體近側,通常伴生方鉛礦、閃鋅礦以及黃銅礦。因此,黃鐵礦已然成為此礦區關鍵找礦標志;④鐵帽:金屬硫化物出現氧化以后,通常出現鐵帽狀況,依據其鞥能夠存在到礦體;⑤古采硐:此礦區內就有豐富的采礦歷史,因此,古代采礦所遺落下來的亦是找礦重要標志。
  2.2 間接找礦標志
  物探異常:本礦區礦化與圍巖具有顯著的物性差異,所以,具有物探找礦的基礎,激電中梯就富含金屬硫化物多金屬礦體,具備明顯的找礦效果;大地電磁測深(EH-4)法的應用能夠對此礦區地質構造、以及礦體空間形態的明確、埋深的測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兩類物探方法圈定異常與黑云二長花崗巖當中的捕虜體接觸邊緣矽卡巖化帶、斷層破碎帶完成套合,此可作為間接找礦標志。如V1、V2等礦體均與物探異常套合,從而驗證了物探異常的找礦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礦區具備較為顯著的成礦條件,主要為地層巖性、構造狀況以及巖漿環境,構成多金屬超中型礦床。利用合理的勘察技術以及對礦床成礦規律給予有效的分析,認定此礦區具有擴大礦床規模的成礦地質條件。同時在深部隱伏花崗巖體接觸帶、重要控礦斷層由南以波狀傾斜延伸,同時此傾向極為顯著,通過系統電磁進行探測能夠發現,此區域具有廣闊的拓展空間。礦區當中地表花崗斑巖已經出露,從能夠推測出此區域下部具有隱伏花崗巖體。同時已能夠說歐美此礦區礦化帶比較集中,具有明顯的找礦優勢,特別是V1、V2主礦體由南未圈邊區域,以及已經發現的礦化線索區域能夠作為后續找礦工作開展的重要線索,并能夠作為找礦遠景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文亞松,楊英春,劉吉權.云南石屏縣法烏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成因[J].云南地質,2018,37(01):45-49.
  [2]杜再飛.云南龍陵勐糯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J].云南地質,2014,33(03):362-366.
  [3]李志群,陳耀光,張泰身,任治機,趙重順,李偉中.云南勐糯鉛鋅礦的成礦地質特征和資源接替[J].地質找礦論叢,2005(02):123-126+131.
  [4]龍飛.云南東川舍塊鉛鋅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2017(08):83+82.
  [5]胡永興,楊清標,楊新強,李爽.云南景谷正興銅鉛鋅礦地質特征、礦床成因及找礦潛力[J].礦產與地質,2016,30(06):880-8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72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