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我國,煤炭開采行業屬于高危行業,經常有安全事故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和不安定因素,本文分析了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煤礦;安全事故;原因;對策
一、緒論
煤炭在我國能源供給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煤炭開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安全事故頻發,給煤炭開采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嚴重阻礙了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從安全事故中汲取血的教訓,直面當前管理的問題和難題,從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加強防范措施,推動煤炭開采安全穩定發展。
二、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
?。?)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災害嚴重。一是我國煤礦多數是井工煤礦,開采需要深入地下進行作業,地下作業環境惡劣、地質條件復雜。作業環境中光線不足,空氣濕度大,還時刻受到煤塵、瓦斯、頂板、水、火、沖擊地壓等自然災害的威脅,時刻影響著煤礦安全生產。二是煤礦機械化程度不高,雖然我國大多數煤礦采掘實現機械化作業,但是由于地下作業空間狹小等方面的限制,在井下檢修設備、巷道修護等工藝還需要大量的人工作業,增加了勞動強度和風險程度。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落實不到位。一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不規范,沒有充分與煤礦作業的現場情況相結合,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強。二是制度落實不到位,現場施工人員違規作業,無證上崗,安全意識不足等現象,在管理過程中多數情況下是管理人員按照自己的主管意識進行管理,沒有按照制度進行管理,沒有將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職工文化程度偏低、培訓效果不良。與其他行業職工相比,煤礦職工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井下一線工人,甚至還有臨時工、外包工等情況,在接受崗前培訓教育時效果不良,致使員工在井下生產作業時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監管缺位。一是政府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在執法過程中淺嘗輒止,不能對當前多元化的煤礦結構進行有效監管。二是煤炭企業雖然建立專門的安全監管機構,但是配備的安全監察人員不足、專業能力不強,在礦井日常生產環節中監管不嚴、不細、不實。
三、煤礦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改善礦井作業環境,提高機械化程度。一是提高井下作業環境監測手段,重點對礦井井下作業環境照度、風速、溫度及濕度等礦井氣候指標進行監測,并及時調整礦井氣候,改善作業環境。二是按照現代化煤礦的基礎設施要求來建設礦井,要加大對安全建設的投入,提升煤礦硬件設施水平,比如說推行自動化采煤工作面、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采購精密機械設備、智能化監控、專業化通訊設備等,提高煤礦的抗災防災能力,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煤礦的作業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管理人員入井帶班制度,使管理人員能夠充分了解煤礦井下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的具體情況。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隱患排查機制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做好雙重預防工作,要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風險分級管控,全面準確的掌握事故隱患和風險,針對排查出的隱患,要按照“五定”(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定標準、定措施)原則對隱患進行治理,對風險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確保風險得到有效的管控。
(3)加強職工安全培訓。一是煤礦企業安全培訓應規范化、標準化,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的建立要與礦井建設同步進行,要配備專業知識全面的培訓教師,并建立全員培訓制度。二是嚴格實行持證上崗作業制度。凡是培訓不合格的職工嚴禁入井上崗作業,對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殊工種的安全培訓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考核認證。三是提高職工的自救能力,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應急、安全培訓,充分了解掌握煤礦井下逃生方法、路線及簡單的應急自救方法,可以定期舉行應急演練,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救能力和礦井的抗災水平。
(4)加強監管,打造安全煤礦。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要提高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能力,促使煤礦安全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嚴格符合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的要求。二是企業要成立專門的安全監察機構,建立各項有效安全監察制度,配齊、配全專業的監察人員,在礦井生產過程中要全程進行監督、檢查,規范礦井生產的各個環節。
四、結語
綜上,煤炭安全開采是保證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能源充分供給的重要行業,當前,煤礦安全生產還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煤礦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今后,我們更要直面問題的根源,廣泛調查研究煤礦企業的生產情況,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對策,助力煤炭開采行業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斌.試析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范有效措施[J].當代化工研究,2018(11):86-87.
[2]鮑加峰.煤礦安全管理問題分析及措施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8(11):25-26.
[3]李清汝.論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事故與預防措施[J].煤,2018(11):64.
[4]王福春.關于煤礦井下通風災害預防的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16(5):114-116.
[5]雷五洲.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的排查及管理建議[J].質量探索,2016(5):29-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7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