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聲樂教學中“共同音樂參與”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聲樂教學中一直都是以傳統教學為主,近期很多高校開始嘗試現代教學模式,把信息化、情景化、場外化等等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入到聲樂教學中來?!肮餐魳穮⑴c”模式具有全新的意義,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的做到解放學生的束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得學生在教學中得到真正的價值,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共同音樂參與;審美能力
  “共同音樂參與”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通過發布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且課堂中積極對學生進行鼓勵、啟發,強調把學生融入到課程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由師生共同完成,師生之間是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關系,這樣的形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的提高作用,尤其是啟發式教學更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一、“共同音樂參與”教學法的特征
  在音樂教育走入素質化教育的今天,高校聲樂教學中很多傳統的方式都在逐漸被淘汰,這并不是說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不對的,而是這些教學方式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共同音樂參與”教學模式來突破傳統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局限性,其實“共同音樂參與”教學模式是有著極大的優勢的,其優勢總結為三點。
  首先,讓教育回歸到理性的位置,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目的,使得學生從教學主體地位上升到教學的環節中,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是最為核心的思想。
  其次,這種共同性的教學模式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的思想與教師的思想放在桌面上,讓學生的目的與教師的目的形成碰撞,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從隱形到顯性,并且共同參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明確的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尤其是在引導的環節中更是打開的學生的創新思維,并提升的學生的學習聲樂的信心。
  最后,“共同音樂參與”更加具有科學性、自由性,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最佳方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養成并不是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或者學生的學,如果單純依靠教與學,那么對于學生的素質養成也是固定式的,這點在本質上是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但是“共同音樂參與”則不同,它徹底的突破了教學中的主體與客體,而是形成了教師與學生的平等位置,這樣的意義便是讓學生真正的高度自由化。
  總之,“共同音樂參與”是聲樂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也是現代教學方式影響最為深遠的,同時教師可以更加課程的內容,來安排具體的每節課的形式,以此來保證教師和學生全部融入到音樂學習氛圍之中。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共同音樂參與”的重要性
 ?。ㄒ唬肮餐魳穮⑴c”打破了聲樂教學的傳統模式
  高校引入“共同音樂參與”打破了聲樂教學的傳統模式,使得高校音樂教學體系中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在環節中給予了學生高度的自由化,也改變了師生教學之間的關系。這種教學模式是人性的一種進步,更是教育國際化的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的改善過程中,高?!肮餐魳穮⑴c”應以提升全體學生素質為目標,對相關音樂內容進行合作探討,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管理體制的充分完善。在高校聲樂教學的不斷完善過程中,高校應為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學提供良好基礎,積極的組織各種集會、討論會、音樂會、辯論會、答辯會、研討會等等,并且設立相關的獎勵制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是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的好方式。
 ?。ǘ肮餐魳穮⑴c”積極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共同音樂參與”教學模式最為重要的就是可以迅速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單純的由教師去引導學生的,而是讓學生參與到創新中,這兩點之間是存在著本質的差異的。前者依然殘存著傳統教學的遺留,而后者則是完全的現代教育理念。高?!肮餐魳穮⑴c”方式的出現,這種教學模式提前使得學生進入到實踐階段,并且有意思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使得學生不在單一的就是學,也是參與到教的過程中,因此創新精神也就在這種互動下逐漸產生了。
 ?。ㄈ肮餐魳穮⑴c”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天賦能力的提升
  聲樂藝術是一種自我釋放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發現美的方式,有人說:“生活中出處都是有美,關鍵在于你能不能去發現”。“共同音樂參與”模式有著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把學生們集中在一起,然后共同來探討相關的美學問題,這樣一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思想,拓寬了想象力和洞察空間,促使新的音樂思維在人群中形成,這其中包括旋律、節奏、節拍等,為音樂賦予新的節拍和想象力,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鍛煉。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賦,有的學生天賦要好,理解力快,表現力更是到位,但是這是一種天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優勢,那么如果教師讓學生們在一起進行思考、交流、幫助,是不是可以把這種天賦變成一種后天訓練的方式,以此形成后天聲樂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 陶蕓燕.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7,14:72-74.
  [2] 常繼紅.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迷,2017,07:131.
  [3] 歐靜蘭,吳皓威,印勇,朱冰蓮.“信號與系統”課程小班互動式教學實踐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7,03:47-50.
  [4] 易伶.高校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7,06:17-18.
  作者簡介:劉喜梅(1973-),女,廣東廣州人,烏克蘭敖德薩音樂學院畢業,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聲樂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31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