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管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土木工程建設當中,混凝土材料是構筑工程結構的主要材料之一,因此混凝土結構質量對于整體工程質量有著較大影響。為了保障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相關施工單位有必要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進行管理,且為了避免管理盲目性,要以其中要點為方向,為此本文將針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質量管理對策。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1  引言
  在理論視角上,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是一項復雜度、專業水平要求較高的施工技術,如果施工時因為技術原因出現了質量問題,會導致整體工程的力學結構受到破壞,相應房屋的安全穩定性也會下降,因此在原則上施工單位有必要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并圍繞技術要點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要求。
  2  關于土木工程與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基于土木工程的土木工程建筑是指圍繞建筑所展開的對材料、設備與施工技術的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報驗技術活動過程。土木工程本身涉獵工程技術范圍相對較廣,它所構建的土木工程建筑結構也相當復雜。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則是一種具有適用性和適用性現實優勢的、應用復合型材料的復雜工程技術。在施工中應該嚴格按照比例配比水和砂石,再添加適量膠凝材料攪拌后才能開始混凝土結構施工。
  3  土建工程施工當中混凝土結構影響因素
  3.1 外界溫度的影響
  在土建工程施工的實際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在土建工程混
  凝土結構施工中,影響其質量的因素之一就是外界溫度,如果外界的溫度過大,其就會對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方面起到影響,這就會對混凝土結構上,很容易出現裂縫的現象,同樣,也會影響到施工的進度,更加嚴重的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
  3.2  混凝土成分的影響
  在混凝土成分當中,往往會應用礦渣和破碎礫石等材料作為粗集料進行使用,而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保證這些粗集料當中沒有雜質、風化等問題的存在,并保證干燥和清潔的特性,同時要確保原料供應商能夠具有相關資質,使各項原材料的配比以及粒徑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混凝土當中摻入雜質問題,會對相關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土木工程的整體質量。
  3.3  混凝土自縮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
  施工當中,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方面,通常都是一些高效減水劑和礦物摻和料等等。因此,在混凝土水灰對比方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混凝土如果一旦遇到相對比較強的水化作用以后,混凝土就會出現干燥的現象,從而混凝土也就會出現自縮現象。這種自縮的情況如果如果非常嚴重時,混凝土的體積上,就會出現下降的情況,從而引起混凝土斷裂的現象發生,這也就直接的使混凝土建筑施工受到了阻礙,在整體建筑工程質量方面,也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4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相關管理措施
  4.1  混凝土原料選擇
  在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材料進行選擇時,應該根據工程特點及具體用途對各項原材料進行科學的選擇,特別是水泥材料,會對混凝土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對水泥材料進行選擇時,一定要對水泥的品牌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確其凝結時間、稠度以及比熱容,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的選擇質量較高的水泥材料,以此來確保工程質量。
  4.2  混凝土拌和
  在原料制備完畢之后,就需要通過拌和工藝將所有原料融合,由此才能形成混凝土,但在混凝土拌和當中,也熬重視相應的技術要點,否則會對混凝土質量造成影響。在拌和過程當中,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投放順序,一般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水,其次在拌和當中拌和的方向必須一致,不能出現混亂,且拌和速度應當均速不可過快,同時水原料需要在拌和當中進行投放,主要控制其用量,最終在拌和時間上,一般需要時長為90s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條件下,可以延長到180s左右。
  4.3  外加劑添加控制
  因為在混凝土拌和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原料含水量過多,導致混凝土水化熱溫度異常等不利于混凝土質量的現象,那么為了消除此類現象的影響,在拌和當中需要通過外加劑添加方法來進行控制。通?;炷涟韬椭袘玫耐饧觿闇p水劑,主要功能在于降低混凝土拌和的含水量,具有水原料用量控制作用,但在實際使用時,要嚴格控制減水劑的用量,否則將導致混凝土干裂或無法融合的問題。
  4.4  攪拌施工
  在在具體施工以前,要根據設計要求對混凝土配比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各材料配比的合理性,使其能夠達到相關質量標準,此外,在進行攪拌的過程中,要對材料攪拌力度與時長加強控制,使混凝土的性能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4.5  混凝土澆筑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時,必須要對澆筑技術的要點進行準確的把握,要將澆筑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對各崗位人員以及設備的配置情況進行檢查,如鋼筋、模板等等,同時要注意相關事項:①混凝土澆筑時,應防止混凝土出現分層離析的問題,要確保自由傾落度在2m以內;②在進行豎向澆筑之前,需要在結構底部進行水泥砂漿的鋪墊,厚度在50mm~10mm;③在完成墻體和梁柱的澆筑施工以后,要靜置1-2h,避免接頭部分出現裂縫問題;④要對混凝土傾倒方向加強控制,沿著澆筑前的方向進行逆向操作。
  4.6  壓實作業
  壓實作業需要緊隨著澆筑工程來開展,作業當中首先要針對澆筑層的厚度來設置壓實系數,否則容易導致壓實不充分的問題,其次壓實作業復習反復操作2~3次,其中初次壓實時應用靜壓系數,之后復壓可以采用強振系數來進行壓實。
  4.7  混凝土振搗
  在上述兩項工藝完成之后,需要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振搗過程當中,首先保障振搗的力度、節奏均勻,否則會出現振搗不充分,易導致混凝土離析現象,其次振搗的深度要得到合理控制,否則容易損壞下方模板,最終因為振搗行為會擠壓混凝土,使其內部水分上浮,相應出現泛漿現象,此時施工人員應當及時將溢出漿液清理。
  4.8  施工縫處理
  在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中,對施工縫處理技術進行科學的應用,能夠使工程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別是在混凝土澆筑以及后期養護等環節當中,都需要采用施工縫技術對結構當中的縫隙或孔洞進行有效的處理,以此來提升工程施工的整體性,較少施工缺陷問題,在澆筑環節當中,容易受到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影響,導致混凝土澆筑施工無法一次性完成,可以對施工縫進行預留,以此來充當工程分段標識,在對施工縫處理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不能對圖紙當中標注的施工縫進行隨意的更改,確保施工縫能夠始終處于剪切應力最小處,防止其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
  4.9  養護措施
  在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處理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混凝土的特性做好溫度控制工作,以此來保證混凝土的正常凝結,避免出現凍脹、孔洞以及裂縫等問題,具體養護技術包括循環水管冷卻法、蓄水養護法以及表面覆蓋法等等,方法不同其養護效果也不盡相同,具體方法的選擇需要根據工程實際來決定,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處理時,一定要注意溫濕度的控制工作,盡可能的避免混凝土表面與空氣的直接接觸,減少水分流失,同時要定期進行澆水養護,避免干裂問題的出現。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關鍵所在,對混凝土結構的相關施工技術加強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各項施工操作的規范性,對施工技術的效用發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管理工作,通過對各項技術的有效管理,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房德成.淺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2018(3):125~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66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