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具有施工效率高、保護環境、節約建筑資源等優勢,是實現建筑裝配式施工工業化生產的重要技術之一,可結合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對其進行理論實踐與管理。本文首先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進行理論分析,結合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的核心技術,提出了目前裝配式施工技術存在問題及對應解決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問題
1 引言
裝配與預制是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最主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第一階段是預制階段,常見房屋混凝土預制構件類型有實心樓板、空心樓板、疊合樓板、疊合雙面墻、剪力墻、樓梯、柱子、陽臺、梁等,混凝土預制構件工廠是預制階段的工藝實施的場所。第二階段是裝配階段,項目現場是裝配階段的工藝實施的場所。預先制作造成的構件通過專業運輸車輛運輸至項目現場,并且合理堆放,然后根據施工方案中采用吊裝的方式將部件吊至恰當的安裝位置。經過對構件的多方面測試例如測量糾偏、計算支撐限度、調試位置等,使每個部件都安裝就位,最后使用專業的灌漿料灌注進灌漿套筒的空腔中。
2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理論概述
首先,與常規的建筑技術相比,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步驟簡單,更加便捷,并且其中的輕質墻板比較多,使建筑施工更加靈活,并且能夠有效控制施工的成本,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其次,從施工質量方面來說,它能夠有效確保施工的質量,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施工速度,最大程度上縮短工期,將施工過程中對各個方面的消極影響減少到最小,這對提高整個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實際的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沒有很高的要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對施工質量的控制。與此同時,與常規的施工技術相比,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種類單一,數量較少,能夠有效保證具體施工過程中的人員安全,更加符合我國當前提倡的“綠色發展”這種理念。
3 預制裝配式建筑構件施工技術分析
3.1 圖紙深化
(1)構件加工制作深化。包括模板固定連接預埋、構件臨時加固措施、脫模吊點設置、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固定措施等。(2)預制構件與現澆節點深化。包括墻板豎向縫深化、墻板水平縫深化、疊合板板端支座深化、預制墻板與現澆邊緣節點深化等。(3)施工總承包深化。包括塔吊電梯附墻連接埋件、臨時固定支撐連接埋件、安全防護設施連接埋件、模板體系與構件連接埋件深化等。(4)其他。施工過程中和裝配式建筑施工相關的其他內容,如施工道路、堆場、構件的固定和脫模起吊等。
3.2 構件的制作
在澆筑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要對混凝土構件的模具質量進行檢查,保證模具嚴格地符合設計要求,然后要對構件內的鋼筋成品部件進行嚴格的檢查,之后才能夠涂刷隔離劑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以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均勻性和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對鋼筋或者內部預設的部件的保護。
3.3 構件的運輸
構件的運輸是構件從生產到使用最為重要的中間步驟之一;必須要合理地選擇運輸的車輛,同時在運輸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構件的固定,運輸中必須要有柔性材料對構件進行保護,并嚴格按照計劃好的路線進行運送,構件運輸過程中,必須要極力避免急剎車、突然加速變道等情況的出現。
3.4 構件的存放
構件的堆放,應按構件剛度及受力情況平放或豎放并保持穩定,預埋吊件應朝上,標識宜朝向外側容易觀測到的位置。堆放架應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并應進行力學計算,確定貨架材料承載力及抗傾覆性能。
3.5 構件的驗收
構件生產企業應按照有關標準規定或合同要求,產品質量證書發給所提供的產品,重要的技術參數有明確規定。有特殊要求的產品也應提供安裝說明。構件生產企業的質量證明書應包括下列內容:合格證編號,構件編號,產品的數量,部件的型號、質量,生產企業的名稱,生產日期,工廠的日期,檢查員的簽字或蓋章(可以用檢查員的代碼來表達)。
4 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問題分析
4.1 沒有形成全方位的完全的共同認識
裝配式建筑發展是建筑業“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到2020年末,全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但是,業內仍然對裝配式建筑存在種種疑慮。從最早的對裝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外墻滲漏的擔憂,到最近對裝配式建筑節點連接的可靠性、施工的質量和結構安全,以及推廣速度的擔憂等時有出現。客觀而言,裝配式建筑作為新型的建筑施工技術,不會十全十美。但建筑工業化是我國未來建筑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構建綠色環保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在縮短建造施工期限、降低材料消耗、實現綠色環保目標、形成流水線工業化等方面具有巨大優勢。
4.2 技術體系缺乏,沒有在結構體系上形成共識
目前,國內有許多科研院校、設計院、大型房企、施工企業都在參與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施工等研究。由于裝配式建筑在國內發展時間不長,正處于百花齊放的階段,一方面促進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目前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施工工藝、構件種類、連接方式等各方面的復雜局面,沒有權威性的標準,各個地區都各行其是,客觀上對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利。
4.3 裝備技術水平低
國內裝配式建筑施工采用的設備、機械仍然和現澆結構相差不大,無從體現其優勢。從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經驗以及國內情況來看,目前應著重進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研究大型預制構件無損及智能倉儲物流技術與平臺系統。
?。?)研制全地形自適應編組式大運量節能運輸車輛。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高效吊裝的工裝系統及配套裝置。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智能化高精度安裝測控及校正技術。
4.4 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質量提出措施及未來發展展望
4.4.1 施工質量檢測手段應提升
目前,針對裝配式建筑的質疑,很重要的一點是對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安全風險和檢驗檢測能力的質疑。由于裝配式結構的構件、部品部件大多數不在現場施工,現場的構件連接也與傳統現澆施工工藝不同,因此如何保證其質量與安全以達到甚至超過現澆結構的水準。通過理論分析和大量工程實踐,提出質量安全控制及評估方法,開發相應檢測技術,研發監測與控制技術,提出適用范圍廣、抗震性能好、安裝施工高效的連接技術、成套施工及驗收標準。
4.4.2 提升施工技術人員管理素質和技術水平
人員的培養和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傳統的素質、技能培養方式對裝配式建筑的要求來說還不夠。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建立適合我國工業化建筑施工全過程的精細化施工技術及安全控制技術的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為裝配式建筑發展加速。
?。?)研發基于BIM 和物聯網的工業化建筑精益建造全過程管理平臺系統。(2)研究裝配式混凝土工業化建筑施工安全評估、預警、控制技術。
5 結束語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已經開始在如今的建筑施工中被大范圍地使用,可以預見這種施工技術在未來建筑施工工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對于未來建筑施工效率提高、質量提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更多地去學習探索。
通過這樣的探討,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通過更多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來給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更多的應用空間以發揮其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鳳維.基于高效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在橋梁方面的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6(6):131~133.
[2] 田黎.預制裝配式住宅現場施工技術與安全風險管理[J].住宅科技,2014(6):91~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81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