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防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國的企業也在快速成長,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它極大地威脅著企業的生存發展,所以為了企業健康長遠地發展,企業必須控制自身的財務風險,做好防范措施。只有做好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企業才能更好地迎接機遇、對抗挑戰,才能提高自身競爭力,經久不衰,不被時代淘汰。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控制;風險防范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及特點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指的是由于一些不確定的原因使企業未來償債能力的喪失和股東未來收益的發生波動。企業財務風險存在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可將其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
?。ǘ┴攧诊L險的特點
1.客觀性
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消除。企業中存在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外部風險的產生是由于政治、經濟、行業的發展前景等社會大環境,永遠都不會消除。
2.全面性
財務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存在于企業的各種財務活動中,其中包括如果籌措資金,資金該如何使用,積累在企業的資金該如何分配等一系列活動。
3.不確定性
財務分析也不能全部都測算出來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先進的技術,科學的方法來避免或者測算出部分風險,但是由于一部分的風險是由外部大環境所產生的,其產生的時間不確定,影響也不確定,自然也就預測不出來。
4.共存性
眾所周知,企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并存,就是說不可能只存在一方,企業的財務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也是如此。一般來說,高的財務風險同時也意味著高的經濟利益。
5.激勵性
財務風險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好處,正是因為不可能完全規避的風險的客觀存在,所以才會促使企業加強監管力度,創新管理方式和方法,用來應對意想不到的風險。
二、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由于財務風險的客觀性可以知道,企業不可能完全避免財務風險,企業的管理層只能通過加強管理和運用新的技術手段來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的風險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1.社會經濟環境和政府政策
根據企業的長、短期發展來看,社會的經濟大環境是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原因。公司的經濟效益會隨著社會經濟運行的周期長短、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利率水平和物價水平等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例如,公司所處的社會和經濟環境非常好,盈利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財務情況和經營的成果也會很好,由此企業的抗風險的能力也會提高,財務風險會很低。 除了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國家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也會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如利率水平的提高。
2.行業背景
行業背景也是可能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因素,它是連接企業和社會經濟環境之間的重要的紐帶。行業本身在社會經濟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行業本身所處的生命周期以及發展階段的不同,都會使得行業的投資的價值和風險變得不一樣。
3.企業資產負債比例不合理
如果企業資本結構中的資產負債比例不恰當,也會引發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企業負債多,會導致企業支付的利息過多,企業的償債能力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所以就更易于財務風險的產生。如果企業全部都用自有資產,或者負債所占的份額很小,由于企業的資金有限,引起企業周轉資金不足,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4.投資決策不合理
投資決策對未來企業的發展很重要,它會改變企業的發展方向甚至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一個好的投資決策會提高其在本行業的地位和盈利;錯誤的投資決策會導致企業面臨極大威脅甚至直接導致破產。錯誤的投資決策通常是因為沒有充分了解投資的風險,同時對企業抗風險能力做出誤判。
5.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司管理的財務方面主要包括融資、投資、經營和分銷。相對于財務管理的內容,企業應該進一步細化財務管理制度,其中應該包括預算的制定、業績的考核、考核的指標等方面。如果企業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包括所有部門和環節,很容易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6.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
在進行財務活動時,如果相關的財務人員對風險的警覺性較低,對風險沒有清晰的認識,在發生金融風險之前忽略公司的預警,這將導致公司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不足,從而導致財務風險。
7.收益分配模式不科學
股利分配政策也同樣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分配方法會對企業的名譽,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產生影響,從而使投資決策發生改變。如果公司忽視了利潤分配與企業實際情況之間的關系,就會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而導致財務風險。
三、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1.穩定企業的財務活動
金融風險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企業只有主動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才能穩定財務活動,使資金快速周轉,縮短周轉時間,穩定財務穩定,更好地利用資金進行金融經營。
2.為企業創造相對穩定的經營環境
企業管理者經營的不規范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首先要求企業員工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防范風險的意識。同時有助于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3.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失
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有助于企業的經營效益而不發生虧損。因為風險控制能力是企業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體現,而管理的效益是管理的結果。只有妥善控制金融風險,我們才能保持業務的效率。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防范措施 1.加強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應加大力度培訓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讓他們的風險意識能有提高,盡量多地開展與財務風險管控相關的業務培訓,創造良好的企業風險管理氣氛。同時,必須將完善內部信息溝通和傳達系統納入日程,讓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多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對所有員工進行動員,讓他們積極參與預防金融風險管理,使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相互關聯,杜絕發生錯誤,使財務風險能得到合理、有效地避免,并且能夠促進較好的財務風險管理和防范環境的形成。
2.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執行力并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近年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發展環境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同時,企業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些都要求企業不斷調整發展戰略,深化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提高自身管理效率,防范金融風險,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而完善內部管理結構和金融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內部管理的實現,使得各部門履行職責,了解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職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為企業做出科學的決策提供強大的保障。
3. 從系統的角度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并加以改進
?。?)建立并完善現金風險預警機制。在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財務人員必須考慮現金風險預警機制。因此,企業要想建立和完善預警機制理應滿足兩個要求:一是編制現金預算并且加大執行力度, 重點分析現金流的現狀,可能導致現金流量變化的原因,制定預防風險的程序;二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認真考慮,并應重點關注企業資金管理,做好資金風險預警,提高了現金使用效率。
(2)將產品庫存風險預警體系建立起來。目前,一般來說,產品庫存或庫存的比例在企業的流動資產擁有一個非常大的占比,所以條件下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品庫存,降低不確定性為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因此,可以基于公司設定的業務目標確定合適的合理的庫存量,實施集中庫存控制,將庫存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把庫存帶來的財務風險進行最大限度地避免。
?。?)完善應收賬款預警系統。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公司希望增加市場份額,增加銷售額,并使庫存得以減少。他們中的大多數將使用信貸銷售。但是,如果貨款不能及時回收,占用了企業大量流動資金,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財務風險。因此,要做好信用調查工作,規范應收賬款處理程序,讓信貸政策的合理性得到保證,將風險控制做到最好。同時,加強財務會計和監督,落實稽查催收措施,做好事中事后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想,吳寶宏.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9(08):125-126.
[2]李萌.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9(13):33-34.
[3]賴明慧.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防范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9,10(11):114-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04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