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外部條件影響越來越大,同時還會受到相關政策發揮的限制,企業借助有限的資源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在此過程中就會面臨財務、法律、市場、政策等諸多風險,其中,財務風險便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企業必須分析財務風險,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各類財務風險進行識別,這樣才可以為企業的穩定、持續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論文首先分析了財務風險的特征和類型,之后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展開探討。
  【Abstract】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faced by enterprise is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will be restricted by relevant policies. Enterprises can maximize their profits by means of limited resources. In this process, they will face many risks, such as finance, law, market, policy and so on. Among them, financial risk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Enterprises must analyze financial risks, identify various financial risks in the shortest time,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financial risk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financial risks.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Key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5-0091-02
  1 引言
  現階段,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尤為激烈,市場狀況的變化性較強,存在各種各樣的不可控制以及難以預測的因素,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為企業的生存造成了阻礙,甚至增加了破產清算的現象,財務風險嚴重影響了企業和社會的良好發展。當前,市場經濟越來越完善,企業隨時隨地均面臨著從市場而來的各種風險,所以,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意義極為重大。
  2 財務風險的特征和類型
  2.1 財務風險的特征
  首先,客觀性。只要企業有財務活動存在,財務風險總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中存在,這就表示不能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其次,不確定性。財務風險盡管可以事前展開控制和估計,但因為對財務活動結果造成影響的各種因素變化性較強,所以事前不可以將其大小準確確定出來。再次,激勵性。財務風險的存在會使企業運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有效防范,以將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1]。最后,收益和損失同時存在。收益越高,通常所面臨的風險更大,反之收益越小,所面臨的風險就越小。
  2.2 財務風險的類型
  首先,投資風險。投資風險主要是因為投資活動而為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其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的改變而導致出現最終收益和預期收益不符的風險。再次,籌資風險?;I資風險即企業籌集資金帶給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當企業的負債規模達到最佳化的時候,財務風險最小,相反,財務風險也不斷增加。最后,經營風險。經營風險即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供、產、銷各環節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企業價值變動。
  3 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3.1 培養經營者的財務風險意識,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估計和防范財務風險更多地要借助財務管理人員和經營者的經驗操作與職業判斷,所以,培養管理決策者對風險的靈敏嗅覺以及風險意識,以便第一時間將潛在的財務風險發現并進行估計十分關鍵,同時借助理論方法分析度量財務風險的過程中,也需要財務人員借助經驗適當估計各種環境條件,以確定具體運用哪一種方法對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和度量。除此之外,在運用防范、規避財務風險策略的過程中,也必須立足于企業規范的科學管理,這便提高了對管理者的要求,不然若是不正確使用對策,可能導致更大的風險出現。
  3.2 完善財務風險管理系統,與不同的財務管理環境相適應
  第一,企業應認真分析外部宏觀環境,把握其變化趨勢和規律,并把相應的應變措施制定出來,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改變財務管理方法,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有效降低外部環境改變帶給企業的財務風險。第二,在不斷改變的財務管理環境下,財務管理體系要立足于實際情況,積極完善和更新。企業應把高效、合理的財務管理機構構建起來,對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養,制定完善的相關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確保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運行的高效性,對因為財務管理系統和外部經濟環境改變不適應造成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3.3 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把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構建起來,首先,要對企業財務管理流程進行全面梳理,評估分析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各類財務風險,充分了解相應的風險點,并就風險點提出重要控制措施,在還沒有發生風險的時候做到有備無患。同時,借助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對優化的業務流程進行固化梳理,使業務人員的日常操作更加規范。其次,要確保組織機構的完善性,構建評估考核監督機制。分離不相容的崗位,在設計制度上避免發生舞弊行為;要監控財務人員和重要崗位業務人員,以免出現逾矩、不按制度辦事的行為,并形成評估考核報告,構建獎懲機制,以有效執行內部控制。
  3.4 構建預警機制,進一步強化財務風險控制
  未構建一定的財務預警體制和系統,導致財務管理模糊,資金流動管理不明確是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2]。為了正常、充分地發揮預警分析的功能,企業應將完善的預警組織機構構建起來,預警機構具有獨立性,但不直接插足企業的經營過程。構建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使風險得到化解和規避,最大化地減小風險損失。預警機制的方法主要有債務重組法、轉移風險法、分散風險法、降低風險法、回避風險法。企業應立足于現有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把一定的量化指標制定出來,并對企業資金使用的合理程度進行分析和評價,對其財務治理水平以及真實的財務情況進行考察,第一時間把隱性問題揭示出來,對財務風險展開預警。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要徹底將風險以及影響消除是不可能的。因此,企業在確定財務風險控制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只追求低風險,而應嚴格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使其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中。所以,怎樣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防范,解決財務風險,以將財務管理目標順利實現,這是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唐健.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對策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1):170-171.
  【2】李寒冰.探究企業財務風險特點與防范策略[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1):75-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90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