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檢測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劉嘉
摘 要:建筑業是中國工業的支柱之一,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形象的展示。國家積極倡導各種行業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并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新概念。與傳統建筑相比,綠色建筑的特點是能耗更低,人力和財力更少,設計周期更短。隨著工業化背景下房屋的快速發展,在房屋項目中使用預制混凝土結構變得越來越普遍,并且在許多其他地區出現了新的建筑技術和結構形式。因此,根據國內外建筑的發展和標準體系的建立,本文詳細討論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檢測控制,希望對工程建設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 質量檢測 控制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1(a)-0030-02
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的應用優勢
在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中使用預制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各種問題,例如滲透,裝飾,隔熱,墻體的整體組裝以及預制結構的總體方案,解決了外墻模板的問題,為建筑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證。預制混凝土結構主要是在預制工廠車間中,根據工程設計提供的圖紙,通過模具拼裝、鋼筋埋件綁扎預埋、混凝土澆筑,后期拆模養護等過程制作出滿足施工要求的預制構件。通過運輸和吊裝,最終在工地完成連接的一種特殊的結構形式,目前主要有預制墻板、預制樓板、預制樓梯、預制梁柱等。與傳統的施工技術相比,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極大地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減少了噪聲污染,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工期,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并顯著減少了施工成本。建筑業的發展過程應著眼于技術發展,利用恰當的管理來促進技術進步,改善生產和管理,實現協調管理和有效的技術領導[1]。
2 檢測執行依據
中國的國家或行業方面為結構的各個方面提供了明確的測試方法和要求。但是,在這些說明書中,裝配式混凝土的基本思想主要基于整體混凝土的思想。在許多方面,仍然沒有足夠的有效理論或數據支持,并且在某種程度上還不足以代表。管理人員、施工部門和第三方在使用此標準時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并且無法獲得良好的應用結果。另外,關于裝配結構本身的結構特性,與鋼筋本身的連接的可靠性和緊湊性,現有技術雖然有無損檢測技術,但是否具有較高的檢測能力,其準確性和可靠性與人員是否有關尚有待確認。
3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檢測要點
3.1 預制構件生產質量控制要點
預制構件必須根據相關項目文件和圖紙進行仔細處理。生產初期的質量控制要點是圖紙設計和原材料設計的適用性。專注于砂石,鋼筋,水泥及其相關材料和預埋件的用量控制和質量控制。禁止使用沒有質量證明書,并且在質量控制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的產品,并根據相關質量控制程序對其進行兩次或多次檢查或分離。例如,灌漿套筒的接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根據當前行業標準JGJ355-2015“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進行測試。對同批號、同類型、同規格的灌漿套筒不超過1000個作為一個檢驗批,每批抽取三個灌漿套筒進行抗拉強度測試,如果存在不合格試件,則將從同一批次中取出6個,但如果仍顯示不合格,則該批次中的所有成品試件均不合格。最終目標是確保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滿足建設項目的技術要求。在使用關鍵建筑組件的過程中,檢驗報告可能不會隨部件一起直接進入現場,但是制造商必須保存檢驗報告,以便之后檢查時可以隨時調用。
3.2 運輸質量檢測
某些預制構件的體積又大又薄,因此一些非承重零件的強度非常低,在運輸或堆疊過程中容易折斷或傾倒,從而導致構件損壞,堆場硬化需要上部元件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一般堆放時,堆放架之間的距離應合理,以免組件在提升和運輸過程中接觸堆放架。垂直放置組件時,裝飾表面層應朝外,并且應在組件與可堆疊支架之間的接觸點處安裝橡膠墊圈[2]。一些柔性材料,例如橡膠,塑料和其他組件以弱角度增強保護。在現場提升過程中,吊機必須匹配提升高度,零件尺寸和最大重量,以確保零件的穩定安裝。臨時支撐系統可用于安裝預制零件,并在驗收后使用。安裝并固定組件后,檢查組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在通過測試后執行以下過程。
3.3 預制構件拉拔檢測
目前主要用于構件起吊及安裝斜撐的組件最主要的預埋件為M20 的螺栓,(埋深一般為:80mm、120mm、150 mm、200mm、250mm等)。由牌號為HRB400、直徑為32的熱軋帶肋鋼筋加工制成。具體的指標應由施工單位或設計單位根據起吊構件和支撐需求制定[3]。(目前現場一般也以構件重量的3倍作為單個埋件拉拔的指標。例如,該構件約為2t,而埋件的檢測結果要求是基于單個點可提升整個構件,即拉拔力為6t為判定指標。)用于構件吊裝起吊用的預埋吊環:材料為牌號為HPB300的熱軋光圓鋼筋,通常由設計單位考慮到特定的設計要求,來確定埋深和抗拉拔指標,并在現場進行試驗。
JGJ145-2013標準主要基于混凝土結構后錨固的方法,一般可用做檢驗標準參考,但不用作評定標準。本文討論了標準和測試的組合,您可以結合實用新型的現有專利。該專利是基于試驗的要求結合埋件拉拔的特性,并將其與用于創建設備的標準方法相結合。
3.4 施工安裝階段質量控制要點
預制建筑物在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點主要包括預制構件連接點的選擇,預制構件的安裝和緊固,注漿軟管的構造,連接點的注入。在使用預制零件之前,有必要檢查質量文件以確保成品零件可用,特別是必須明確定義尺寸偏差和工件設計質量。在檢查承重結構構件(例如預制構件的預制梁和預制面板)的結構質量時,主要考慮因素是與其他結構構件的連接尺寸偏差和連接的承載強度。在制造預制墻板和其他建筑隔板時,必須特別仔細地檢查接頭的質量和接頭的防水性。對于整個建筑物,重點應放在建筑物的垂直度和布局上[4]。
在建造預制建筑物的過程中,質量控制過程的中心也是一個更加棘手的方面。(1)檢測工件尺寸與圖紙尺寸的偏差。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設備或預制部件的成本,預制結構構件的尺寸將小于圖紙,從而極大的增加了運輸成本并增加了連接數。(2)檢查組裝零件之間連接的組裝質量,灌漿連接處的過程合理性會顯著影響建筑物的整體質量。由于各種原因,連接的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甚至無法觀察到施工現場發生的泄漏,它決定了2個預制零件的組裝順序。由于預制零件的過早制造,大大縮短了預制結構的建造時間,并大大降低了建造過程中的注射和固化成本。同時,組裝的準確性和連接順序已成為施工過程控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由于裝配順序的改進,最直接的隱患可能是灌漿連接,這對于建造成本和建造周期都是極為不利的。
4 結語
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也越來越高,對房屋建筑的美觀安全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更不能忽視房屋的安全問題,據調查研究,房屋出現問題的原因大都與結構有關。因此,由于建筑物的工業化與預制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密不可分,為了確保房屋的高質量,必須檢查結構的質量。在本文中,我們已經詳細討論質量控制和結構的其他方面,我們希望為這方面的檢查和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做出貢獻,為祖國的建筑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5]。
參考文獻
[1] 隗俊東.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檢測控制[J].四川建材,2018,44(6):26-27.
[2] 孫清楊,王寧.混凝土結構裝配式建筑各環節質量控制探討[J].工程質量,2018,36(6):16-19.
[3] 顏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連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8.
[4] 朱平,劉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質量檢測技術的發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6):197-198.
[5] 梁益定.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檢測技術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07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