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烏江岸上新余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秦 冬

  
  ■2007年,余慶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8.39億元,固定資產投入達30億元,財政總收入達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80元。一個面積僅有162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萬的山區農業縣如何破解“三農”難題?
  
  走進余慶,一幢幢新居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條條大道如彩虹般縱橫交錯。
  余慶,一個地處西部山區,僅有28萬人口的農業縣,在過去的 2007年,新一屆縣委、政府承載著28萬余慶人民的希望,凝心聚力謀發展,克難創新求突破, 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快又好發展。辛勤的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讓人民群眾嘗到了豐收的喜悅。
  財政總收入達1.7億元,地方性財政收入1.2億,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80元,增加489元;總投資7.37億元的湄余二級公路開工建設;“四在農家――余慶”入編全國德育教材;榮獲中央四部委“全國綠色小康縣”表彰;“構皮灘”、“春、夏、秋、冬”小葉苦丁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經濟社會發展碩果累累
  
  一年來,圍繞異地扶貧搬遷和新農村建設兩大戰略任務,余慶縣強力推進扶貧工作和新農村建設,發展步伐加快,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全年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3895萬元,增長15.4 %;財政總收入16957萬元,增長26.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58萬元,增長20.4%,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000萬元,增長21.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6303萬元,增長23.2%。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總產量逾20萬噸;烤煙生產收購量質并舉,成為全市唯一完成任務縣;余慶紅金桔獲農業部優質果品稱號,“構皮灘”、“春、夏、秋、冬”小葉苦丁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大涼山”牌香米榮獲第六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金獎,“構皮灘”牌小葉苦丁茶榮獲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名茶評比金獎。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3305 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8150萬元,分別增長37.96%和22.3%。第三產業加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2%,三次產業結構由41.4∶21.64∶36.96調整為 38.7∶23.1∶38.2。
  縣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繼續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
  
  城鄉整體面貌大為改觀
  
  余慶著力以投資拉動基礎設施建設,使城鄉整體面貌得到明顯改觀。
  構皮灘電站建設穩步推進,大壩最高壩段已達182米,通航船閘工程同步建設。
  投資7.37億元的湄余二級公路全線動工修建。全面完成208公里通村公路、50公里通村油(砼)路和4個鄉鎮客運站建設。
  城鎮建設掀起新高潮,形成了縣城、鄉鎮、村莊整治齊頭并進之勢。城鄉規劃進一步規范,完成了關興、大烏江、花山總體規劃修編及一批城建項目規劃;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縣法院審判樓、檢察院技偵樓、工商和質監辦公樓、老年公寓順利竣工,河濱公園二期商住樓等一批工程共400余套商品房投放市場,河東行政新區道路系統建設進入尾聲,縣城品位和功能得到不斷提升……
  2007年,余慶縣新增城鎮建成面積0.6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率達42%,比上年凈增1.5個百分點。全年城鄉建設投資達3.2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一倍多。
  同時,結合“整臟治亂”行動,余慶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和村莊整治,并順利通過了“省級衛生縣城”復查和全省“整臟治亂”大檢查,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取得新進展。
  全面加快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新建“四在農家”示范點74個,示范點總量達349個,其中村莊整治示范點36個,一批黔北民居高規格創建點如雨后春筍般在各鄉鎮創建起來,松煙二龍至白泥百里黔北民居示范長廊已初具雛形。
  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修復、加固堤防4公里、水庫5座、小山塘15座;實施渠道清淤補漏1500公里;新建水窖950口;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2.7萬畝;完成煙水配套工程38803畝;新增沼氣池5000口。
  
  
  社會文明程度逐漸提升
  
  2007年,余慶縣成功召開了第四屆科學大會,出臺了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舉辦了首屆農民科技文化活動周,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到41.5%,榮獲“全國科普示范縣”稱號。
  余慶率先在全市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并取得了成功,榮獲“全省林改工作先進縣”榮譽,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的積極性,大興植樹造林活動,全縣新增植樹造林面積12669畝,榮獲中央四部委“全國綠色小康縣”表彰。
  2007年,余慶“兩基”迎“國檢”階段性工作通過省市檢查驗收。高考再創歷史新高,被錄取1461人,錄取率61.91%,超過全省17.91個百分點。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在全市首度實施邊遠山區教師補貼,鄉村教育穩步提高。
  “四在農家――余慶”入編全國八年級德育教材,該教材以較大篇幅對余慶“四在農家”、小葉苦丁茶、構皮灘電站進行了介紹。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豐碩,矮人舞、余慶龍燈、唐二花燈、打鬧歌等四個項目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成功完成了第七屆村(居)換屆“海選”,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余慶被列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
  
  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近年來,余慶縣堅持在加快發展中關注民生,在統籌協調中促進和諧,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積極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實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7年,余慶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全縣新增就業崗位1640 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以內。
  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執法監督三大網絡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的同時,全面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看病就醫的負擔,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一年來,余慶縣新建經濟適用房174套、廉租房60套,完成140戶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和100戶殘疾人危房改造,大大改善了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村特殊困難群體住房條件。
  完成了9817名農村特困群眾向低保對象過渡,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
  據統計,截止2007年年底,余慶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16.7億元,同比增長可23.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大12.1億元,同比增長22.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75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80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16.3%。
  2008年是實施余慶縣“十一五”規劃至關重要的一年。構皮灘水電站即將下閘蓄水,福南高速公路正式列入省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湄余二級公路緊鑼密鼓建設,一批關系余慶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將相繼啟動,縣域經濟正凸顯新優勢,余慶縣將迎來新的黃金發展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000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